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父母為兒女付出的詩詞

形容父母為兒女付出的詩詞

父母為兒女付出的詩詞如下: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解釋: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裳。臨行前壹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子女那小草壹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解釋:母親辛辛苦苦地操勞了三十天,自己的兒女才得以茁壯成長。

3、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解釋:當妳們還是幼鳥的時候,就向往要自己展翅高飛,背棄了生養妳們的母親。

4、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解釋:當初妳們對父母的掛念,如今妳們應該知道了。

5、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解釋:十五歲時正是青春美好的時候,在慈母前享受著天倫之樂。

6、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蔣士銓《歲暮到家》

賞析:這兩句詩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深深關愛和憐惜。見面時,母親看到孩子清瘦的樣子,心疼不已,呼兒問苦辛,關切地詢問孩子的生活狀況和經歷的艱辛。這種母愛之情,深深地打動人心,讓人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力量。

同時,也體現了母親對孩子的理解和支持,鼓勵孩子勇敢地面對生活的困難和挑戰。這種親情之愛,是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也是我們永遠的依靠和支持。

7、父歸墳兮未朝夕,已分黃金爭田宅。——貫休《行路難》

賞析:這兩句詩中描繪了父親歸葬後,子女們為爭奪遺產而爭吵的場景,表現出人性的貪婪和自私。作者通過對比黃金和田宅與父親的屍骨,表達了對貪婪之人的憤怒和對逝者的敬畏之情。

同時,也暗示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問題,呼籲人們要珍惜親情和友情,不要為了壹己私利而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