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山上日出的詩句(描寫山間日出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山上日出的詩句(描寫山間日出的詩句有哪些)

1.描寫“山間日出”的詩句有哪些

1.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姜彧《浣溪沙·山滴嵐光水拍堤》

2.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蔡琰《悲憤詩》

3.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4.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蘇軾《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王安石《登飛來峰》

6.日射紗窗風撼扉,香羅拭手春事違。——李商隱《日射》

7.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8.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晏幾道《更漏子·柳絲長》

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柳宗元《小石潭記》

10.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姚鼐《登泰山記》

日出行 / 日出入行

唐代:李白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

歷天又復入西海,六龍所舍安在哉?

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徘徊?

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

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沒於荒淫之波?

魯陽何德,駐景揮戈?

逆道違天,矯誣實多。

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2.描寫山中日出的詩句

詠初日

宋·趙匡胤

太陽初出光赫赫,

千山萬山如火發。

壹輪頃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與殘月。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曾舊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怎不憶江南?

登單於臺

唐·張檳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於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3.描寫山,水,日,月的古詩各兩號首

山中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出塞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齡

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山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深處 壹作:生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水:

《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2.《小池》宋.楊萬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竹枝詞》唐.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玉階怨》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4.關於泰山日出的詩句和諺語

壹、關於泰山日出的詩句

1、《遊泰山》其三 唐·李白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譯文:

天剛亮我就登上日觀峰,舉起手撥開雄關壹樣的濃雲。

此時,我的精神四處飛揚,想要突出天地間。

黃河如帶從西飄來,又遠遠地流入大山。

身淩山崖縱覽天際,目光極處空曠無邊。

我在此偶然遇到了仙童,烏黑的頭發梳成了高高的雲鬟。

他嘲笑我學仙太晚,年華虛度,老了容顏。

我正猶豫時仙童忽然消失,廣闊的天地間到哪裏去追尋?

2、《遊泰山》其四 唐·李白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譯文:

素食長齋三千天,扯下白絹書寫大道真經。

吟誦道經有所收獲,神仙就會護衛我的身形。

乘上雲彩任憑長風吹送,如生雙翅迅疾地飛行。

攀上石崖來到日觀峰,俯在欄桿上眺望東海。

海上的曙光在遠山間閃動,桃都山天雞已報曉聲聲。

銀砌的仙宮倒映水中,長鯨攪得大海巨浪翻騰。

怎樣才能得到不死之藥,讓我飛向海上神山蓬萊?

3、《遊泰山》其五 唐·李白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淩歷。

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霄漢,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於此煉玉液。

譯文:

泰山日觀峰傾向東北,山崖間夾著兩塊巨石。

海水就在眼前浮動,晨光閃爍在遙遠的碧空。

上千座山峰爭著叢聚壹起,萬道山谷雄奇無比。

面對此景思念起駕鶴的仙人,他在雲中來去,絕無蹤跡。

高高的松樹聳入雲漢,遠遠望去不足壹尺。

山上的花朵也與人間不同,在五月的雪中閃放著白色。

終有壹天會遇到安期生,與他在這裏***同燒煉仙丹玉液。

4、《望嶽》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譯文:

東嶽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齊魯,山色仍然歷歷在目。

神奇自然,會聚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黃昏。

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5、《曉日》 唐·韓偓

天際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際壹時紅。

直須日觀三更後,首送金烏上碧空。

譯文:天邊霞光映入水中,壹時水中映出的天際壹片通紅。

只要在泰山日觀峰壹直等到三更以後,就會看到第壹輪紅日被送上蔚藍的天空。

二、關於泰山日出的諺語:

1、泰山頂上觀日出——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

2、日出紅雲升,勸君莫遠行;日落紅雲升,來日是晴天。(日出的時候有紅雲升起的時候不要出遠門,日落有紅雲升起時,明天就是晴天。)

3、日出西山水倒流——天下奇聞;無奇不有。

4、壹輪紅日出東方——光明芷大。

5、日落東山水倒流——彌天大謊。

5.關於日的詩句

1.雲日相輝映,空水***澄清。

南朝·謝靈運《登江中孤島》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3.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唐·李白《望天門山》 4.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遍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後》 5.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唐·李賀《燕門太守行》 6.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鹹陽城東樓》 7.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宋·王安石《孤桐》 8.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天。宋·王令《暑旱苦熱》 9.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10.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11.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李商隱《樂遊原》 12.惟有日斜溪上思,舊旗風影落春流。唐·陸龜蒙《懷宛陵舊遊》 13.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鶴《春宮怨》 14.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宋·蘇軾《新城道中》 15.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

唐·張耒《初見嵩山》 16.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南朝·吳均《山中雜詩》 17.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18.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19.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元·馬致遠《天凈沙》 20.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21.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唐李紳《憫農》 22.日之夕矣,羊牛下來。《詩經·君子於役》 23.君子於役,,不日不月。

《詩經·君子於役》 24.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陌上桑》 25.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晉·陶淵明《飲酒》 26.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唐·李白《行路難》 27.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唐·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28.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顥《黃鶴樓》 29.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30.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唐·劉禹錫《秋詞》 31.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唐·白居易《觀刈麥》 32.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唐·溫庭筠《望江南》 33.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宋·範仲淹《漁家傲》 34.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宋·晏姝《浣溪沙》 3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36.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7.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近代·龔自珍《己亥雜詩》 38.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6.關於太陽落山的情景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___《鄉 思 》[宋]李 覯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___-《漁家傲》(範仲淹)

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雜曲歌辭·水調歌第壹》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王維·唐)

天長落日遠,水凈寒波流.李白 《登新平樓》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宋·張 耒《和周邦彥》)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宋·舜民《村居》)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宋·孔平仲《禾熟》)

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宋·秦 觀《滿庭芳》)

鳥聲幽谷樹,山影夕陽村。

(宋·劉子翚《胡厚仙山居》)

小店青簾疏雨後,遙村紅樹夕陽間。

(清·查慎行《池河驛》)

壹溪綠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陽。

(清·端木國瑚《沙灣放船》)

飛瀑正拖千幛雨,斜陽先放壹峰晴。

(清·林則徐《即目》)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明·楊慎《臨江仙》)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宋·範仲淹《蘇幕遮》)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宋·王禹偁《村行》)

夕陽芳草本無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宋·晁補之《鷓鴣天》)

壹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柳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誌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7.描寫日落日出的詩句

1、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出自唐代張蠙的《登單於臺》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於臺。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釋義:

春日裏無戰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獨自壹個人登上了單於臺。白熾的太陽從大地內部升起,奔騰的黃河從遠天之外湧來。黃沙翻滾紋痕好似大海波浪,狂風呼嘯響聲疑是平地生雷。很想跨越陰山關隘看個究竟,陰山關隘雖已天亮門戶不開。

2、鳥飛千白點,日沒半紅輪。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彭蠡湖晚歸》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氣春。鳥飛千白點,日沒半紅輪。

何必為遷客,無勞是病身。但來臨此望,少有不愁人。

釋義:

彭蠡湖的天色已晚,水邊的桃花都透出春意。鳥兒漸漸飛遠,變成很多的白色的點,紅色的落日正好落到剩壹半。為什麽要做遷徙的客人呢,沒有多少勞作,卻落得壹聲病。如果來到這兒眺望,很少有不憂傷愁楚的人。

3、樓頭客子杪秋後,日落君山元氣中。

出自宋代陳與義的《登嶽陽樓二首》

其壹: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裏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裏,老木滄波無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樓頭客子杪秋後,日落君山元氣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遊聊得看丹楓。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釋義:

其壹

巍巍嶽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以東長江以西,落日緩緩下沈,無風卷起,樓閣上的招牌壹動不動。登臨的地方是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徘徊在湖光山色中壹直到暮色。跋涉萬裏來此還要登高望遠,三年輾轉歷盡危難還要獨登危樓。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其二:

晴空萬裏,湖面風平浪靜,天空倒映在平湖中,行駛的帆船和大雁好似都漂浮在空中。晚秋後異鄉旅人登樓望景,落日緩緩落在君山之中。向北看只見稀疏的白色枯草,向南望則看見楓葉紅艷似火。壹路只顧觀賞風景很少留神思考,結果到了巴陵還未作出好的詩篇。

4、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豐樂亭遊春·其三》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釋義:

紅花滿樹,青山隱隱,白日西沈。廣漠的郊野,草色青青壹望無垠。遊春的人們哪管春天將去,腳踏落花在豐樂亭前來來往往。

5、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釋義:

在壹個長滿青草的池塘裏,池水灌得滿滿的,山銜住落日淹沒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