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種特定的文藝思潮流派來說,象征主義最先出現於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法國,主要表現於詩歌創作領域。法國的象征派詩人以馬拉爾美(1842--1898)、魏爾估(1844--1896)、韓波(185d--1891)三人為代表。在戲劇方面,以比利時的劇作家梅特林克(1862--1949)為代表。
從壹九八○年開始,忽然出現了壹個新的詩派,被稱為“朦朧派”。
以舒婷、顧城、北島等為先驅者的壹群青年詩人,從壹九七九年起,先後大量發表了壹種新風格的詩。這種詩,有三四十年沒有出現在中國的文學報刊上了。最初,他們的詩還仿佛是在繼承現代派或後現代派的傳統,但很快地他們開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遠,自成壹個王國。
朦朧派詩人無疑是壹群對光明世界有著強烈渴求的使者,他們善於通過壹系列瑣碎的意象來含蓄地表達出對社會陰暗面的不滿與鄙棄,開拓了現代意象詩的新天地,新空間。
“文革”後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島、舒婷、顧城、楊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