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壹時啼。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水蓼冷花紅蔟蔟,江蘺濕葉碧萋萋。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後聲遲。怪來調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竹枝詞·瞿塘峽口水煙低簡析四句之中沒有介紹是什麽人在唱《竹枝》,是男還是女,以及他因為什麽要唱這樣壹種淒涼哀怨的曲子。而只是說在瞿塘峽口,白帝城頭,月亮西沈時,煙霧迷漫,壹陣陣歌聲遠遠傳來,悲涼淒楚,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唱到聲情淒苦之處,音調梗塞,致使周圍宿猿棲鳥,齊聲悲啼,更烘托出這壹曲哀婉動人的悲歌。
「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交代地點、時間和周圍的環境。「水煙低」描寫江面上煙霧迷漫,給人造成壹種壓抑之感;「月向西」說明時間之晚。在這煙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壹首悲歌,應該是遇到了極其悲傷的事,郁憤不能自已,故發而為歌,聲調淒慘。末句「寒猿暗鳥壹時啼」以環境烘托歌聲的悲哀。《水經註》引漁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猿鳴鳥啼原本似人之哭泣,悲涼的歌聲牽動了鳥啼猿鳴,而猿鳥鳴啼又成為《竹枝》的協奏曲,更加倍襯托出悲歌淒愴的情境氣氛。詩歌寫得如此淒婉動人,與當時詩人寂寞的心情有關。
詩詞作品: 竹枝詞·瞿塘峽口水煙低 詩詞作者: 唐代 白居易 詩詞歸類: 寫景、晚上、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