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火爐的詩詞:
1、《問劉十九》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譯文: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天快黑了,大雪將要來。能否***飲壹杯?朋友!
2、《更漏子·玉爐香》
唐代? 溫庭筠
原文: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壹葉葉,壹聲聲,空階滴到明。
譯文:
玉爐散發著爐香煙,紅色的蠟燭滴著燭淚,搖曳的光影映照出華麗屋宇的淒迷。她的蛾眉顏色已褪,鬢發也已零亂,漫漫長夜無法安眠,只覺枕被壹片寒涼。?
窗外的梧桐樹,正淋著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內的她正為別離傷心。壹滴壹滴的雨點,正淒厲地敲打著壹葉壹葉的梧桐,滴落在無人的石階上,壹直到天明。
3、《虞美人·殘燈風滅爐煙冷》
清代? 納蘭性德
原文:
殘燈風滅爐煙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
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閑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樽前。
譯文:
燈殘風滅,香爐之煙也已經變冷,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單的身影。情願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來麻醉自己,問世間醒眼的是什麽人。
相聚難離別易,唯又離別之時的酒宴,喝完之後獨自搔頭。閑愁總是交付喝醉來入眠,只害怕醒來時候自己依然在酒器面前。
4、《菩薩蠻·玉爐冰簟鴛鴦錦》
唐代 牛嶠
原文: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輕漠漠,低鬢蟬釵落。須作壹生拚,盡君今日歡。
譯文:
華貴的香爐旁,清涼的竹席上,鴛鴦錦被下蓋著壹對情侶,像並枝的連理同眠***枕,脂粉和著香汗在枕上流淌。窗外響起轆轤的聲音,驚醒了溫柔鄉裏的春夢壹場,微整的眉間有幾分驚怨,含笑的相視裏羞見晨光。
濃濃的柳蔭裏,淡淡的晨霧迷迷茫茫,殘亂的縷縷鬢發,好似青雲飛掠過臉龐。蟬釵已簪不住飛亂的流雲,三三兩兩地散落在枕上。她定是拼了壹生的激情,才搏得郎君壹宵歡暢。
5、《翻香令·金爐猶暖麝煤殘》
宋代? 蘇軾
原文:
金爐猶暖麝煤殘。惜香更把寶釵翻。重聞處,余熏在,這壹番、氣味勝從前。
背人偷蓋小蓬山。更將沈水暗同然。且圖得,氤氳久,為情深、嫌怕斷頭煙。
譯文:
香爐還是暖的,爐中的香燒的所剩不多了。愛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寶釵把那點殘余未盡的香翻動,使它全部燃燒完畢。再嗅那裏,余留的香還存在。
趁著別人不知道,把沈香木加進香爐中,和燃燒著的香料壹同暗暗燃燒,再偷偷地把香爐的蓋子蓋上,想讓香氣飄的更久壹些。這麽做因為兩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沒有燒完就會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