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經中的關雎這首詩在篇章結構上有何特色?在表達上起何作用

詩經中的關雎這首詩在篇章結構上有何特色?在表達上起何作用

《關雎》這首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比興,"比"和"興"在古代是不同的,但是在有的作品中它們又是混合的,"比"中有"興",“興”中有“比”.《關雌》中以“興”為主,但“興”中帶“比”.如此詩起興,但興中又以睢鳩之“摯而有別”來“比”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無方起興,興中又暗指淑女之難求.這種手法的優點在於寄托深遠,含蓄雋永,能產生文已盡而由余的效果.

起借物喻人的作用.

景語情語.詩開篇便向讀者展示了壹個淒清的畫面:壹個晚秋的早晨,天色朦朧,籠罩在晨霧中的是壹望無際的沾帶露珠的蘆葦.壹條河流,蜿蜒而去.望遠處,是壹塊小小的沙洲.這是壹幅蕭瑟的晚秋晨光圖,烘托主人公淒惻的情感.詩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復的方式,反復詠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為霜”,露凝為霜,是拂曉時;二章“白露未唏”,太陽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陽光照射,露水快幹.三幅不同時間的晚秋晨光圖,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佇立 遠望而始終不能見面的惆悵心情,而主人公這種心情隨著晨光畫面的重疊,顯得越來越急切,越來越淒婉.這篇詩在藝術上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