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急求有關王蒙《青春萬歲》的序詩《青春的日子》的背景資料

急求有關王蒙《青春萬歲》的序詩《青春的日子》的背景資料

青春體小說是特定歷史年代的產物。它描摹了建國初期社會的青春風貌,也反映了這壹時代賦予作家的諸種青春心態。1949年新中國誕生,為古老的中華民族帶來青春氣息,而先期體現當時社會風貌的文學,應首推詩歌,他們的激情而充滿朝氣的詩句,開創了壹代詩風,成為最有代表性的時代風格,回蕩著純真和浪漫氣息。

以詩的形式傳遞青春體驗,雖然領時代風氣之先,但將這種體驗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敘事文體,卻是當時的青春體小說。“青春”原指春季,草木壹片青蔥,故《楚辭?大招》雲:“青春受謝,白日昭只”,杜甫《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壹詩中“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的“青春”也指春天。由對青春的自然指涉引申為人的少壯年齡階段,即指人的青年時代。青春體小說發生於50年代,它既是文學在經歷了壹場翻天覆地的社會變革之後,對建國初期除舊布新時代的反映,對古老的中華民族所展示的青春風貌的描繪;同時又是對這壹特定時代賦予作家的青春心態的抒發,有其自身的表現形態。

與當時匯聚了青春意向的詩壇相呼應,王蒙的長篇小說《青春萬歲》也是以“序詩”開篇:“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編織妳們,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編織妳們。/”“是單純的日子,也是多變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樣樣叫我們好驚奇,/從來都興高采烈,從來不淡漠,/眼淚,歡笑,深思,全是第壹次。”在小說創作中大量運用抒情筆法,使某些章節、段落更近似詩歌和散文,這是《青春萬歲》在文體上比較明顯的特點。如果用傳統的眼光看,當時不滿20歲的作者更象抒情詩人,由於對“生活的愛,這種被生活所強烈地吸引、強烈地觸動著的感覺,使我走向了文學”,小說給人印象至深的,卻不是精心構制的故事段落,而是作者對“生活的愛”的情感的壹次次噴湧。作者把他的抒情時代譜寫成了壹首贊美生活的歌。

《青春萬歲》的人物處於革命產生的巨大社會變遷和轉移之後。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革命後生活的壹片新綠;是壹個民族對恢復戰爭創傷、建設美好未來的渴望。無論其中是否包含以理想代替現實的因素,對這些天真爛漫的知識青年來說,革命是他們所厭惡的黑暗齷齪生活的清道夫,是驅逐汙濁的壹道清流。“在1953年,我已經感到這樣壹代青年人是難以重復地再現了的,我要表現他們,描寫他們。”---作者的話,正說明革命後的生活背景所具有的特殊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