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驚蟄,是壹年之中開春時期的壹個節氣,意味著百姓們可以進入農耕,從事農事,下面是關於驚蟄的`詩句,都是古代詩人流傳下來的有意義的作品,我們來欣賞壹下吧!
驚蟄古詩1詩畫
吳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
佳果滿前莫問名。
驚蟄未聞雷出地,
豐收有望看春耕。
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余。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壹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壹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裏。
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
(宋)張元幹
老去何堪節物催,放燈中夜忽奔雷。
壹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
春晴泛舟
(宋)陸遊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麯塵。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市飲》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學道無多事,消陰服眾魔。
春雷驚蟄戶,海日浴鯨波。
大勇收全勝,靈襟襲太和。
何妨會稽市,取酒獨酣歌。
《李君貺借示其祖西臺學士草聖並書帖壹編二軸》
年代:宋 作者: 黃庭堅
當時高蹈翰墨場,江南李氏洛下楊。
二人歿後數來者,西臺唯有尚書郎。
篆科草聖凡幾家,奄有漢魏跨兩唐。
紙摹石鏤見仿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側厘數幅冰不及,字體欹傾墨猶濕。
明窗棐幾開卷看,坐客失床皆起立。
新春壹聲雷未聞,何得龍蛇已驚蟄。
仲將伯英無後塵,邇來此公下筆親。
使之早出見李衛,不獨右軍能逼人。
枯林棲鴉滿僧院,秀句爭傳兩京遍。
文工墨妙九原荒,伊洛氣象今淒涼。
夜光入手愛不得,還君復入古錦囊。
此後臨池無筆法,時時夢到君書堂。
《奉和法筵應詔詩》
年代:南北朝 作者: 庾信
五城鄰北極。
百雉壯西昆。
鉤陳橫復道。
閶闔抵靈軒。
千柱蓮花塔。
由旬紫紺園。
佛影胡人記。
經文漢語翻。
星窺朱鳥牖。
雲宿鳳凰門。
新禽解雜囀。
春柳臥生根。
早雷驚蟄戶。
流雪長河源。
建始移交讓。
徽音種合昏。
風飛扇天辯。
泉湧屬絲言。
羈臣從散木。
無以預中天。
□□遙可望。
終類仰鹍弦。
《清溪松陰圖》
年代:明 作者: 唐寅
長松百尺蔭清溪,倒影波間勢轉低。
恰似春雷未驚蟄,髯龍頭角暫皤泥。
《春日雜興五首》
年代:宋 作者: 陳棣
料峭寒猶薄,陰雲帶晚煙。
雨催驚蟄候,風作勒花開。
日永消香篆,愁濃逼酒船。
為君借余景,收拾賦新篇。
《山房》
年代:宋 作者: 陳允平
軒窗四面開,風送海雲來。
壹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
蝸涎明石凳,蟻陣繞山臺。
此際衣偏濕,熏籠著麝煤。
《安濟橋》
年代:宋 作者: 杜德源
駕石飛梁盡壹虹,蒼龍驚蟄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過,驛使馳驅萬國通。
雲吐月輪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東。
休誇世俗遺仙跡,自古神丁役此工。
驚蟄古詩21、壹雷驚蟄始唐韋應物 ——韋應物 《觀田家》
2、輕雷隱隱初驚蟄宋範成大 ——範成大 《秦樓月/憶秦娥》
3、初驚蟄宋範成大 —— 範成大 《秦樓月/憶秦娥》
4、杏花驚蟄寒宋蕭漢傑 —— 蕭漢傑 《菩薩蠻·春愁壹段來無影》
5、春雷驚蟄余唐 —— 賈島 《義雀行和朱評事》
6、雷動風行驚蟄戶 ——陸遊 《春晴泛舟》
7、春雷驚蟄戶——陸遊 《市飲》
8、何得龍蛇已驚蟄——黃庭堅 《李君貺借示其祖西臺學士草聖並書帖壹編二軸》
9、早雷驚蟄戶南北朝——庾信 《奉和法筵應詔詩》
10、恰似春雷未驚蟄明——唐寅 《清溪松陰圖》
11、新春甫驚蟄宋——蘇轍 《遊景仁東園》
12、雨催驚蟄候宋——陳棣 《春日雜興五首》
13、數聲驚蟄雷宋——陳允平 《山房》
14、蒼龍驚蟄背磨空——杜德源 《安濟橋》
15、春雷已驚蟄——方回 《修石山》
16、劃若震雷驚蟄戶——孔武仲 《次韻酬昌秋俠見貺之句》
17、君壯雷驚蟄——劉克莊 《答陳珽主簿》
18、已過驚蟄日——陸文圭 《驟雨》
19、深慮驚蟄蟲——彭龜年 《燕居十六首》
20、冷泉二月雷驚蟄——釋紹曇 《賀洪錦溪出世雁山能仁2》
21、壹鼓輕雷驚蟄後——舒嶽祥 《有懷正仲還雁峰詩》
22、雷雨還驚蟄——宋無 《蕃厘觀感瓊花》
23、只恐揮毫驚蟄龍——王炎 《魏倅同杜仲高遊黃龍洞次韻》
24、安得如今便驚蟄——吳可 《夜聞警》
25、百蟲誤驚蟄——楊時 《冬至日聞雷》
26、連皷將驚蟄——楊億 《奉和禦制中和》
27、新雷驚蟄龍——張栻 《寒食前三日野步烏龍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擷》
28、驚蟄已數日——趙蕃 《聞蛙》
29、堪笑不能驚蟄戶——趙時韶 《蚊雷》
30、是日乃書驚蟄節——朱翌 《遊玉泉》
31、初驚蟄龍蛇——邵寶 《冬夜觀樹影》
32、雷霆未驚蟄——謝應芳 《盧□□尹宜興秩滿以兵亂久寓無錫今知昆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