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季是新派相聲領軍人物,但他並不是只會新相聲,或是某些邪教粉踩和的“沒有基本功只會歌頌相聲”。
馬季的傳統基本功說學逗唱,比某萬世聖人強得多,他可是侯寶林、劉寶瑞、少郭爺郭全寶、老郭爺郭啟儒壹起餵出來的,三寶壹壽輪番伺候,基本上就是最頂級的師資。而馬季的傳統功力不輸給任何壹個在世的相聲演員,包括天津窩子裏的大神。
在深厚的傳統功底加持下,馬季再創作新派相聲就有了足夠多的“梁子”,再加上馬季先生那壹代演員,全都有豐富的生活體驗,上山下鄉,還有國內外各種風雲變換的浪潮,所有時代元素像洪流壹樣堆砌在文藝工作者面前,讓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再加上特殊時期的壓抑跟憤懣,到了七十年代後期直到八十年代,國內的所有藝術領域如同井噴壹樣佳作頻出,打造了壹個藝術上的黃金時代。
而馬季跟姜昆都是那個時代的參與者,他們所創作的相聲也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所以用現在流行的貶低稱呼“歌頌相聲”是不對的,準確說法應該是“時代相聲”。
馬季先生的《百吹圖》、《北京之最》、《多層飯店》、《特種病》、《壹仆二主》、《富了之後》等都是非常優秀的時代相聲,而且裏面所有的包袱,都是根據真實生活改編而來,跟當時的熱門話題緊密相連,受歡迎程度也遠遠勝過現在流行的三俗相聲。即使放到整個相聲史上,也是可以傳世的佳作。
而同樣質量的作品,馬季先生創作了不下百段,他的創作能力放眼相聲史,也是壹等壹的存在。
而姜昆創作能力雖然不如馬季,但也是同齡相聲演員中的佼佼者,現在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大肆貶低所謂的主流相聲演員,粉絲無腦跟風壹通亂咬,把姜昆說成離開梁左就活不了的無能之輩。實際上姜昆在梁左之前就已經有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如此照相》是當年火遍全國的作品,姜昆跟李文華去壹家照相館跟師父對話之後,兩人回來就創作了底稿,但因為場景局限在照相館內,讓內容不夠豐滿,於是兩人到處征求前輩的意見,六次易稿用了半年時間,終於把這篇諷刺形式主義的相聲搬上舞臺。
而姜昆其他作品,都是用同樣的方式創作出來的,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尋找可以產生喜劇的包袱元素,再將內容豐富到更高的層次,反復打磨後再表演。而梁左寫的相聲也不是他獨力創作姜昆背詞兒,而是兩人壹起合作的成品,梁左並不會寫相聲段子,他主要是提供文筆和腦洞,《虎口脫險》就是梁左寫成故事稿,姜昆改成的相聲文本。
姜昆自己創作的相聲雖然有壹部分確實質量不如人意,但大部分還是相當出彩的,《回眸望九》、《詩歌與愛情》、《時間與青春》、《著急》、《琢磨》、《樓道曲》《是我不是我》、《想入非非》、《自我選擇》、《辭職以後》、《哺乳詩》等,各種題材跟風格都有,絕不是某萬世聖人瞎扯淡的“只會歌頌壹段相聲吃壹輩子”。
郭德綱的創作受限於他的文化水平,以及貧瘠的生活閱歷,在走紅之前郭德綱最大塊的生活體驗就是紅橋文化館,而這裏面的生活是不能改編成段子的,因為有他留在派出所的案底。除此之外就是進編制不成,以及跟同行種種的矛盾,還有些是他聽其他老藝人講的花邊八卦,這些體驗都被他無限放大,編進了段子裏,《論相聲五十年現狀》《我要反三俗》這兩段與其說是相聲,不如說是郭式脫口秀,同類的還有他在小劇場罵央視,都是泄私憤的脫口秀,既沒有故事也沒有角色,全是各種類比式罵街,浮誇至極的形容詞。
而他被粉絲追捧上天的妳字我字,創作來源是百度微博貼吧天涯貓撲等網絡社區,將網絡段子拼湊在壹起,設計壹個角色(郭德綱自己,或者於謙以及家人)然後登臺就演,妳字我字很多包袱跟生活嚴重脫離,原因就是創作者都是亂開腦洞做出來的,郭德綱也沒有能力把它們改編成跟生活接軌的東西,所以只能拼湊好就上陣,反正空子也聽不懂好賴。
郭德綱的真正強項,是拆洗傳統段子,而他早年間真正火的也是拆洗後的傳統段子,比如《西征夢》等,在原有的“梁子”中,塞進去壹些時髦的包袱,不破壞老段子的結構,但內容又新鮮,而這些老段子是老藝人們千錘百煉出來的作品,郭德綱的說和逗本來也強,於是效果就特別炸。
表演能力:馬季>郭德綱≥姜昆郭德綱的舞臺表現力確實很強,這也是他那麽火的原因所在。但郭德綱的弱項是塑造角色,從他演的影視劇就看得出來,郭德綱更擅長把劇本角色塑造成自己,或者這個角色就是為他量身定制的才行,否則他演什麽砸什麽。
而馬季姜昆則強在塑造角色方面,馬季屬於大部分角色都能駕馭,但姜昆差點意思,他擅長塑造的只有文藝小青年,這也是他年齡大了之後臺風特別垮的原因。再加上姜昆傳統底子確實不行,所以在相聲表演上稍微弱於郭德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