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語: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這首詩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於白色恐怖之匯總,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匯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壹詩他的這種心情的表現,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這種情懷在當時是有壹定的普遍性的。詩中那狹窄陰沈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壹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同構成了壹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壹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於音樂性是《雨巷》的另壹個突出的藝術特色。詩中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悅耳的樂感。由此葉聖陶先生稱贊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開了壹個“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