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伍,80後,詩人。籍貫四川遂寧,現居成都。
中文名:阿伍
出生地:四川遂寧
職業:詩人
代表作品:《滇池》
人物簡介
作品發表於《滇池》、《西湖》等文學雜誌,被收入《詩生活年選》(2006年)、《中國新詩年鑒》(2007年)等年度詩選。2011年,參加第五屆珠江國際詩歌節(成都站),與愚人船樂隊合作,朗誦個人詩歌作品。2012年,在西南民族大學老校區參加《蜀道》創刊首發式,朗誦個人詩歌作品。
成長經歷
在相關的文章中,阿伍說,他15歲在鄉下無所事事,給好友寫信的時候,就鼓搗了壹首“詩”寄過去。寫的是“燈膏山上歌聲飛,馬鞍腳下題石碑。若問妳我他是誰,子龍嵐冰與阿飛”,不過好友在信中給了他非常大的誇獎。
那時的阿伍因此喜歡上了寫詩。要說真正的對作品的影響,阿伍說,無疑受女詩人燕窩的影響最大,燕窩對他的寫作觀還有人生觀都產生了影響。
寫作觀點
阿伍說,“對我而言,我只寫我自己喜歡的詩,並在詩中找到快樂與住處。”
對於詩歌寫作的關鍵,阿伍認為就是不要想得太清楚,因為固有的思想會損害想象,讓作者不能淩波微步或者飄移向前。他認為,作為精神探索的先驅,詩人要有冒險精神,要敢作敢為,去壹些未達到的地方。
相關作品
《父親》
廚房裏,水開了
貓蜷縮在椅子上
爸爸舔著淡黃的毛發,用嘲笑的綠眼睛望著我
我不停地冒水蒸氣
咕嚕,咕嚕
《男孩》
手電筒躲在被子下面。
男孩的按扭被某個背影打開
他向那兒噴射出
十億個發熱的微型星球
它們到達不了外太空,只能在硬殼裏燃燒
Bike,妳的主人翁住在小行星B612
《月夜》
月亮給柏樹林和山坡蓋上
淡黃的薄衾。
有什麽入睡了,有什麽爬了起來
我聽見夜鳥降落在南邊。
跑過去,找到蟋蟀的秘密宴會
因為沒有了臉龐
它們抖動白色翅膀,不停微笑
我也微笑,我的微笑爬上壹片樹葉
從樹上滴向蟋蟀們的草叢
拉住壹根草,身體變綠了
爬向山頂,留下壹路密密麻麻的針線
在其中的某個角落,他們用觸須對流腦電波和波中的山谷
那兒有馬鞍形的山坡,雨水趕著它跑向天空
那兒有跑向山頂的石頭,它們馱著壹個個名字
我希望它們不要停下
它們聊著天或四處彈跳
我安靜地鋪展開來
《爛泥山寨》
三月二日,媽媽把我插在爛泥中
我針壹樣大小
為了預防暴雨
他們在我的頭頂搭起雨篷
白色薄膜上,緩慢的雨線
穿過我的眼睛
向山寨之外延伸。
有壹輛牛車和壹個童子,到來。
長大之後,正是他看到我的不同
把我從他們之間拔走,才知自己是稗子,並不如願
作品解讀
讀阿伍的《騎士》(袁魁)
我壹直認為,阿伍沒有受到詩歌界應有的重視,他的壹些作品,堪稱當代詩歌的傑作,在庸才遍地的詩歌界,垃圾遍地的作品中,他的作品散發著獨特的光芒,令人眼前壹亮,擊案叫絕。
這首《騎士》,並不算阿伍最好的作品,這是我個人看法,他的《蟲師7》也相當出彩,但我願意拿《騎士》說阿伍,是因為我覺得阿伍本質上,就是壹個詩歌上的騎士,他的馬就是他的文字,他的武器就是他的想象,“騎士溶入了馬身,變成了馬人”,這個是阿伍的幻想,也是阿伍的理想,在他看來,騎士就應該和馬合為壹體,沒有分別,這個理想,也有來源的,中國道家的天人合壹的說法,我想阿伍壹定很喜歡,很簡單的句子,卻包含了他的大愛大行,如果我再仔細分拆壹下,這個句子還是可以變幻出多種說法,比如:騎士騎著馬,馬騎著騎士;或:騎士晃入馬身,揚起自己的鬃毛。等等,詩歌的魅力就在此,每種變幻,都顯示出詩人的觀念與做法,阿伍的句子,能夠讓我生發出許多聯想,這與他深厚的寫作功力密切相關。
成為馬人後,阿伍接著說:“餓了,啃食堅硬的草皮/累了,抽壹抽鼻子,吸進陳舊的歡愉”,很顯然,此時的阿伍,就是騎士,此時的騎士,就是馬,而這匹馬,很顯然,不是壹匹馬在戰鬥,像聖鬥士壹樣,它成了壹個合體,也是壹個多面體,有著無與倫比的手段和必殺技,在這個裏面,阿伍不再只是阿伍,他成了壹個魔術師,調動著光和影,還有動物和植物,把它們糅合成壹體,聚在壹起,像街頭霸王裏面的日本白瘋子,手壹收,就要發出壹團沖擊波,哪裏知道,直到最後,發出來的,只是“那些遺留在房間中的寵物貓/咪咪咪,發來脆弱的電報”。這個結局,太出乎我的預料了,天才的文字都是這樣,出乎意料的好,沒有預謀沒有邏輯的好,寵物貓是什麽東西,我不再追究,也不想追究,我只覺得,阿伍下的貓叫,和電報聲聯系起來,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前面的重與後面的輕,壹股腦地被阿伍發進了我們的心裏,讓我們找不到北,摸不出頭緒,百思不得其解,卻又不停的“發來脆弱的電報”,這個簡直太殘忍了,太糾結了,也太阿伍了。原詩:
《騎士》
早晨,太陽抹下壹層蒼白。
騎士溶入了馬身,變成了馬人
跳進草木的無限包圍
餓了,啃食堅硬的草皮
累了,抽壹抽鼻子,吸進陳舊的歡愉
思念了,那些遺留在房間中的寵物貓
咪咪咪,發來脆弱的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