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蕙,魏晉三大才女之壹,回文詩之集大成者,傳世之作僅壹幅用不同顏色的絲線繡制織錦《璇璣圖》。據《晉書·列女傳》記載,?蘇蕙是始平(今陜西武功縣)人,善屬文。武功蘇坊有壹少女,名蕙字若蘭,是陳留縣令蘇道質的三姑娘。若蘭從小天資聰慧,三歲學字。五歲學詩,七歲學畫,九歲學繡,十二歲學織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艷的書香閨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但所言皆屬庸碌之輩,無壹被蘇蕙看上。後嫁於秦州刺史竇滔。
根據《扶風縣誌》關於《璇璣圖織錦詩》的讀法,現將原圖分為紅、藍、黑設色。紅色:邊圍與 中間井字形以及中內正方形“始平蘇氏心詩璇璣圖”;藍色,井字形外圍所夾的四個長方形和井字內 四角與井字中心正方形與中心正方形周圍;黑色:井字外圍四角的小正方形與井字內四周四個長方形。四圍四角紅字讀法自“仁”字起順讀,每首七言四 句,逐字逐句逆讀,俱成回文。中間井字紅字讀法,自“欽”字起順讀,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讀, 俱成回文;還可間壹句或間二句順讀,兩邊分讀,上下分讀,均可得詩。藍字讀法;自中行各借壹字,自 “邵南”起,互用分讀:可成多首四言十二句詩;取兩邊四字,可得多首四言六句詩;兩邊分
,可成 多首四言十二句詩;兩邊各連壹句,或兩邊遙間壹句,俱可成詩;兩邊分讀,左右遞退,或互分讀,或 虛中行左右分讀,均可成多首六言六句詩或六言十二句詩,以下三段俱同;井字內自“詩用情”起順 讀,回環讀,可成多首五言四句詩;自“思感”起,橫讀、逆讀,從內讀出,從外讀入,或從下壹句間 逆讀,皆可成多首四言四句詩,其余三段同。黑字讀法:自:嗟”字起反復讀可得三言十二詩句;還 可左右分讀,可成多首三言十二句詩;還可半段順讀,可成三言六句詩;中間借壹字可讀多首四言六 句詩;兩邊各借壹字互用,也可成多首四言六句詩;中間借二字,互用分讀,均可讀多首五言六句詩;以 下三段,讀法同。井字內從“歲寒”反復讀,從外讀入,從內讀出,或回環讀,都可讀出多首五言四 句詩,其他兩段讀法同。按圖琢磨,反復吟誦,詩句朗朗,詩情湧湧,妙趣叢生。
自她以後,千多年來,歷代不少文人學士,也創制了許 多回文詩詞,如南朝齊的王融,唐代的藩孟陽、張薦,宋代的王安石、蘇軾、李禺,明代的湯顯祖、張 芬,清代人張淮、邱瓊山、謝默卿等,也都寫過多首回文詩。但能象蘇若蘭的《璇璣圖》能讀出幾千首的。不過,後人的回文詩詞也有創 新:有的詩詞可隨句倒讀;有的詞點破原句,倒讀構成同體詞;也有將詩句倒讀後變成壹詩詞的,難 度逐漸加深。後來的回文詩詞不論有幾多變新,蘇若蘭總是他們的啟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