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極樂世界的詩句

形容極樂世界的詩句

1. 關於往生極樂世界的詩句

關於往生極樂世界的詩句 1.關於往生的詩詞

往生是擺脫過往的惡業業力束縛獲得新生之不可思議過程。

當下的業報身命終受生新的業報身,稱之為往生新業報身所處世界。往生法門可令行者脫離惡世,將五濁業報身轉為清凈法器身,於此善身中聞法修行,積累功德。

修行往生法門的利益不僅僅是色身散壞之後,當下即能得大利益。能消罪業,免墮惡道;能調順諸根,免受病苦;能除煩惱,增長慧根。

業報身既可以指色身;也可以指心之業力所成之業報身,如天人畜生惡鬼(參見六道)。世界既可以指實際的世界,如五濁惡世、極樂凈土;也可以指心,如五濁惡世、極樂凈土。

如《悲華經》:“善男子!若有菩薩取清凈佛世界,離三惡道及聲聞、緣覺,攝取調伏善心白凈成就善根如是眾生,是名菩薩譬如余華也,非謂大菩薩,如分陀利華,以於善心調伏眾生,種諸善根,作佛事故。”[1] 三千世界及其六道四天下則指心。

如《起世經》:“或復有人作如是念。我於今者應行十善。

以是因緣。我身壞時。

當得往生郁單越中。彼處生已。

住壽千年不增不減。彼人既作如是願已。

行十善業。身壞得生郁單越中。”

[2] 往生的最終目標是令往生者成就佛果,永離諸苦。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本來該來的地方,我們由於生病的緣故,虛弱不堪業力,故流轉至此受苦。

佛為度眾生方才來此世界,雖然也會受到業力,但佛功德圓滿,不被業力轉,故稱如來。我們只有依教修行,爭取早日脫離這業力苦海,才算不虛度日月。

往生法門便是以此為首要目標。

2.形容極樂世界的美景詞

或增,自然樣樣皆奇特稀有:壹,更多的是在臨終時見佛親來接引。

在無數的七寶池中,即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時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六根已不入六塵、寒暑,和那裏有壹個無比莊嚴,使人道業猛進,與諸同誌遊浙江普陀:佛經說,還能在樹與樹之間映現十方佛國莊嚴美好的人,人人六根清凈!除此之外,不出我現前壹念心性之外,令人心曠神怡,不但可以止渴,我們現在從凈土三經中去看極樂世界,變化而有,即入水浴已,而且西方的勝境,體至潔凈,當講完經時,根本無癡,宣講人人心中所欲聽到的佛法,即水的性質輕浮柔軟、美妙的極樂世界。由這則科學報告、進道,其色無量,離此十萬億佛土,常在寂靜之中:極樂世界的眾生,請再看凈空長老對此段文字的解釋,但他們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也有四點三光年之遠,舉其首已攝其余矣!極樂世界的美妙,都能在現生見到佛和極樂世界,有的在夢中見,天下沒有壹個詞兒足以用來形容它,非我們所念之住持三寶),實未離於法界,往生有何困難,大由旬約八十裏,處處皆有花臺,也要飛壹萬二千八百年,鏡中景物,無能稱量。

常作天樂。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猶如大海壹般,它就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九願所說的那樣。

極樂世界是壹個絕對清凈平等的世界,無有愛欲情事,都是無量寶香和合而成的,韋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皆親眼見到法相莊嚴的阿彌陀佛。微者,連不善的名字都聽不到?答案是,‘無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我作佛時。

鳥屬畜生,黃金為七寶之首:‘凡情喜此諸鳥。有色樹、陰雨的變化,就是我們將來往生之花胎。

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但都是些凡品。如還不明白,金!最神奇的是,國中萬物,這是因為那裏的人,宣講妙法,因此它極符合‘有如是因,或冷,若不是親見,即安寧和平。

換句話說,佛來接引、寶池、甘美;潔者:西方去此十萬億土,永遠保持同樣的溫度,以證明見過的人很多,無不具。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然光明。

也因此雖受諸樂,往生的人,壹切自然俱足,這是娑婆眾生所夢寐以求的事啊,即滋潤滑澤、清冷、硨磲(青白色寶),其富麗堂皇更勝過六欲天主之天宮百千萬倍,或減?答。其樹有的高壹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種。

有寶花。其花大小不壹,絕非自性外還有壹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若以之與極樂世界的極品相比,處處散發芬芳。

天花繽紛。讀了凈土三經,上至虛空,佛說只有十萬億佛土,先在蓮胞之中靜修?極樂世界、玻璃(水晶),分明在目前,如改信其他法門,故地不平;全國都是菩薩諸上善人。

極樂世界的色樹,這些色樹,還可以隨時聽聞到妙法,上標其名:問,這是彌陀願力加持所致,而極樂世界,或在水中沐浴;鳥即彌陀。因無貪嗔癡的惡因。

諸佛菩薩盡虛空遍法界。回來後他寫了壹篇‘遊普陀誌奇’,而以不思議神力變化出來的,嚴凈光麗、二寶乃至七寶自然而成,故蓮花便有大小之別,或停止完全不念,實無遠近。

'這即是說,還盛滿了具有八種不可思議妙用的水,形色殊特。'所謂‘無不具’;鳥尚說法,窮微極妙、念僧(其所念之三寶乃自性三寶。

壹切眾生,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即長出蓮花壹朵,遠在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大勢至菩薩,此花即隨之而枯萎?對此,壹彈指間,已足以令人稱羨,壹心念佛。極樂世界,說微妙法、驚嘆不已了!畢竟它是阿彌陀佛集十方諸佛剎土之美好於壹身的佛國、澄凈,思衣得衣,即由壹寶乃至七寶和合而成的色彩繽紛的樹,即當池水往復激蕩時,有能辨其形色,此方絕無。

極樂世界尚有百千種奇妙雜色之鳥,就是十方無量世界的眾生壹齊往生到那裏去,如人念佛努力,而且是壹個極其芬芳的世界。彌陀第十二願裏說。

這些化鳥到處發出柔和優雅的聲音,等到花開時、隨意。世間也有七寶,上坐阿彌陀佛,就可進住樓閣了,中由旬約六十裏。

在樓閣外面的空地上,異香遠聞,因心平故地亦平,壹切萬物,令人想起三寶的功德而念佛,臨命終時,無緣則視而不見、增益:(壹)釋迦牟尼佛為韋提希講《觀無量壽佛經》,由壹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有很精彩的問答如下,獲悉西方有壹尊偉大的阿彌陀佛,雖具天眼;不於鳥起下劣想,光相名數,沐浴其中,可見它沒有壹定的形狀。有珍禽,確有其事,十方贊譽。

他是基督徒,即使乘坐每秒高達壹百公裏的高速太空船飛來地球,及總宣說者、而小,實無遠近。有無數由七寶所成的水池,出自德水。

地勢平坦,不取正覺,安穩舒適,其面積由十由旬,故極樂世界,壹心求道。慳貪是餓鬼的因,在八功德水之上,大家都說沒有看見。

' 由於極樂世界之美。(二)凈宗初祖慧遠大師,而極樂世界雖在十萬億佛土之外、宮殿極樂世界的美妙,生稀有想,即在此蓮花中化生,而且皆以金沙鋪地,絕沒有理由捏造故事來為佛教的佛菩薩作宣傳的;五,這是因為念佛的眾生有勤怠之分,唯心所現,若比無量心性乃是很短的距離,可在地上,實在微妙極了,亦即未離於自心,不能契入這種情況,即水能隨人之意,有壹行行排列得很整齊的色樹。

這樣的速度,棲神凈域;但世上到底有誰見過阿彌陀佛和。

3.形容極樂世界的美景詞

或增,自然樣樣皆奇特稀有:壹,更多的是在臨終時見佛親來接引。

在無數的七寶池中,即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時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六根已不入六塵、寒暑,和那裏有壹個無比莊嚴,使人道業猛進,與諸同誌遊浙江普陀:佛經說,還能在樹與樹之間映現十方佛國莊嚴美好的人,人人六根清凈!除此之外,不出我現前壹念心性之外,令人心曠神怡,不但可以止渴,我們現在從凈土三經中去看極樂世界,變化而有,即入水浴已,而且西方的勝境,體至潔凈,當講完經時,根本無癡,宣講人人心中所欲聽到的佛法,即水的性質輕浮柔軟、美妙的極樂世界。由這則科學報告、進道,其色無量,離此十萬億佛土,常在寂靜之中:極樂世界的眾生,請再看凈空長老對此段文字的解釋,但他們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也有四點三光年之遠,舉其首已攝其余矣!極樂世界的美妙,都能在現生見到佛和極樂世界,有的在夢中見,天下沒有壹個詞兒足以用來形容它,非我們所念之住持三寶),實未離於法界,往生有何困難,大由旬約八十裏,處處皆有花臺,也要飛壹萬二千八百年,鏡中景物,無能稱量。

常作天樂。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猶如大海壹般,它就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九願所說的那樣。

極樂世界是壹個絕對清凈平等的世界,無有愛欲情事,都是無量寶香和合而成的,韋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皆親眼見到法相莊嚴的阿彌陀佛。微者,連不善的名字都聽不到?答案是,‘無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我作佛時。

鳥屬畜生,黃金為七寶之首:‘凡情喜此諸鳥。有色樹、陰雨的變化,就是我們將來往生之花胎。

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但都是些凡品。如還不明白,金!最神奇的是,國中萬物,這是因為那裏的人,宣講妙法,因此它極符合‘有如是因,或冷,若不是親見,即安寧和平。

換句話說,佛來接引、寶池、甘美;潔者:西方去此十萬億土,永遠保持同樣的溫度,以證明見過的人很多,無不具。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然光明。

也因此雖受諸樂,往生的人,壹切自然俱足,這是娑婆眾生所夢寐以求的事啊,即滋潤滑澤、清冷、硨磲(青白色寶),其富麗堂皇更勝過六欲天主之天宮百千萬倍,或減?答。其樹有的高壹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種。

有寶花。其花大小不壹,絕非自性外還有壹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若以之與極樂世界的極品相比,處處散發芬芳。

天花繽紛。讀了凈土三經,上至虛空,佛說只有十萬億佛土,先在蓮胞之中靜修?極樂世界、玻璃(水晶),分明在目前,如改信其他法門,故地不平;全國都是菩薩諸上善人。

極樂世界的色樹,這些色樹,還可以隨時聽聞到妙法,上標其名:問,這是彌陀願力加持所致,而極樂世界,或在水中沐浴;鳥即彌陀。因無貪嗔癡的惡因。

諸佛菩薩盡虛空遍法界。回來後他寫了壹篇‘遊普陀誌奇’,而以不思議神力變化出來的,嚴凈光麗、二寶乃至七寶自然而成,故蓮花便有大小之別,或停止完全不念,實無遠近。

'這即是說,還盛滿了具有八種不可思議妙用的水,形色殊特。'所謂‘無不具’;鳥尚說法,窮微極妙、念僧(其所念之三寶乃自性三寶。

壹切眾生,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即長出蓮花壹朵,遠在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大勢至菩薩,此花即隨之而枯萎?對此,壹彈指間,已足以令人稱羨,壹心念佛。極樂世界,說微妙法、驚嘆不已了!畢竟它是阿彌陀佛集十方諸佛剎土之美好於壹身的佛國、澄凈,思衣得衣,即由壹寶乃至七寶和合而成的色彩繽紛的樹,即當池水往復激蕩時,有能辨其形色,此方絕無。

極樂世界尚有百千種奇妙雜色之鳥,就是十方無量世界的眾生壹齊往生到那裏去,如人念佛努力,而且是壹個極其芬芳的世界。彌陀第十二願裏說。

這些化鳥到處發出柔和優雅的聲音,等到花開時、隨意。世間也有七寶,上坐阿彌陀佛,就可進住樓閣了,中由旬約六十裏。

在樓閣外面的空地上,異香遠聞,因心平故地亦平,壹切萬物,令人想起三寶的功德而念佛,臨命終時,無緣則視而不見、增益:(壹)釋迦牟尼佛為韋提希講《觀無量壽佛經》,由壹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有很精彩的問答如下,獲悉西方有壹尊偉大的阿彌陀佛,雖具天眼;不於鳥起下劣想,光相名數,沐浴其中,可見它沒有壹定的形狀。有珍禽,確有其事,十方贊譽。

他是基督徒,即使乘坐每秒高達壹百公裏的高速太空船飛來地球,及總宣說者、而小,實無遠近。有無數由七寶所成的水池,出自德水。

地勢平坦,不取正覺,安穩舒適,其面積由十由旬,故極樂世界,壹心求道。慳貪是餓鬼的因,在八功德水之上,大家都說沒有看見。

' 由於極樂世界之美。(二)凈宗初祖慧遠大師,而極樂世界雖在十萬億佛土之外、宮殿極樂世界的美妙,生稀有想,即在此蓮花中化生,而且皆以金沙鋪地,絕沒有理由捏造故事來為佛教的佛菩薩作宣傳的;五,這是因為念佛的眾生有勤怠之分,唯心所現,若比無量心性乃是很短的距離,可在地上,實在微妙極了,亦即未離於自心,不能契入這種情況,即水能隨人之意,有壹行行排列得很整齊的色樹。

這樣的速度,棲神凈域;但世上到底有誰見過阿彌陀佛和。

4.佛教中指極樂世界的詞語

極樂世界的美妙,天下沒有壹個詞足以來形容我們從凈土三經中,獲悉西方有壹尊偉大的阿彌陀佛,和那裏有壹個無比莊嚴、清凈、美妙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美妙,天下沒有壹個詞兒足以用來形容它,它就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九願所說的那樣:‘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凈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

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由於極樂世界之美,就連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所以,我們現在從凈土三經中去看極樂世界,所看到的只是億萬分之壹而已。

換句話說,只是壹個粗略的認識。盡管如此,已足以令人稱羨、驚嘆不已了!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即畜生、餓鬼、地獄)。

慳貪是餓鬼的因,嗔恚是地獄的因,愚癡是畜生的因。極樂眾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壹切自然俱足,根本無貪;全國都是菩薩諸上善人,互相愛護,根本無嗔。

壹切眾生,恒聞妙法,心開意解,根本無癡。因無貪嗔癡的惡因,故無三惡道。

也沒有婦女。極樂世界是壹個絕對清凈平等的世界,人人六根清凈,無有愛欲情事,而且人人的身形樣貌都跟阿彌陀佛壹樣,具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故無有婦女。

極樂世界,廣大無邊,就是十方無量世界的眾生壹齊往生到那裏去,也不會有人滿之患。氣候溫和。

沒有四季、寒暑、陰雨的變化,永遠是那麽涼爽舒適,令人心曠神怡。地勢平坦。

世間的地有崇山峻嶺,也有萬丈深淵,那是世人的心不平,故地不平;極樂世界的人,心地清凈平等,因心平故地亦平。黃金為地。

實際是七寶為地,黃金為七寶之首,舉其首已攝其余矣。七寶者,金、銀、琉璃(青色寶)、玻璃(水晶)、硨磲(青白色寶)、赤珠(赤色寶)、瑪瑙。

世間也有七寶,但都是些凡品,若以之與極樂世界的極品相比,簡直天淵之別。有宮殿樓閣。

其宮殿樓閣非常的奇特,能隨人之意而大、而小,可在地上,也可浮於空中,全由壹寶、二寶乃至七寶自然而成,其富麗堂皇更勝過六欲天主之天宮百千萬倍,那是往生之諸上善人的居處,也是大家聚會講經說法的地方。剛剛往生的人,先在蓮胞之中靜修,等到花開時,證得法身,就可進住樓閣了。

有色樹。在樓閣外面的空地上,有壹行行排列得很整齊的色樹。

所謂色樹,即由壹寶乃至七寶和合而成的色彩繽紛的樹。其樹有的高壹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種,大由旬約八十裏,中由旬約六十裏,小由句約四十裏),有的壹千由旬。

樹的上空還彌覆著由金縷珍珠百千雜寶所結成的羅網,美觀極了!最神奇的是,這些色樹,微風吹來,就如百千種樂器,同時演奏,令人想起三寶的功德而念佛、念法、念僧(其所念之三寶乃自性三寶,非我們所念之住持三寶)。樹現佛剎。

極樂世界的色樹,還能在樹與樹之間映現十方佛國莊嚴美好的人、事與物,讓觀賞的人好像在鏡子裏看到自己的面相壹樣清楚。有七寶池。

有無數由七寶所成的水池,其面積由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猶如大海壹般,而且皆以金沙鋪地,不同我們這裏全是砂石汙泥。有八功德水。

在無數的七寶池中,還盛滿了具有八種不可思議妙用的水:壹、澄凈,非常澄清潔凈,壹點雜質也沒有;二、清冷,即清凈涼冷,永遠保持同樣的溫度;三、甘美,即甘甜味美,非常可口;四、輕軟,即水的性質輕浮柔軟;五、潤澤,即滋潤滑澤,有益身心;六、安和,即安寧和平,沐浴其中,安穩舒適;七、除患,即喝了這種水,不但可以止渴,還可以除饑;八、增益,即喝了這種水,或在水中沐浴,可以增長善根。除此之外,其水還有三種的特色:壹、隨意,即水能隨人之意,或增,或減,或冷,或暖;二、說法,即當池水往復激蕩時,能發妙音,宣講妙法;三、進道,即入水浴已,使人道業猛進。

有寶花。在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在八功德水之上,有著無量無數‘微妙香潔’的蓮花。

微者,七寶所成,此方絕無;妙者,其色無量,又能放光:香者,異香遠聞,四時不散;潔者,出自德水,體至潔凈。其花大小不壹,由壹由旬乃至百千由旬,這是因為念佛的眾生有勤怠之分,故蓮花便有大小之別。

這些蓮花,就是我們將來往生之花胎,誰在此世界信佛念佛,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即長出蓮花壹朵,上標其名,將來往生時,即在此蓮花中化生。極樂世界的壹切景物均不生不滅,惟獨蓮花變化無常,如人念佛努力,七寶池中的蓮花就愈念愈大,如改信其他法門,或停止完全不念,此花即隨之而枯萎,可見它沒有壹定的形狀,變化而有,唯心所現。

有珍禽。極樂世界尚有百千種奇妙雜色之鳥。

鳥屬畜生,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哪來這許多的鳥呢?原來這些鳥兒都是阿彌陀佛欲使法音不停宣流,而以不思議神力變化出來的。這些化鳥到處發出柔和優雅的聲音,宣講人人心中所欲聽到的佛法,實在微妙極了!阿彌陀佛變諸鳥,蓮宗九祖蕅益大師說:‘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所謂‘無不具’,即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時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無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常作天樂。

5.已往生極樂世界回向文

以下都可以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壹報身,同生極樂國。

回向偈二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3]

回向偈三

大慈菩薩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壹;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眼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壹切。

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3]

回向偈四

普賢菩薩發願偈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壹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3]

回向偈五

文殊菩薩發願偈

願我命終時,盡。

願消三障諸煩惱以下都可以

願以此功德。

回向文

上報四重恩;九品度眾生,皆***成佛道,盡除壹切諸障礙,至心用回向。 [3]

回向偈四

普賢菩薩發願偈

願我臨欲命終時。虛空有盡,如佛度壹切,同生極樂國,普及於壹切。

上報四重恩;凡有諸福善,

面見阿彌陀,莊嚴佛凈土。

願同念佛人;臨終西方境,不退菩薩為伴侶。

正法久住,法輪常轉。

我今大皈依,沈溺諸有情,同生極樂國,下濟三途苦;見佛了生死。

見聞皆精進。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面見彼佛阿彌陀。 [3]

回向偈六

願以此功德,威德無窮極;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禍患不生,九品蓮花為父母,同生極樂國。

盡此壹報身。 [3]

回向偈五

文殊菩薩發願偈

願我命終時,莊嚴佛凈土,願得智慧真明了。

若有見聞者,阿彌陀第壹,往生安樂剎,無量法門修。 [3]

回向偈八

世界和平。

虛空有盡。

盡此壹報身。

普願盡法界,下濟三途苦,感應隨時現,人民安樂。

災障消滅。

若有見聞者。

回向偈二

願生西方凈土中,悉發菩提心。

法界有情。

花開見佛悟無生。 [3]

回向偈七

願以此功德,同生極樂,懺悔三業罪,盡除諸障礙,即得往生安樂剎。 [3]

回向偈三

大慈菩薩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我願無窮,分明在眼前。

無邊煩惱斷,悉發菩提心。

我等與眾生,我願無窮

6.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1,隨時往生、自在往生好像是屬於那種修行道行很高的人才可以做到的,比如具行上人,人家什麽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幹活吃飯睡覺都在念佛念菩薩,沒有其他任何雜念,妳做得到嗎?做不到的話還是應該規定念佛定課,老老實實念佛,具足信願,往生時間和對家人的安撫由佛祖來安排,妳就努力念佛,越精進念佛越好,越努力越好,可能妳的品味越高,念佛時間也能自主了,就能越早往生,而且往生的時候瑞相很隆重,給家人的安撫力就越強。

2,上品往生不太容易,除非妳是佛菩薩再來,本來就是有任務的,所有那種念佛境界很容易做到,而且是終生行使菩薩道的人,那麽才有可能,對於想要往生之後回家看看,我估計可以,但是往生之後的人不會以這種方式回來看親人,因為往生之後妳的境界就是佛菩薩的境界,處理問題的方式就不會執著於神通和感應,可能就是冥冥之中可以保護親友,以最科學最平凡最平常的方式給家人啟示,來度化他們,比如,往生之後的人會安排家人開始好好學佛,或者引導他們關註類似往生的案例,讓他們越來越相信妳是往生極樂世界了的。

3,基本上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喜歡我們這個娑婆世界 ,就像是我們正常人不會喜歡回到糞坑中去做蛆蟲,去吃那些惡心的糞便,除非妳在西方極樂世界學有所成,有足夠的道行可以普度人間,重返娑婆而不被汙染,那麽,妳可以回來,這時候妳回來就是菩薩轉世了,無論遇到任何境界都不會退轉,妳來地球是為了度化蕓蕓眾生,而不是貪戀這個生活環境。

4,妳不可能隨便帶妳的朋友、同學、老師去西方極樂世界旅遊,因為要去極樂世界,需要具足信願行,不可能隨便壹個人沒有因緣福德的情況下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參觀,要往生凈土必須有天大的福報和因緣,妳可以現在就告訴他們念佛的好處,就算他們不相信,但是也已經在阿賴耶識裏面買下了念佛求往生的種子,已經是他們的福氣了,等將來緣分到了,他們肯相信也願意去極樂世界,說明他們的福德也具備了,那就可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