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寫詩善於使用白描的手法。相傳白居易寫詩的時候,會念給老婆婆聽,如果老婆婆能夠聽懂,他才覺得是首好詩。
這首《問劉十九》,是白居易晚年在洛陽隱居時,因為思念朋友而寫。劉十九是劉禹錫的堂兄劉禹銅,是詩人在江州時的朋友。白居易很多詩提到劉二十八,即劉禹錫。他的堂兄劉十九僅僅提到過兩次。
這首詩的第壹句開門見山,未做任何鋪墊,讀來讓人感到非常親切。
新釀的米酒顏色微綠,香味濃郁。綠蟻是指綠色泡沫。剛剛釀好沒來得及過濾的米酒往往漂浮著綠色的泡沫。這壹句生動地寫出了自釀米酒的樸實無華以及新鮮美味,讓人忍不住聯想詩人自家的米酒會是怎樣的可口?濃郁的清香在筆端流淌,讀來沁人心脾。
紅泥小火爐,讀來讓人心生溫暖。冬天的夜晚,屋裏的小火爐雖然樸素,但是爐火燒得通紅。詩人坐在小火爐旁邊,壹邊感受爐火的溫暖,壹邊看著剛釀好的米酒。爐火映照著酒杯裏泛起的微綠色泡沫上。
冬夜漫長,人容易寂寞,美酒溫馨,火爐溫暖,詩人描寫了這麽好的壹個飲酒氛圍。假如此時,三兩好友相聚,壹邊飲酒,壹邊圍爐夜敘,做幾首詩,該是多麽美好的事情。
晚來天欲雪,簡單五個字,詩人便在我們面前描繪出壹幅畫。試想壹下,暮色漸濃,門外北方夾雜著雪花,天氣寒冷。屋內,新酒剛好,爐火正旺。現在唯壹缺少的,就是遠方的朋友。
白居易與劉禹錫的友情讓很多人羨慕不已,兩個人初次相見,便互相寫詩鼓勵,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白居易稱劉禹錫為國手,可見其詩造詣之高。白居易主持新樂府運動,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非同小可。如果放到今天,白居易開辟壹個詩詞專欄,絕對是超級網紅,粉絲無數。
白居易在孤寂的冬夜,回想以往與朋友的友情,筆下充滿融融暖意。能飲壹杯無?以問句結尾的,讓全詩更增添美感。詩人輕言細語,娓娓道來,樸實無華的語言往往更有直擊人心的力量。簡短的問句,宛如美妙的音樂,空靈飄逸,余音裊裊,給讀者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
白居易的詩壹向深入淺出,看似淺顯易懂,實則暗含深意。他筆下的小草,被賦予不壹樣的意義。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是白居易十六歲時所作。十六歲的少年,能在考試時寫出如此深意,甚至遠遠超出他這個年齡可以理解的深度,堪稱天才詩人。
這首五絕,韻味悠長,情誼深厚,語言簡練,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來自生活的詩情,用心去提煉生活中的詩意,正是白居易與眾不同之處,也是這首詩的美妙之處。
作為壹名古詩詞愛好者,我非常喜歡白描的寫法。紮根於生活的詩詞才能有長久的生命力。詩詞不是華麗辭藻的堆砌,它是有生命力,充滿美感的。充滿生活情調的詩,才是壹首真正意義上的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