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獨坐敬亭山的意思是什麽

獨坐敬亭山的意思是什麽

《獨坐敬亭山》詩歌的意思是: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妳看我,我看妳,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詩歌原文《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擴展資料

1、《獨坐敬亭山》創作背景

詹_《李白詩文系年》系此詩於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並認為與《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為前後之作。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認為這首詩寫於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詩稿中並沒有註明,而認為這首詩寫於天寶十二載只是後人推測所得出的結論。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

2、《獨坐敬亭山》鑒賞

此詩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傷心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壹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主要是為了寫作者此刻獨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盡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他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麽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詩人筆下,不見敬亭山秀麗的山色、溪水、小橋,並非敬亭山無物可寫,因為敬亭山“東臨宛溪,南俯城_,煙市風帆,極目如畫”。從詩中來看,無從知曉詩人相對於山的位置,或許是在山頂,或許在空闊地帶,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抒內心無奈之情。

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壹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裏,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全詩似乎全是景語,無壹情語,然而,由於景是情所造,因而,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