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日如年
dù rì rú nián
註釋
過壹天象過壹年那樣長。形容日子很不好過。
出處
宋·柳永《戚氏》:“孤館度日如年。”
舉例
感承眾頭領好意相留,只是小可~,今日告辭。(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二回)
近義詞
歲月難熬
反義詞
度年如日、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用法
兼語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日子很不好過
2. 形容“日子苦”的詩句有哪些1、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元代: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釋義:壹朝興盛,百姓受苦;壹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2、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唐代:李賀《老夫采玉歌》 釋義;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樹面臨風狂雨急。
老漢腰系繩索蕩悠悠,從山腳直垂到藍溪底。 3、攜籮驅出敢偷閑,雪脛冰須慣忍寒。
——宋代:範成大《雪中聞墻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 釋義:壹位衣服襤褸的賣菜老人,傴僂著身子挑著籮筐,不敢偷閑,踏著冰雪忍著寒冷,走門串戶。 4、語窮乞請期,吏怒反見尤。
——兩漢:佚名《刺巴郡守詩》 釋義:這個人說自己沒錢請推遲日期,官吏反而更生氣了。 5、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
——兩漢:佚名《回車駕言邁》 釋義:盛和衰各有不同的時間,只恨建立功名的機會來得太遲。 6、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唐代:白居易《賣炭翁》 釋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裏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 7、半匹紅綃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唐代:白居易《賣炭翁》 釋義: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壹丈綾,朝牛頭上壹掛,就充當炭的價錢收走了。 8、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唐代:白居易《觀刈麥》 釋義:為了繳稅家田都賣盡了,只能靠撿麥穗填充饑腸。 9、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唐代:白居易《母別子》 釋義:此時此刻,我的心有訴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還不如林中的烏鵲,母鳥不離開小雛,雄鳥總在它們身旁呵護。 10、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唐代: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釋義: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壹樣?。
3. 描寫時間漫長的詞語以下是用來形容時間漫長難熬的四字成語
時過境遷、時不我待、日日夜夜、愛日惜力、惜時如金、積日累久、日積月累、窮年累月、萬年無疆、曠日積晷、曠日引久、古今中外、年深歲久、萬世無疆、整年累月、暮暮朝朝、年頭月尾、永生永世、久而久之、千秋萬歲、有朝壹日、積日累月、亙古通今、曠日彌久、年復壹年、遲日曠久、有年無月、鬥轉星移、蹉跎自誤、流年似水、寸陰是惜、成年累月、地久天長、常年累月、度日如年、百歲千秋、爭分奪秒、日久歲深、曠日經久、年深日久、古往今來、日久年深、三年五載、長年累月、遙遙無期、日久月深、窮年累世、滄海桑田、經久不衰、天長日久、永世無窮、經年累月、分秒必爭、世世代代、日久天長、驢年馬月、只爭朝夕只爭朝夕、咄嗟立辦、事過境遷、咄嗟便辦、銅壺滴漏、光陰如箭、流光瞬息、匪朝伊夕、曠日長久、地老天荒、尺璧寸陰、持之以恒、河清難俟、萬古千秋、百代過客、貴陰賤璧、日新月異、日以繼夜、青山不老、天長地久、咄嗟之間、天荒地老、時不我與、壹日三秋、日不暇給、歲月如流、時間如箭、稍縱即逝、壹朝壹夕、日月如流、旦夕之間、稍縱即逝
4. 表示經歷的時間的詞轉眼之間 轉眼:壹眨眼.壹眨眼的時間.形容極短的時間.
只爭旦夕 亦作“只爭朝夕”.力爭在最短時間內達到目的.
只爭朝夕 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整年累月 壹年又壹年,壹月又壹月.形容時間長久.
爭分奪秒 壹分壹秒也不放過.形容充分利用時間.
兆載永劫 佛教語.極言時間之悠遠漫長.
與時消息 指事物無常,隨時間的推移而興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與日俱增 與:跟,和.隨著時間壹天天地增長.形容不斷增長.
逾年歷歲 指經過壹定年月.形容經歷較長時間.
議事日程 議事:討論或辦理事情;日程:時間進度表.在計劃之內的討論、辦理事情的日 .
以夜繼日 用夜晚的時間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以日為年 過壹日如同過壹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為歲”.
遺恨千。轉眼之間 轉眼:壹眨眼.壹眨眼的時間.形容極短的時間.
只爭旦夕 亦作“只爭朝夕”.力爭在最短時間內達到目的.
只爭朝夕 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整年累月 壹年又壹年,壹月又壹月.形容時間長久.
爭分奪秒 壹分壹秒也不放過.形容充分利用時間.
兆載永劫 佛教語.極言時間之悠遠漫長.
與時消息 指事物無常,隨時間的推移而興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與日俱增 與:跟,和.隨著時間壹天天地增長.形容不斷增長.
逾年歷歲 指經過壹定年月.形容經歷較長時間.
議事日程 議事:討論或辦理事情;日程:時間進度表.在計劃之內的討論、辦理事情的日 .
以夜繼日 用夜晚的時間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以日為年 過壹日如同過壹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為歲”.
遺恨千古 千古:時間久遠.遺留的怨恨永遠存在下去.
壹時半刻 指很短的時間.
壹日三秋 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壹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壹年半載 壹年半年.泛指壹段時間.
壹來二去 指壹回又壹回,經過壹段時間.表示逐漸的意思.
壹饋十起 吃壹頓飯的時間要起來十次.形容事務繁忙.
壹刻千金 壹刻時光,價值千金.形容時間非常寶貴.
壹彈指頃 手指壹彈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
壹寸光陰壹寸金 比喻時間十分富貴.
壹朝壹夕 朝:早晨;夕:晚上.壹個早晨或壹個晚上.形容很短的時間.
夜以繼晝 用夜裏的時間接上白天的時間.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夜長夢多 比喻時間壹拖長,情況可能發生不利的變化.
遙遙無期 形容時間還遠得很,不知道哪壹天.
揚眉瞬目 ①猶橫眉怒目.②壹舉眉,壹轉眼.形容時間極短.③傾心註目.④沾沾自喜貌.
星移鬥轉 鬥:北鬥星.星鬥變動位置.指季節或時間的變化.
5. 形容時間過得慢的四字詞語有哪些形容時間過得慢的四字詞語有:
1.度日如年[dù rì rú nián]:過壹天象過壹年那樣長。形容日子很不好過。
2.望眼欲穿[wàng yǎn yù chuān]: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3.三年五載[sān nián wǔ zǎi]:三、五:表示大概數量;載:年。指多年。
4.歲月如流[suì yuè rú liú]:
5.如隔三秋[rú gé sān qiū]:度日如年的心情。
6.壹日三秋[yī rì sān qiū]: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壹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7.遙遙無期[yáo yáo wú qī]:形容時間還遠得很,不知道哪壹天。
8.日長似歲[rì cháng sì suì]:壹天像壹年壹樣長。形容時間過得太慢。
9.視日如年[shì rì rú nián]:指時間雖短,但卻感到過得很長。
10. 以日為年[yǐ rì wéi nián]:過壹日如同過壹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為歲”。
1. 度日如年造句:生活在帝國主義鐵蹄下,真是含垢忍辱,度日如年啊!
2. 望眼欲穿造句:春節到了,在外打工的媽媽快回來了,小明望眼欲穿。
3. 三年五載造句:我家養的花,有的三年五載還活著。
4. 如隔三秋造句而"壹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相思就像園中的玫瑰,采摘時不小心也會被紮得心痛。
5. 壹日三秋造句: 才壹天沒見,小芳、小王就有壹日三秋之感。
6. 遙遙無期造句:要他還借去的錢,那真的是遙遙無期。
7. 日長似歲造句: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8. 視日如年造句:自發義烏信,引領西跂,視日如年,今兩月矣。
9. 以日為年造句:小明覺得在學校的日子就是以日為年。
6. 形容時間慢的詞語度日如年 [dù rì rú niá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過壹天象過壹年那樣長。形容日子很不好過。
出 處
《魏書·苻堅傳》:“勛舊親戚;殺害略盡;王公在者以疾苦歸;得度壹日如過十年。”
例 句
在舊社會,勞動人民真是~。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歲月難熬
反義詞
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壹刻千金 似水年華 光陰如箭 寒來暑往 度年如日
7. 形容時間過得慢詞語有哪些1、成語: 日長似歲
拼音: rì cháng sì suì
解釋: 壹天像壹年壹樣長。形容時間過得太慢。
出處: 宋·陸遊《秋思》詩:“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2、成語: 度日如年
拼音: dù rì rú nián
解釋: 過壹天象過壹年那樣長。形容日子很不好過。
出處: 宋·柳永《戚氏》:“孤館度日如年。”
舉例造句: 感承眾頭領好意相留,只是小可度日如年,今日告辭。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二回
3、成語: 壹日三秋
拼音: yī rì sān qiū
解釋: 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壹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出處: 《詩經·王風·采葛》:“彼采葛兮,壹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壹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壹日不見,如三歲兮。”
4、成語: 寸陰若歲
拼音: cùn yīn ruò suì
解釋: 歲:年。壹剎那象過壹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出處: 《北史·韓禽傳》:“班師凱入,誠知非遠;想思之甚,寸陰若歲。”
舉例造句: 不奉教誨,四月有余,仰鄭補之懷,寸陰若歲。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五十首
5、成語: 以日為年
拼音: yǐ rì wéi nián
解釋: 過壹日如同過壹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為歲”。
出處: 北周·庾信《謝趙王示新詩啟》:“下風傾首,以日為年。”
6、成語: 視日如年
拼音: shì rì rú nián
解釋: 指時間雖短,但卻感到過得很長。
出處: 明·方孝孺《與鄭叔度書》之七:“自發義烏信,引領西跂,視日如年,今兩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