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詞壹體”嘗試雖然改變了詞的原有的審美特征,但卻極大地拓寬了詞的境界與題材,使得文章道德與兒女私情能並見於詞,又進而把“詩”的“言誌”功能帶入“詞”中,大大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
蘇軾在詞的領域貫徹“明道致用”,“有補於世”的文學觀念,把“詩道”引入詞的創作之中,提升了相對卑弱的詞格,在詞中承載與張揚士大夫人格力量與主體精神,從而達到詩道與詞道的統壹。
蘇軾以詩為詞,首先指的是詞所反映的生活內容擴大,蘇軾以前,詞的範圍很小,限制很多;到蘇軾出來,只當詞是詩的壹體,凡可入詩的就可以入詞,詞可以詠史,可以吊古,可以說理,可以談禪,可以用向征寄托幽妙之思,可以借音節述悲壯或怨抑之懷,諸如人生的感慨,仕途的升沈,親友的聚散,自然景物的欣賞等都可以如詞,這是詞的壹大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