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句話屬於對偶句式,描寫了岸上的風光和江上的風光,岸邊楊柳依依是岸上的風光,比喻楊柳樹枝茂盛,“依依”形容楊柳隨風搖擺而顯得輕盈的樣子,江上沙鷗點點是江邊的風光,比喻沙鷗大多停留在江邊,其身上的顏色被江沙襯托顯得壹點壹點的樣子,為後文對離人的不舍之情做鋪墊。
該句語出《黃鶴樓送別》是蘇教版第九冊的壹篇課文,也是國標本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走進名著”裏的第三篇課文,是壹篇文包詩,即以壹個生動的故事再現唐代李白所作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的創作情境。
全詩的詩句如下: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白話文意思是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壹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擴展資料
《黃鶴樓送別》壹課是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的,文章主要講的是李白為孟浩然在黃鶴樓上送別的故事,這本來是很平常的壹件事 情,但其中卻有很多非凡的因素:首先地點上,是在江南三大名樓之壹的黃鶴樓上,因為黃鶴樓“俯臨長江,飛檐淩空”,景色自然不壹般, 況且還有這麽多的文人騷客留下的墨寶,在這裏送別,感覺自然非同壹般。
其次是人物,送和被送的都是流芳百世的大詩人,詩人之間的情意不見得比壹般人要高貴,但詩人把這種情意通過精彩到位的文字表達出來。
最後是送別的結果,詩人在感情波動之後,最直接和最珍貴的結果就是產生膾炙人口的詩篇,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更是浩如煙海的送別詩中經得起任何推敲的作品,自然使這次送別顯得不同凡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