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句: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出自:唐代·崔塗《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釋義: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之客。
2、詩句: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出自:清代·黃景仁《別老母》
釋義: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淒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3、詩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出自:唐代·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釋義: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4、詩句:冬夜夜寒覺夜長,沈吟久坐坐北堂。
出自:唐代·李白《夜坐吟》
釋義:寒冷的冬夜,覺得特別漫長。壹個女子久久地坐在北堂沈吟。
5、詩句:夜來城外壹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出自:唐代·白居易《賣炭翁》
釋義:夜裏城外下了壹尺厚的大雪,拂曉他急忙駕著炭車軋著冰路往集市上趕去。
2.描寫寒夜的句子1、唐代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釋義: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2、清代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壹樹五更寒。
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
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釋義:柳絮楊花隨風飄到哪裏去了呢?原來是被厚厚的冰雪摧殘了。五更時分夜闌風寒,這株柳樹也顯得淒冷蕭疏。皎潔的明月無私普照,不論柳樹是繁茂還是蕭疏,都壹般關懷。
最是在繁茂的柳絲搖落的時候,我更免不了回憶起當年的那個女子。夢裏又見當年和她幽會的情景,但是好夢易斷,斷夢難續。遂將愁思寄給西風,可是,再強勁的西風也吹不散我眉間緊鎖的不盡憂愁。
3、唐代李益《從軍北征》: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裏征人三十萬,壹時回首月中看。
釋義:天山下了壹場大雪,從青海湖刮來的風更添寒冷。行軍途中,戰士吹起笛曲《行路難》。聽到這悲傷的別離曲,駐守邊關的三十萬將士,都擡起頭來望著東升的月亮。
4、宋代李清照《漁家傲·雪裏已知春信至》:
雪裏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釋義:白雪皚皚,滿眼銀色世界。就在這銀色的世界裏,壹樹寒梅點綴其間。那覆雪懸冰的梅枝,晶瑩剔透,別在枝頭的梅花,豐潤姣潔。就是從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們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來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綻,嬌美可憐,芳氣襲人,就像庭院裏剛剛出浴,換了新妝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愛,她憐愛這嬌艷的梅花,作為陪襯,才讓月光這樣皎潔清澈,玲瓏剔透,灑滿大地。讓我們舉杯開懷暢飲吧,值此花好月圓雪白的良宵,品酒賞梅,壹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競艷,誰也遜色於梅花呀。
5、元代白樸《天凈沙·冬》:
壹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裏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釋義:在壹個冬天的黃昏,城門壹聲輕響,壹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壹片安詳的和諧。
3.關於"河流"的詩句1、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劉禹錫·唐《浪淘沙》
2、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揚子江頭楊柳春,揚花愁殺渡頭人。
4、欲知別後思今夕,漢水東流是寸心。
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6、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7、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4.關於河流的詩句描寫河流的詩句
1、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劉禹錫·唐《浪淘沙》
2、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揚子江頭楊柳春,揚花愁殺渡頭人。
4、欲知別後思今夕,漢水東流是寸心。
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6、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7、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9、功名富貴若常在,漢水應亦西北流。
10、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
5.描寫江河的詩句1、原文: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出自:唐代·李白《望天門山》
釋義: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壹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2、原文:漢江回萬裏,派作九龍盤。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六帝淪亡後,三吳不足觀。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
出自:唐代·李白《金陵望漢江》
釋義:長江延綿曲折長達萬裏,分作九條支流就如同九條巨龍盤踞。江水四溢,泛濫於中國,波濤洶湧迅疾奔流。六代的帝王沈寂淪亡之後,三吳已沒有了昔日之盛,無足稱賞。我朝聖明之君統壹天下,垂衣拱手無為而冶。今天的任公子,已無需滄海垂釣而罷竿了。
3、原文:枕中雲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出自:宋代·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釋義:床枕上彌漫著雲氣,使我恍若睡在千峰之上;陣陣松濤從萬壑傳來,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轟響。我忍不住想去看那如山般高高湧過的波浪,壹打開窗戶,滾滾長江仿佛撲進了我的窗欄。
4、原文: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出自:明代·宋琬《渡黃河》
釋義:常聽說銀河倒瀉,這事真假難辨,如今見到的黃河,壹下子濁浪掀天。人世間的風波,不知比這險惡多少,可人們反說,險途只在這黃河中間。
5、原文: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
出自:明代·李流芳《黃河夜泊》
釋義:月光下黃河橫躺,月光下戰場似的黃沙漫漫。轟隆隆的奔流翻騰不息,荒野伸向無盡的遠方。書信難寄遙遠的會稽,去燕臺的路啊還很漫長。我這樣長年的四處漂泊,竟再也不覺得是客居他鄉。
6.形容深寒夜孤單的詩1、原文: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出自: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釋義: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壹夜間征人個個眺望故鄉。
2、原文: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釋義: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3、原文: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出自:唐代·杜甫《閣夜》
釋義:冬天到了,白天的時間就越來越短;漫天的雪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時,當地的駐軍已開始活動起來,號角聲起伏悲壯;倒映在三峽水中的星影搖曳不定。戰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哭聲響徹四野;漁人、樵夫們在好幾個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諸葛亮和公孫述這樣的歷史人物,(無論是賢還是愚)都終歸黃土;我眼前的這點寂寥(指郊遊和親人間的慰藉)又算得了什麽呢。
4、原文:萬籟寂無聲。衾鐵棱棱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淒清。只有霜華伴月明。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
出自:宋代·黃升《南鄉子·冬夜》
釋義:冬天的夜晚萬籟靜寂無聲。已近五更時分被子卻還是冰冰冷冷。爐中沈香已燃盡,燈光昏暗,孤冷淒清,這樣的夜何時才是盡頭。窗外也只有那結成的霜花伴著明月。孤寂寒冷夜,想著那迎風綻放的梅花也是煩惱的無法入眠的。
我在想著梅花而梅花也在念著我,互相牽掛著。起床時看到那玉瓶中的水已全都凝結成冰。
5、原文:殷憂不能寐,苦此夜難頹。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運往無淹物,年逝覺已催。
出自:南北朝·謝靈運《歲暮》
釋義:我懷著深重的憂慮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內心備受煎熬,長夜漫漫無盡頭,天明遲遲盼不來,不堪忍受啊。明月照在積雪上,北風猛烈而且淒厲。沒有永久的事物,都會隨時間的消逝而亡。壹年將要過去了,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無情的催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