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盡人事聽天命完整詩句(在於盡人事後聽天命)

盡人事聽天命完整詩句(在於盡人事後聽天命)

孔子曾與弟子談及這世間的制勝之勇,他說:“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為聖人之勇也。”

在孔子看來,壹個人的戰無不勝取決於他的內心,而內心的強大則源於他在深知天命的奧義後,能養成願待時運的耐性,並最終去修得心靜如水的淡然。

內心強大,

在於盡人事後聽天命

內心的強大,歸根結底就是敢於直面現實,能做到遇事全力以赴,但又因識得天命而有所節制。

《論語·堯日》壹章有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天命——無論是主張出世的道家亦或是強調入世的儒家,都不約而同的 將其 奉為至高絕學。孔子常言“五十而知天命”意為年及半百,嘗遍世間苦楚悲歡後,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同時勸誡眾人知天命而行事,不可冒險強求。

“君子屬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中庸·十四章》)說的就是能成大事的君子,大都選擇安心的處於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來;而小人卻是冒險去妄求非份的利益,最後壹無所獲。

人面對困境之所以會有畏懼之心,主要在於仍舊有所奢求同時害怕失去,而孔子為眾人開出的治心良方就在於學會“盡人事聽天命”。

雖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雖發奮忘食,但早已看淡榮辱,悟到時勢使然之妙。

內心強大,

在於遵天命後待時運

古人總把成敗歸結於三點:天時、地利、人和,而天時往往居於首位。

壹個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是壹個心存遠方的人,他之所以能夠耐得住壹時的沈寂,主要是他深信某個恰到好處的時機總會給予他壹個璀璨的前景。

元人金仁傑在散曲《追韓信》第二折中寫道:“時運未來君休笑,太公也作釣魚人。”其中望江垂釣以待時運的正是後來的齊國開國之君姜太公。

只可惜,時來運轉並非壹蹴而就,絕大多數人往往在漫長的等待中丟失了內心的韌勁,變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論語·子罕》中孔子有壹句著名的話:“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其言在於告誡世人:往往正是最艱難的歲月,耐心熬過後便可知孰是強者。

內心強大的根源在於對自己能力的信任,當然也離不開臥薪嘗膽般以待時運的耐性。

內心強大,

在於悟時運後淡心境

當年,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寫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傳世名言,熟不知,此時的他正面臨著人生中最低谷的壹段歲月——降職被貶河南鄧州,然而從這寥寥八字卻絲毫看不出他的困頓之情,反倒是能讀出範公那無懈可擊的強大內心。

中國歷代誌士,但凡可稱得上內心豁達、胸襟廣大的無壹例外都擁有著壹份超脫瀟灑的淡然心境。從春秋戰國的莊子、百裏奚到魏晉的陶潛再到唐宋的蘇軾、白居易乃至近代的胡適與周作人,他們的人生或多或少都經歷過烏雲密布的黃昏,然而正是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為他們點亮了人生中最後的燭光。

淡然的心境,是儒家倡導的忘我,是道家常談的逍遙,是佛家經傳中的物空,也是深刻的自我修煉,更是能助妳戰勝壹切的至上思想境界。

人活於世,不能祈求事事順心,路路皆平,而當妳步於荊棘之中恰逢心力交瘁之時,如能不忘孔子所說的這番話:“真正的內心強大,不是困鬥之勇而是適於時勢臨大難且不懼的聖人之勇。”那麽,孔夫子那煞費苦心制得的壹針強心劑早已註入了妳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