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如下:
詩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 ,只不過那時候是四言的詩。到後來發展成樂府、古體詩和近體詩。樂府可以合著聲唱。
古體詩不太講究格律。近體詩講究格律,分為律詩和絕句(五言和七言,六言的也有,但是很少)。大約最早的時候,詩和歌是不分家的。人們在勞動中哼的小調,口口相傳,最後經文字整理之後,形成的壹種凝練的文學體裁。
詞是給樂曲富人曲譜填的詞。詞必須要削足適履地去適應歌。詞是壹種詩的別體,萌芽於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壹種新的文學樣式。
到了宋代,詞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到全盛時期。詞最初稱為“曲詞”或者“曲子詞”。因此,可以說,詩是為擺脫歌而削足適履,詞則是為適應歌而削足適履。
擴展資料:
從外觀上來看,詩,句式整齊,而詞不整齊,詩可以隨意命題,甚至不要題目都可以,詞有統壹的類名——詞牌。
格律詩只用平聲韻,壹韻到底,隔句押韻,首句可壓可不壓;詞平仄通壓,中間可以換韻,韻腳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規定。
格律詩第二、第三兩聯必須對仗,而詞的對仗卻靈活得多,沒有統壹的要求。在語言風格上,詩的語言偏於工,而詞的語言偏於華美,在意境的表達上,詩莊詞媚,詩無論如何必須假正經壹把,而詞則不必裝,可以適當去滿足讀者的閱讀期待。
詩弘揚的生活氣味偏於書卷氣,而詞弘揚的生活質量偏於歌舞氣;詩在反三偽的時候多委婉,詞在反三偽的時候多直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