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2猶有兩行閑淚,寶箏前。
3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4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5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6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7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8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9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10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11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12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13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4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15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16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17牡丹紅豆艷春天,檀板朱絲錦色箋。
18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金樽。
19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20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21笳壹會兮琴壹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22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23哀箏壹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24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25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壹夜魚龍舞。
26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臺。 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
27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28溪邊倦客停蘭棹, 樓上何人品玉簫?
29故人何處? 玉簫明月空閑。
30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
31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32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雲天。
33相逢不盡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34說與琵琶紅袖客。好將心事曲中傳。
35琵琶是誰制,長撥別離愁。
36放琵琶。挑燈羞看圍屏畫。
37暖玉琵琶寒月膚,壹般如雪映羅襦。
38琵琶音最好,解說別離難。
39琵琶弦急對秋清,彈作關山久別情。
40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41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42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2.有關樂器的詩句有關樂器的詩句:
1、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2、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3、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4、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5、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6、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 ——李商隱《錦瑟》
7、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白居易《長恨歌》
8、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李益 《從軍北征》
3.包含樂器的詩句 20句1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
2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3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4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5春風吹船下揚州,夜聽笛聲江月流。
6紅穗疏燈水上樓, 笛聲纖遠指痕留。
7笛聲依約蘆花裏。白鳥成行忽驚起。
8學笛從年少。 蕭蕭笛竹楚山秋。
9蘄州笛竹天下知,鄭君所寶尤瑰奇。
10雙歌二胡姬,更奏遠清朝。
11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12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
13斷山疑畫障,縣溜瀉鳴琴。
14琴尊方待興,竹樹已迎曛。
15琴聲銷別恨,風景駐離歡。
16鳳琴調上客,龍轡儼群仙。
17抱琴開野室,攜酒對情人。
18邊城琴酒處,俱是越鄉人。
19還將中散興,來偶步兵琴。
20琴尊唯待處,風月自相尋。
21月下調鳴琴,相思此何極。
夠了吧,謝謝采納。
4.含樂器名稱的詩句七古·琵琶行並序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壹十二言,命曰《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沈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壹部。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壹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壹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雜曲歌辭·渭城少年行
崔顥
洛陽二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揚鞭走馬城南陌,朝逢驛使秦川客。驛使前日發章臺,傳道長安春早來。棠梨宮中燕初至,葡萄館裏花正開。念此使人歸更早,三月便達長安道。長安道上春可憐,搖風蕩日曲河邊。萬戶樓臺臨渭水,五陵花柳滿秦川。秦川寒食盛繁華,遊子春來喜見花。鬥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章臺帝城稱貴裏,青樓日晚歌鐘起。貴裏豪家白馬驕,五陵年少不相饒。雙雙挾彈來金市,兩兩鳴鞭上渭橋。渭城橋頭酒新熟,金鞍白馬誰家宿。可憐錦瑟箏琵琶,玉臺清酒就君家。小婦春來不解羞,嬌歌壹曲楊柳花。
偶於維揚牛相公處覓得箏
唐·白居易
楚匠鐃巧思,秦箏多好音。
如能惠壹面,何啻值千金。
玉柱調須品,朱弦染要深。
會教《魔女弄》,不動是彈心。
箏
唐·李嶠
蒙恬芳軌沒,遊楚妙彈開。
新曲帳中發,清音指下來,
鈿裝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聽西秦奏,箏箏有剩衣。
聽箏
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相和歌辭·王昭君
李商隱
毛延壽畫欲通神,
忍為黃金不為人。
馬上琵琶行萬裏,
漢宮長有隔生春。
七古·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七絕·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5.含有樂器名的詩句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姜笛戍樓間; -- 高適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 劉禹錫
姜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範仲淹
姜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李白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 杜牧
十三能織素 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 -- 孔雀東南飛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壹部。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壹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 白居易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李白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 岑參
6.帶有古代樂器的詩句詞1、夜上受降城聞笛
作者李益 朝代唐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譯文
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壹夜間征人個個眺望故鄉。
2、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3、聽箏
作者李端 朝代唐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譯文
金粟軸的古箏發出優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妳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弦。
4、春夜聞笛
作者李益 朝代唐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壹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譯文
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
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5、聽流人水調子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譯文
月下壹葉孤舟獨對楓林,吩咐彈奏鳴箏以排遣客情。
山嶺籠罩著萬千重雨霧,斷弦好像要將山雨收作淚痕。
7.有關樂器的詩句1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2猶有兩行閑淚,寶箏前。3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4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5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6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7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8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9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10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11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12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13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14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15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16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17牡丹紅豆艷春天,檀板朱絲錦色箋。18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金樽。
19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20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21笳壹會兮琴壹拍,心憤怨兮無人知。22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23哀箏壹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24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25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壹夜魚龍舞。
26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臺。 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27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28溪邊倦客停蘭棹, 樓上何人品玉簫?29故人何處? 玉簫明月空閑。30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
31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32小蓮初上琵琶弦。
彈破碧雲天。33相逢不盡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34說與琵琶紅袖客。好將心事曲中傳。
35琵琶是誰制,長撥別離愁。36放琵琶。
挑燈羞看圍屏畫。37暖玉琵琶寒月膚,壹般如雪映羅襦。
38琵琶音最好,解說別離難。39琵琶弦急對秋清,彈作關山久別情。
40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41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42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43《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