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換?
袁崇煥於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出生,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中舉人,那時不過22歲,但等到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他中進士時已是35歲,所以詩中說“名成榜上已中年”。他中了進士後,朝廷只給壹個福建邵武縣令他做,邵武縣在福建省西北邊境,武夷山東面,是偏僻落後的地方,胸懷才略的袁崇煥被派到這個地方任職,顯然是大材小用,所以詩中說“卻被風吹下九天”。生活離不開水,遠離江河的百姓,靠鑿井而飲,古制以八家為壹井。萬井極言百姓之多,即今所說千家萬戶。在“萬井饑寒”的縣裏當父母官,責任不輕,生活也苦。“壹身清白吏神仙”,說明他為官清廉,以清苦為樂。在袁崇煥的詩集中也有關於他在邵武做官的詩作,其壹是《初至邵武》,“為政原非易,親民慎厥初,山川今若此,風俗更如何。訟少容調鶴,身閑即讀書。催科與撫字,二者我安居。”為政不易,他壹到任便要安撫百姓,不過民風淳樸,訴訟之事不多,知縣樂得清閑。調鶴是古人閑適時的壹種玩藝,猶今之遛狗之類事。調鶴,只說明有些空余去做這類事而已,並非真的去做。催科,催征賦稅。撫字,治理民政。這兩件事對他來說並非難事,所以說“二者我安居”。袁崇煥還有壹首《邵武署中閑坐》的詩,,也可見他在邵武做官,很有點像《三國演義》裏的龐統在湖南耒陽當縣令壹樣。其詩雲:“閑坐了無事,安排去作詩,最嫌吟未穩,鸚鵡已先知”。宋代的嚴羽是邵武人,他的著作《滄浪詩話》很出名,邵武有詩話樓,袁崇煥在邵武任職時,清閑無事,曾續作《滄浪詩話》,他在貧困清閑時所作的那些詩歌,他離開邵武後壹直在當地流傳。甑釜,家境貧寒意。東漢範冉字子雲,曾做過萊蕪縣令,因其出身貧賤,有民謠說,“甑中生塵範子雲,釜中生魚範萊蕪。”甑是做飯的炊具,甑生塵就是斷炊之意。釜,即現在的鍋,鍋裏可以養魚,也是斷炊之意。詩的第七句說他在邵武做了三年好官。循吏良吏,都是指好官。明天啟二年(1622年)袁崇煥入朝參見,即現在的述職,禦史侯恂極力推薦他,奏請破格錄用他為兵部職方司主事,後超擢為僉事,往監關外軍。所以袁玨在這首詩的最後壹句說他“濟時又著祖生鞭”。晉代劉琨與祖逖是好朋友,後來祖逖被朝廷任用,劉琨在給他朋友的信有“常恐祖生先吾著鞭”這樣的話,這是勉勵人進取的典故。這第二首詩概括了袁崇煥自中進士到出任邵武縣令,至擢升為兵部職方司僉事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