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曲
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
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揚花愁殺人。
(1)詩歌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有何作用?
(2)詩歌用什麽手法抒發了怎樣的感慨?
試題答案
(1)寫汴河春色。汴水碧波,悠悠東流,堤上碧柳成陰,柔絲裊娜,望中壹片無邊春色。引發人的想象,使本來比較抽象的“無限春”三字具有鮮明的形象感,不著痕跡地過渡到第二句。為下文抒情議論作鋪墊。
(2)樂景寫哀情。本是令人心情駘蕩的美好春光卻綰結著隋代的興亡,歷史的滄桑,這隋堤煙柳反倒成了荒淫亡國的歷史見證。那隨風飄蕩、漫天飛舞的揚花,仿佛正是隋代豪華消逝的壹種象征。為過,更使人感愴不已的是:盡管惰鑒不遠,覆轍在前,但當時的封建統治者卻並沒有從亡隋的歷史中汲取深記得刻才識。哀而不鑒,只能使後人復哀今日。正是“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這兩句詩所寓含的更深壹層的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