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女道士壹生作詩無數,其中壹首對和尚表達愛意的詩,是哪壹首呢?

女道士壹生作詩無數,其中壹首對和尚表達愛意的詩,是哪壹首呢?

詩歌,是古人的情感寄托,自古以來,才子佳人們都喜歡在詩句中隱晦地表達出心中所想,尤其是情詩,那種若即若離之感,讓不少人為之沈醉。唐代是文學鼎盛的時期,除了以李白、杜甫為首的男詩人外,也有許多才華出眾的女詩人。其中最出名的,便要屬李冶、薛濤、魚玄機、劉采春了,她們被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李冶與魚玄機二人,更是壹生風流韻事無數,感情問題簡直讓人頭大,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故事,則是關於李冶的。

李冶,大約在公元730年出生,烏程(今浙江吳興)人,父親是壹個高級知識分子,對詩歌這壹塊很有研究,從小就教李冶吟詩作對,意欲將女兒培育成超越自己的文學大家。李冶很有天賦,小小年紀就展露出不俗的詩才,她六歲時便能寫出讓父親驚嘆不已的詩句,盡管有點不詳。

事情是這樣的,當年李冶6歲,正和父親在院子裏閑聊,父親為了考察壹下女兒的學習進度,便讓她作詩詠院子裏的薔薇。沒想到的是,李冶想都沒想,瞬間萬般思緒湧上心頭,她壹開口就是:“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的本意是說薔薇已經長大了,本應給它搭個架子,可是架子壹直沒搭好,薔薇的枝條都糾纏在壹起了,就像人的心緒壹樣,亂作壹團。

按理來說,李冶的比喻還真就恰到好處,但父親卻聽出了另外壹層含義,他認為“架卻”的諧音是“嫁卻”,仿佛在說父母不著急女兒的婚事,把女兒急得不行,要知道,這時候的李冶還只是壹個黃毛丫頭,現在就考慮婚嫁的事,長大以後還得了?因此,父親頓時火冒三丈,他說李冶肯定會成為壹個“失足女子”,於是他在李冶十壹歲的時候,就把她送到玉真觀做了女道士。

俗話說“三歲看八十”,這話壹點沒錯,李冶雖然當了道士,但是她的性情壹點沒變,她每天吟詩作對,畫畫彈琴,生活很是逍遙自在。此外,她還結識了當時的名士陸羽(茶聖)、釋皎然(和尚)等人,尤其是釋皎然,李冶竟發現自己在不經意間對他情根深種。可是,釋皎然是和尚,而她是道士,為了避嫌,她只有將自己的感情藏在詩句當中,於是就有了《八至》這首詩。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這首詩有點意思,“東西”是方位詞,既能近,又能遠,形容兩人之間的關系再恰當不過。“溪”意味著淺,“清”則可以倒映出整片天空,頗有芥子須彌之感。“日月”雖然都在天上,看似距離極近,但卻很少同時出現,正所謂“聚少離多”。“夫妻”壹說就比較接地氣了,二人之間的關系更是無法言明,親密無間和同床異夢也是常有的事。

正因如此,這首《八至》才流傳至今,成為了千古佳句。大家認為,這首詩寫得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