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朝廷裏的詩句 1. 關於朝廷的詩句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孟浩然的,說自己懷才不遇。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是李白的,也是說自己政治失意。
玉蝴蝶
唐溫庭筠
秋風淒切離,行客未歸時。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雕嫩臉,楊柳墮新眉。
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誌士仁人莫嗟嘆,
古來才大難用! 杜甫
欲將心事賦琴瑤,知音少,弦斷更有誰人聽!
了確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宋·陸遊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聽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賈生》
——唐·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古風其十五》
——唐·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臺。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奈何青雲士。棄我如塵埃。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方知黃鶴舉。千裏獨徘徊。
《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2. 具有對朝廷有諷刺意味的詩句有哪些
對朝廷有諷刺意味的詩句包括:
1、唐代李商隱《賈生》
原文: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譯文:
漢文帝求賢,宣示召見被貶臣子。賈誼才能,確實高明無人能及。
只是空談半夜,令人扼腕嘆息。文帝盡問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國事民生。
2、明朝於謙《入京》
原文:
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譯文:
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本來應該是老百姓自己享用的,卻被官員們統統搜刮走了,反而給人民帶來了災難。
我兩手空空進京去見皇上,免得被百姓閑話短長。
3、唐代曹鄴《官倉鼠》
原文: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譯文:
官府糧倉裏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鬥壹樣,看見人來開啟糧倉也不逃走。
守衛邊疆的將士沒有糧食,辛勞的老百姓正在挨餓,是誰天天把官倉裏的糧食送入妳們這些官倉老鼠嘴裏去的呢?
4、唐代杜牧《泊秦淮》
原文: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譯文:
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賣唱的歌女不懂什麽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後庭花。
5、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原文: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譯文:
那朱門裏啊,富人家的酒肉飄散出誘人的香氣,這大路上啊,凍餓死的窮人有誰去埋葬!
相隔才幾步,就是苦樂不同的兩種世界,人間的不平事,使我悲憤填胸,不能再講!
3. 在清朝遭朝廷封殺的詩句
“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滿門抄斬
公元1711年,又有人告發,在翰林官戴名世的文集裏,對前明政權表示同情態度,又用了南明的永歷帝的年號,朝廷就下令把戴名世打進大牢,判了死刑。這個案件牽連到他的親友和刻印他文集的,又有三百多人。另外有不少文字獄,完全是牽強附會,挑剔文字過錯,甚至為了壹句詩、壹個字也惹出大禍。有壹次,翰林官徐駿在奏章裏,把“陛下”的“陛”字錯寫成“狴”(音bì)字,雍正帝見了,馬上把徐駿革職。後來再派人壹查,在徐駿的詩集裏找出了兩句詩:“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於是挑剔說,這“清風”就是指清朝,這壹來,徐駿犯了誹謗朝廷的罪,把性命也送掉了。
4. 形容做官的詩句有哪些
1. 《醉太平·堂堂大元》
年代: 元 作者: 元無名氏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
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
賊做官,官做賊,哀哉可憐。
2. 《沁園春·看做官來》
年代: 宋 作者: 趙必?
看做官來,只似兒時,擲選官圖。如瓊崖儋岸,渾麽便去,翰林給舍,喝采曾除。都壹擲間,許多般樣,輸了還贏贏了輸。回頭看,這浮雲富貴,到底花虛。吾生誰毀誰譽。任荊棘叢叢滿仕途。嘆塞翁失馬,禍也福也,蕉間得鹿,真歟夢歟。何怨何尤,自歌自笑,天要吾儕更讀書。歸去也,向竹松深處,結個茅廬。
3. 《桐廬縣》
年代: 宋 作者: 胡仲弓
富春山下桐廬縣,江水縈回千萬峰。
縣宰何人真解事,做官來向畫圖中。
4. 《和薛仲止漁村雜詩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劉黻
甘友漁樵懶做官,靜占時事轉艱難。
近來地氣如南瘴,臘月梅花不識寒。
5. 《贈道士阮太虛何存齋》
6. 年代: 宋 作者: 謝枋得
7.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煩惱。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馬,各自尋蓬島。
前生非親契,今生如何好。
本來無因緣,安得有果報。
來非人捉來,到是天送到。
我若不呈醜,道教壹齊倒。
春風縛不住,秋月蝕愈皎。
莫登時貴門,談天恨欠早。
對面不相識,開口便激惱。
譬如弄雜劇,徒取傍人笑。
道我是風顛,知我已明了。
莫愁我饑渴,天廚食天飽。
真宰善解家,未敢與道。
8. 《上眾官》
年代: 宋 作者: 鄭廣
鄭廣有詩上眾官,文武看來總壹般。
眾官做官卻做賊,鄭廣做賊卻做官。
9. 《漁婦詞》
年代: 明 作者: 秋江湛公
阿儂住在太湖邊,出沒煙波二十年。
不願郎身做官去,願郎撒網妾搖船。
5. 登樓對朝廷昏庸的時局詩句
韻譯
登樓望春近看繁花遊子越發傷心;萬方多難愁思滿腹我來此外登臨。
錦江的春色從天地邊際迎面撲來;玉壘山的浮雲變幻莫測從古到今。
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極星不可動搖;吐蕃夷狄莫再前來騷擾徒勞入侵。
可嘆劉後主那麽昏庸還立廟祠祀;日暮時分我要學習孔明聊作梁父吟。
評析
?
登樓
(杜甫·七言)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這是壹首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雲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壹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觀念。最後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
全詩即景抒情,寫登樓的觀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跡,都從空間著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詩的構思上,起著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樓”寫近景,而“錦江”、“玉壘”、“後主祠”卻是遠景。“日暮”點明詩人徜徉時間已久。這種兼顧時間和空間的手法,增強了詩的意境的立體感,開闊了詩的豁達雄渾的境界。詩的格律嚴謹,對仗工整,歷來為詩家所推崇。沈德潛以為“氣象雄偉,籠蓋宇宙,此杜詩之最上者。”
6. 寒食中諷刺當時朝廷的詩句是
寒食唐代: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漢宮”是借古諷今,實指唐朝的皇宮。“五侯”壹般指東漢時,同日封侯的五個宦官。
這裏借漢喻唐,暗指中唐以來受皇帝寵幸、專權跋扈的宦官。這兩句是說寒食節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但皇宮卻例外,天還沒黑,宮裏就忙著分送蠟燭,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得到這份恩典。
詩中用“傳”與“散”生動地畫出了壹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俗,但權貴大臣們卻可以破例地點蠟燭。
詩人對這種腐敗的政治現象做出委婉的諷刺。
7. 形容朝廷的成語
半壁江山
bàn bì jiāngshān
解釋半壁:半邊;江山:比喻國家疆土。指在敵人入侵後殘存或喪失的部分國土。
出處清·蔣士詮《冬青樹·提綱》:“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結構偏正式。
用法指保存喪失的部分國土。壹般作主語、賓語。
正音山;不能讀作“sān”。
辨形壁;不能寫作“璧”。
近義詞半壁河山、山河破碎、殘山剩水
反義詞壹統天下、壹統河山、金甌無缺
例句
(1)南宋小朝廷建都杭州;守著~;不思收復滄陷於金兵的北方大片國土。
(2)文天祥輾轉回到永嘉;面對南宋王朝的~;心中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