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春節不打烊的詩句

關於春節不打烊的詩句

1.關於春節的詩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日童日童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

鼓角梅花添壹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通宵燈火人如織,壹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

壹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九冬三十夜,寒與暖分開。

坐到四更後,身添壹歲來。

------很辛苦的,給我分哦

2.過年不能回家的詩句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來兩岸失,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江 樓 感 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 風景依稀似去年。

漫書 司空圖

長擬求閑未得閑,又勞行役出秦關。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題稚川山水 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鄉思 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村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如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3.有關春節的詩句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 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4.有關春節的詩句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說此年豐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 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

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旦試筆(選壹)

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5.關於“春節”的詩句(古詩)

春節詩文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

(唐)範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守歲

(北宋)蘇軾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元日·玉樓春

(北宋)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鬥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壹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守歲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其歡新故歲,迎送壹宵中。

6.有關春節的詩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說明]這首詩說,宋代人的春節壹定要喝屠蘇酒,因為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二要及時在門兩旁貼上新桃符,以驅鬼辟邪。可見過年的意義在於對新的壹年寄於美好的希望。

蘇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寶方, 新正先許少年嘗。

八神奉命調金鼎, 壹氣回春滿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風曉入九霞觴。

便將鳳歷從頭數, 日日持杯訪醉鄉。

[說明]元日講喝屠蘇酒。這首詩告訴我們,酒是仙人的藥方調制的,事前用紅色囊袋裝好,浸泡在井下。元日這天清晨傾於杯中,由年最少者先開口品嘗,然後按年齡遞增依次喝下去。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說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並不求其與主人見面賀禮,只是姿態性地投張名帖,表示禮數已到罷了。這壹風俗始於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於世俗把過年投送名帖作為奉承討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詩人的譏諷,這種過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國最早的賀年片吧。

迎春歌

袁宏道

東風吹暖婁江樹,三衢九陌凝煙霧。白馬如龍破雪飛,犢車輾水穿香度。

繞吹拍拍走煙塵,炫服靚裝十萬人。額羅鮮明扮彩勝,社歌繚繞簇芒神。

緋衣金帶衣如鬥,前列長宮後太守。烏紗新縷漢宮花,青奴跪進屠蘇酒。

采蓮盤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雙雙。梨園舊樂三千部,蘇州新譜十三腔。

假面胡頭跳如虎,窄衫繡褲槌大鼓。金蟒纊身神鬼妝,白衣合掌觀音舞。

觀者如山錦相屬,雜沓誰分絲與肉。壹路香風吹笑聲,千裏紅紗遮醉玉。

青蓮衫子藕荷裳,透額裳髻淡淡妝。拾得青條誇姊妹,袖來瓜子擲兒郎。

急管繁弦又壹時,千門楊柳破青枝。

[說明]這首詩生動而形象地記載了人們的迎春活動。從內容上看,人們主要是祭神,為的是盼望新的壹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但從氣氛上看實在是娛人,表演者盡興狂歡,觀者也耳目壹新,處處體現了生活的歡樂。

鳳城新年辭

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說明〕在古代,民間婦女壹年到頭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閑空玩耍。這首詩從側面寫出婦女過年的心情,為了年後能清閑壹個月,年前卻分外滿碌。她們巧制首飾試做新衣,爭相打扮,體現女子愛美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