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走進有關風的詩歌
還記得清朝高鼎的《村居》這首詩嗎?李茜老師用壹首詩導入新課。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紙鳶是什麽?孩子們回答說是風箏,風箏高飛需要風,可是誰見過風呢?
李茜老師帶領我們欣賞的第壹首詩歌是韋葦老師翻譯英國詩人羅塞蒂的《風》--
誰見過風呢?
不是妳,也不是我
當樹葉沙沙搖響,
那就是風從林間穿過。
誰見過風呢?
不是妳,也不是我
當樹梢低下頭來,
那就是風從它身旁經過。
這首詩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風的具體可感。
李茜老師給我們帶來了第二首詩--王亨良的《風和小樹》
嘩啦啦
風用透明的大翅膀
拍打著小樹的葉子
真疼
小樹叫了壹聲
想去追它
可怎麽也邁不動腿
我批評風
不該這樣欺負小樹
風回答說
我看它靜得寂寞
就跟它開起了玩笑
風和小樹開玩笑,它拍打著小樹的葉子,可小樹竟然沒法還手。這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 大自然就是這麽奇妙,讓妳感到它到處都有靈氣。
李茜老師又給我們帶來了劉饒民老師的《海上的風》--
海上的風是花神,
她壹來,
就綻開萬朵浪花……
海上的風是琴師,
她壹來,
就奏出萬種歌聲……
海上的風是大力士,
她壹來 ,就送走萬片漁船……
海上的風是獅子,
他壹吼,
就掀起滔天巨浪……
這首詩從四個方面把大海的特點寫了出來,非常形象生動。 李茜老師指導我們通過語氣高低輕重變化,讀出不同特點的風的特點。
中國臺灣詩人謝武彰的《風》,寫風悄悄地試穿衣服,還用我的毛巾和手帕擦汗,把妹妹的圓帽子當做鐵環滾走了。詩人用擬人手法,寫出了風們的好奇、調皮。
高洪波老師的《四季風》也很有特點,寫出了四季風的性格。寫夏天的風很輕,連露珠都沒有碰落;秋天的風很重,壓紅了田野;冬天的風很硬,讓小河結了冰;春天的風很軟,壹觸摸柳枝,柳絮滿天飛了。
輕、重,硬、軟,在對比中突出了四季風的特點。
李茜老師還告訴我們詩歌來源於生活,要運用修辭手法和壹定的技巧,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寫出詩意。
二、本次習作要求
1、小朋友們,到操場上,到花園裏,到草地上,妳也去感受壹下自由的風精靈的存在吧! ?
2、展開自己的想象,寫壹首跟風有關的詩歌。
三、孩子們筆下的風
1.李恬的詩歌--《四季的風》
春天的風,
溫暖輕柔,
輕輕地撫摸著大地。
夏天的風,
炎熱幹燥,
吹綠了片片樹林。
秋天的風,
涼爽沈重,
使果實們紛紛成熟。
冬天的風,
寒冷刺骨,
使梅花競相開放。
結構整齊,較好地抓住了四季的風的特點來寫,思路清晰,較有新意。
2.李誌淵的詩歌--《四季的風》
春天的風吹過草地,
草地上翻起了綠色的波濤。
夏天的風吹過池塘,
池塘飄來了荷花的清香。
秋天的風吹過樹林,
樹林下起了金黃色的雨。
冬天的風吹過小溪,
小溪結起了潔白色的冰。
語言優美,富有詩意,同時用動態的風寫出了四季的特點,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3.王東秀的詩歌--《四季的風》
春天的風,
讓大地萬物復蘇。
夏天的風,
給人們帶來涼爽。
秋天的風,
讓大地黃燦燦。
冬天的風,
給人們帶來雪花。
四季的風,
是變化無常。
能抓住四季的風的特點來寫,還不錯呢。要大膽想象,爭取寫出更多有詩意的佳作。
4.杜夢麗的詩歌--《無常的風》
風是壹位嬌羞的少女,
每當萬物復蘇之時,
她總是輕柔地吹拂著大地上的萬物。
風同樣是壹位憤怒的少女,
每當秋來到的時候,
她總是會把農民伯伯的果子吹紅。
正是這無常的風,
才給我們增添了壹絲絲情意。
能夠把風擬人化,寫出了風既溫柔又嚴厲的性格特點,同時也寫出了春、秋季的景物特點,建議加入夏、冬季的描寫。
5.藺誌峰的詩歌--《秋風》
秋天來了,
秋風也如約而至。
秋風是農民伯伯的使者,
他來了,
農民伯伯也忙碌了起來。
秋風吹熟了果實,
農民伯伯露出了歡快的笑容。
秋風吹走了夏天的悶熱,
秋風,真好!
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較好地寫出了秋風帶給世界的變化,較有詩意。
6.董怡冉的詩歌--《春風》
春風帶著泥土的芬芳喚醒了大地,
爭奇鬥艷的花朵舒展開來,
使人感受到春風的爛漫可愛。
春風用她那柔和的旋律奏起壹天的前奏,
春風輕輕地親吻著蹦著的孩童的臉頰,
春風欣賞著那些鶴發童顏的老人們的劍術。
街上的姑娘們任憑春風吹拂她們的秀發,
春風卻和小樹玩起捉迷藏來,
小樹尋找著春風向四周探頭張望。
暮色蒼茫、晚風徐徐,
春風用低沈的旋律吹出了壹天的尾聲,
人們多麽愉快!
晚風習習在臉龐上吹過,
我禁不住發出感慨:
春風不寒楊柳風。
用散文詩壹樣的語言寫出了春風的柔和可愛,也寫出了春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寫出了春光的無限美好,詩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