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諷刺詩句怎麽寫

關於諷刺詩句怎麽寫

1. 關於諷刺詩句

關於諷刺詩句 1.關於諷刺古詩詞

1、有壹首詞曲《醉太平·奪泥燕口》專門諷刺挖苦貪婪之徒、貪得無厭的可憎嘴臉的,詩文如下: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裏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醉太平》是曲牌名。這首詞曲被收入明代李開先的《壹笑散》中,原題作“譏貪狠小取者”。

其語言生動逼真,平實易懂,用誇張的手法和形象的比喻,尖銳辣潑的諷刺了沒臉沒皮的貪婪者。2、“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中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這是是明代翰林學士解縉所作。也很辛辣生動。

3 出水的蛤蟆著綠襖,下河的螃蟹披紅袍。4 紅綠錦衣滿身披,能言人語世上知. 勸君莫照貓畫虎,學舌效鳴笑談資.《田家》 年代: 唐 作者: 聶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鋤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題臨安邸》 年代: 宋 作者: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詠史》 年代: 唐 作者: 高適 尚有綈袍贈,應憐範叔寒。

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官倉鼠》 年代: 唐 作者: 曹鄴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板》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上帝板板,下民卒癉,出話不然,為猶不遠。

靡非管管,不實於亶,猶之未遠,是用大諫。 天之方難,無然憲憲,天之方蹶,無然泄泄。

辭之輯矣,民之洽矣,辭之懌矣,民之莫矣。 我雖異事,及爾同僚,我即爾謀,聽我囂囂。

我言維服,勿以為笑,先民有言,詢當芻蕘。 天之方虐,無然謔謔,老夫灌灌,小子蹻蹻。

匪我言耄,爾用憂謔,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天之方懠,無為誇毗,威儀卒迷,善人載屍。

民之方殿屎,則莫我敢葵,喪亂蔑資,曾莫惠我師。 天之牖民,如塤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攜。

攜無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自無立辟。 價人維蕃,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

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驅馳。

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遊衍。 《名都篇》 年代: 魏晉 作者: 曹植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 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 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

左挽因右發,壹縱兩禽連。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

觀者鹹稱善,眾工歸我妍。 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

膾鯉臇鮐蝦,炮鱉炙熊蹯。 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

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 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

雲散還城邑,清晨復來還。 《戲為六絕句》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淩雲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 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於漢魏近風騷。

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才力應難誇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後塵。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2.關於“諷刺”的詩句有哪些

1、《憫農二首》唐·李紳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2、《泊秦淮》唐·杜牧

煙籠寒江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3、《詠針》清·文映江

百煉千錘壹根針,壹顛壹倒布上行。

眼晴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

4、《雜作》明·董應舉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

事親能若此,豈不成孝子。

5、《白鷺》宋·唐庚

說與門前白鷺群,也須從此斷知聞。

諸公有意除鉤黨,甲乙推求恐到君。

6、《嘲魯儒》唐·李白

魯叟談五經,白發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足道上遠遊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7、《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8、《詩經·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9、《七步詩》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詠史》晉·左思

郁郁澗底松,離離原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居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壹朝。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3.有沒有關於諷刺人不要臉的詩句

1、有壹首詞曲《醉太平·奪泥燕口》專門諷刺挖苦貪婪之徒、貪得無厭的可憎嘴臉的,詩文如下: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

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裏尋豌豆,

鷺鷥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內刳脂油,

虧老先生下手!

《醉太平》是曲牌名。這首詞曲被收入明代李開先的《壹笑散》中,原題作“譏貪狠小取者”。其語言生動逼真,平實易懂,用誇張的手法和形象的比喻,尖銳辣潑的諷刺了沒臉沒皮的貪婪者。

2、“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中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這是是明代翰林學士解縉所作。也很辛辣生動。

4.求4首諷刺詩

東都望幸唐.章碣 懶修珠翠上高臺, 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 君王自領美人來。(這哥們應試當時沒考上,寫了這首詩揭露考場走後門的現象。

後面兩句就諷刺了,說即使考了也沒用,都內定好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唐)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小白(白居易)在壹破地方,也就是所謂的巴山楚水,我估計就是四川、重慶壹帶呆了二十三年,小劉童鞋就替他報不平了,前面都是在報不平,後面就是鼓勵小白“長風破浪會有時”。其實後面還有壹闕,只記得兩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再奉上小白(白居易)的《賣炭翁》、《觀刈麥》都算是有諷刺意味的詩。

5.求古代諷刺詩

1、五代花蕊夫人《述國亡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壹個是男兒!

譯文:後蜀國的君王城樓上竟然豎起了白旗,我被封鎖在了這冷清清的行宮裏哪裏知道這件事?守衛君王的十四萬人壹起脫下了金閃閃的鎧甲,其實這些人中沒有壹個是守衛國家的男子!

2、春秋佚名《國風·鄘風·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譯文:老鼠還有皮,做人怎能沒有威儀。做人如果沒威儀,不如早早就死去。老鼠還有齒,做人行為沒有節制。做人如果沒節制,怎麽還不去死?老鼠還有體,做人卻不守禮。做人如果不守禮,怎不快點去死?

3、唐代來鵠的《蠶婦》

曉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時節不閑身。

若教解愛繁華事,凍殺黃金屋裏人。

譯文:從早到晚整天采桑多苦辛,百花盛開季節養蠶忙煞人。若教村姑了解賞花之類事,便會凍死富家太太小妞們。

4、三國曹植《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譯文: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豆桿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裏哭泣。豆桿和豆子本是從同壹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麽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麽狠呢?

5、唐代杜牧《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譯文: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麽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後庭花。

6.關於“諷刺”的詩句有哪些

1、《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代: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2、《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代: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3、《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4、《題臨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贈花卿》 唐代: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7.諷刺詩有哪些

國古代的諷刺詩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典詩詞中,以針砭時弊、鞭笞醜惡、警世醒人為特色的諷刺詩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歷代的諷刺詩是十分豐富的,若按其內容分,主要的可以分為七類。 壹是諷刺統治階級重賦巨斂、殘酷剝削的。

如曾任唐朝宰相的李紳在其《憫農二首》第壹首中寫到:"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 二是諷刺執政者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的。如在秦代流傳的壹首民歌中寫到:"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

不見長城下,屍骨相支拄。" 三是諷刺權貴們荒淫無度、醉生夢死的。

如唐朝中書舍人杜牧在其《泊秦淮》壹詩中寫到:"煙籠寒江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四是諷刺掌權者賣官鬻爵穿法扁盒壯谷憋貪鉑楷、用人失察的。如漢朝末年的壹首樂府民歌中寫到:"舉秀才,不知書。

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黽。

" 五是諷刺官場之中溜須拍馬、曲意奉承的。如明朝工部侍郎董應舉在其《雜作》壹詩中寫到:"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

事親能若此,豈不成孝子。" 六是諷刺統治集團內部勾心鬥角、殘害異己的。

如北宋詩人唐庚在其《白鷺》壹詩中寫到:"說與門前白鷺群,也須從此斷知聞。諸公有意除鉤黨,甲乙推求恐到君。

" 七是諷刺統治者兄弟爭權奪利、兄弟相殘的。如三國時期曹植在其《七步詩》中寫到:"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生根,相煎何太急。

8.帶有諷刺的古詩

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壹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註釋 壹名官差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奔而來,身後揚起壹團團 紅塵,把荔枝送到黃帝和貴妃避暑的華清宮。

嗜食荔枝的楊貴妃 嘗著鮮美清涼的荔枝,嫣然而笑。可外人誰能想到,那奔馳的驛 馬是為了進呈荔枝而來。

驛馬匆匆,人們以為是在傳送國家大事,又有誰知道那些奔 波只是為了給妃子送荔枝。詩人將這兩個鏡頭巧妙地組合在壹起, 揭露黃帝為寵愛妃子而無所不為的荒唐,鞭撻了唐朝統治者驕奢 淫逸的生活。

朝天子 詠喇叭 喇叭,嗩哪,曲兒小,腔兒大。來往官船亂如麻,全仗妳擡身價。

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裏去辨仕麽真***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譯文 喇叭鎖哪嗚嗚哇哇,曲兒小來腔兒大。

官船來往亂如麻,全憑妳來擡聲價。軍人聽了軍人愁,百姓聽了百姓怕。

能到哪裏去分真和假?眼睜睜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鵝飛罷! 簡析 我們知道這首小令是詩人目睹了往來於運河之上的宦官的種種惡行後的借題發揮之作,顯然是有所寄托。現在的問題是這種寄托是否成功。

喇叭和宦官不同類,但喇叭的“曲兒小腔兒大”與宦官的“本事小來頭大_卻有***同點,於是作品在物與人之間找到***性,作者實際上是比照著宦官的嘴臉詠喇叭的:以吹(虛張聲勢)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幫兇,到處作威作福,惹得軍民***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動搖。作者在對宦官害民的現實黑暗進行揭露的同時,也向最高統治者發出警告,其批判鋒芒是很尖銳的。

所以說這首小令的思想內涵是豐富而深刻的。 通讀全篇,我們明顯地感覺到它不是為詠物而詠物,對現實社會的深刻洞察,強烈的感情色彩,分明在傳達壹種反抗的呼聲,而這些思想內涵都包融在詠物之中。

作品分明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終於沒有點破,結論留待讀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這就是“不即不離”。 江南春 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千裏遼闊的江南鶯啼燕語,綠葉映襯紅花,處處春意濃,水鄉山城,酒店前的小旗迎風輕輕擺動。

啊,昔日南朝建造的壹座座寺廟,如今都隱現在壹片迷茫的煙雨之中。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

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

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壹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

在池州也到過壹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臺還是欣賞流連的。

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麽壹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桂枝香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裏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裏,背 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 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簡析 詞人在金陵勝地,登高望遠,便興起了滿懷愁緒:日月之遷流, 仕途之坎坷,家國之憂患,人生之苦辛,湧凝筆端,寫成了名 篇佳作,歷久長新,此等例真是舉之不盡,而王安石的這壹闋 《桂枝香》,實為個中翹楚。 全詞開門見山,寫作者南朝古都金陵勝地,於壹個深秋的傍晚,臨江攬勝,憑高吊古。

他雖以登高望遠為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為眼目。“正”、“初”、“肅”三個字逐步將其主旨點醒。

以下兩句,借六朝謝家名句“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之意,點化如同已出。即壹個“似練”,壹個“如簇”,形勝已赫然而出。

然後專寫江色,縱目壹望,只見斜陽映照之下,數不清的帆風檣影,交錯於閃閃江波之上。細看凝眸處,卻又見西風緊處,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風飄拂。

帆檣為廣景,酒旗為細景,而詞人之意以風物為導引,而以人事為著落。壹個“背”字,壹個“矗”字,用得極妙,把個江邊景致寫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寫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變化。“彩舟”、“星河”兩句壹聯,頓增明麗之色。

然而詞拍已到上片歇處,故而筆亦就此斂住,以“畫圖難足”壹句,抒贊美嗟賞之懷,頗有大家風範。“彩舟雲淡”,寫日落之江天:“星河鷺起”,狀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換壹幅筆墨,感嘆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繼亡覆的史實。寫的是悲恨榮辱,空貽後人憑吊之資;往事無痕,唯見秋草淒碧,觸目驚心而已。

“門外樓頭”,用杜牧《臺城曲》句加以點染,亦簡凈有力。 詞至結語,更為奇妙,詞人寫道:時至今日,六朝已遠,但其遺曲,往往猶似可聞。

此處用典。“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此唐賢小杜於“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時所吟之名句,詞人復加運用,便覺尺幅千裏,饒有有余不盡。

9.關於諷刺的古詩詞有哪些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泊秦淮》 釋義:聽見歌女唱《玉樹後庭花》,綺艷輕蕩,男女之間互相唱和,歌聲哀傷,是亡國之音。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釋義:重重疊疊的青山,鱗次櫛比的樓臺和無休止的輕歌曼舞,寫出當年虛假的繁榮太平景象。

詩人觸景傷情,不禁長嘆:“西湖歌舞幾時休?”西子湖畔這些消磨人們抗金鬥誌的淫靡歌舞,什麽時候才能罷休?2.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杜甫《贈花卿》 釋義:錦官城裏的音樂聲輕柔悠揚,壹半隨著江風飄去,壹半飄入了雲端。

3.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寒食》 釋義:寒食節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但皇宮卻例外,天還沒黑,宮裏就忙著分送蠟燭,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得到這份恩典。

4.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釋義:誰能派人來探問:廉頗將軍雖年老,還能吃飯嗎?5.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李紳《憫農二首》 釋義:雖然各地的土地都被農夫耕種,再無閑置的田地,可仍然有種田的人因為糧食被官府征去而被餓死。

6.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釋義:還是秦朝的明月和漢朝的邊關,到如今多少戰士萬裏出征不見回還。

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釋義:本來我們是同壹條根上生長出來的,妳為什麽要這樣緊緊逼迫呢?8.諸公有意除鉤黨,甲乙推求恐到君。——唐庚《白鷺》 釋義:當權者正處心積慮,羅織罪名,株連政敵,無所不用其及。

若按照當局從甲求乙,由乙求丙的方式類推,由屋及烏,恐怕連自己門前的白鷺也難逃厄運吧。9.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張俞《蠶婦》 釋義:穿著綾羅綢緞的人,卻不是養蠶織錦的人自己.10.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曹鄴《官倉鼠》 釋義:在災荒之年,官倉內積滿糧食,老鼠吃得肥大如鬥,下層士兵和窮苦百姓卻忍饑挨餓。

無人去整治它們,所以見人而不遁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