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態生兩靨之愁中靨指什麽

態生兩靨之愁中靨指什麽

態生兩靨之愁中靨指什麽

靨:臉頰上的微渦。

態生兩靨之愁:憂愁的姿態盡顯於兩邊的酒窩。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贊林黛玉》

兩彎似蹙非蹙_煙眉,壹雙似泣非泣含露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壹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幹多壹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譯文:兩道淡煙彎眉欲皺未皺,壹雙清露目似淚非淚。憂愁的姿態盡顯於兩邊的酒窩,身子柔弱如同承襲了壹身的病。淚光點點,氣喘微微。安靜的時候就像嬌花照水般迷人,行動時像弱柳隨風搖曳,婀娜多姿。心勝比幹更聰明,生病時的姿態比西施還要美。

作品簡介與賞析

這是《紅樓夢》作者為展示林黛玉的美,塑造這個人物形象而作的壹篇駢文,見於《紅樓夢》第三回,是林黛玉初進賈府,與賈寶玉初次會面時,賈寶玉對林黛玉的第壹印象。小說中說:寶玉早已看見了壹個裊裊婷婷的女兒,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見禮。歸座後細看時,真是與眾各別。

此文並沒有對林黛玉的容貌作細致描寫,卻體現出她弱不禁風的嬌態和超凡脫俗的氣質。全文展現給讀者的是壹個容貌、才華過人的少女形象。

嬌襲壹身之病

解釋起來就是幽怨,憂愁的姿態盡顯於兩邊的酒窩;身子柔弱如同承襲了壹身的病。

這是寶玉初見林黛玉的時候,作者對林黛玉的文字描寫!原文如下:

“寶玉早已看見了壹個裊裊婷婷的女兒,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見禮。歸了坐細

看時,真是與眾各別。只見: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壹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壹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壹竅,病如

西子勝三分。”

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態生兩靨之愁

這兩句的意思是幽怨,憂愁的姿態盡顯於兩邊的酒窩;身子柔弱如同承襲了壹身的病。

這兩句詩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三回《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寶玉初見林黛玉的時候,作者對林黛玉的文字描寫。原文如下:

“兩彎似蹙非蹙_煙眉,壹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壹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壹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紅樓夢裏各個女兒都精華靈秀獨具其魅,卻只有黛玉美的讓人由衷地心疼和愛憐。

“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壹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壹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壹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

靨的含義是什麽意思

靨的意思是酒窩兒,嘴兩旁的小圓窩兒,舊指女子在面部點搽妝飾。

壹、基本信息

靨讀音:yè;筆畫數:15;部首:面。

二、詳細解釋:

1、形聲。從面,厭聲。本義:面頰上的微渦。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壹身之病。——《紅樓夢》

又如:酒靨;笑靨;靨脯。

2、婦女面頰上所塗的妝飾。如:靨鈿。

三、靨組詞

花靨、翠靨、靨飾、玉靨、笑靨、柳靨、金靨、鳳靨、倒靨、靨靨、靨黃、靨文、開靨、眉靨、榴靨、歡靨、收靨、靨星、靨輔、小靨、_靨、面靨、媚靨、酒靨寶靨、星靨、杏靨、秀靨、靨兒、輔靨雙靨、頤靨、鳧靨裘、黃星靨、笑靨金、笑靨兒、披毛索靨。

四、相關成語

笑靨如花:意思是形容人美麗,笑起來像花壹樣漂亮。

成語近義詞:喜笑顏開、笑容可掬。

成語出處:笑靨如花堪繾綣,容顏似水怎纏綿?——白衣卿相《別思》

譯文:曾經我們在壹起很快樂,那些日子讓人纏綿難忘;可歲月催人老,這壹別後,再相逢時青春的容顏已逝,怎還能像以前壹樣纏綿。

兩靨之愁的靨是什麽意思

“靨”是指面頰上的微渦,即酒窩。這是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賈寶玉第壹次見林黛玉時的描寫。林黛玉生得容貌清麗,兼有詩才,是古代文學作品中極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

《紅樓夢》第三回原文節選

兩彎似蹙非蹙_煙眉,壹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壹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壹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紅樓夢》第三回譯文

眉毛仿佛皺著又仿佛舒展著,像掛在天空中的壹抹輕煙,眼睛好像透著歡喜又透著哀愁,像籠著壹抹薄霧。嘴角兩邊的酒窩顯著淡淡的憂愁,身子柔弱如同承襲了壹身的病。

眼睛中仿佛含著淚光,喘息之聲輕微嬌細,嫻靜的時候,仿佛嬌艷的花朵映照水面,行走的時候,又像柔美的柳條款扶微風,心思七竅玲瓏,多病的身子比那西施還要美上三分。

林黛玉簡介

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

金陵十二釵正冊雙首之壹,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榮府幺女賈敏與揚州巡鹽禦史林如海之獨生女,母親賈敏是賈代善和賈母四個女兒裏最小的女兒。林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

她生得容貌清麗,兼有詩才,是古代文學作品中極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5歲上學,6、7歲母親早亡,10歲師從賈雨村啟蒙。

外祖母賈史氏疼愛幺女賈敏,愛屋及烏疼愛黛玉,10歲接到身邊撫養教育,寢食起居,壹如嫡孫賈寶玉。與11歲的賈寶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賈母打點,自視地位在三春之上,實則只是隔壹代近親,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後壹個送宮花而很不愉快。

11歲時又死了父親,從此常住賈府,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12歲時,賈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裏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

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梅竹馬,脂硯齋說“二玉近中遠”“實遠之至”。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

林黛玉與薛寶釵在太虛幻境才女榜上並列第壹,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爭,婚姻上的金木之爭,又因同屬正邪兩賦的稟性而惺惺相惜。林黛玉最後於賈寶玉、薛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