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明月抒發思鄉之情的詩句

關於明月抒發思鄉之情的詩句

1.描寫月亮的詩句表達思鄉之情

1、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3、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4、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5、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6、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2.借明月抒發思鄉懷友之情的詩句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譯文:明月從什麽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唐.李白《靜夜思 》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壹層白霜。

3、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壹輪明月,此時妳我都在天涯***相望。

4、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譯文:這年的時光什麽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譯文: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妳什麽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6、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 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譯文: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

擴展資料: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壹首五言古詩 。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於屋內擡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望月懷遠》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作品。此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開頭緊扣題目,首句寫“望月”,次句寫“懷遠”;接著直抒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體描繪了徹夜難眠的情境;結尾兩句進壹步抒寫了對遠方親人的壹片深情。全詩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秀麗,構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堪稱絕命詞。此詞是壹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恒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詞語言明凈、凝練、優美、清新,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淒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禦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詩中首句通過寫京口和瓜洲距離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壹種輕松、愉悅的心情;第二句寫詩人回望居住地鐘山,產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寫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後以疑問語氣結尾,再壹次強調了對故鄉的思念。全詩不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而且在敘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詞的上片寫去年元夜情事。頭兩句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渲染出壹種柔情的氛圍。後兩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制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下片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與燈依舊”與“不見去年人”相對照,引出“淚濕春衫袖”這壹舊情難續的沈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壹往情深。

3.借明月抒發思鄉懷人之情的詩句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好水好山看未足,馬蹄催趁明月歸。——嶽飛《登池州翠微亭詩》

明月隨良椽,春潮夜夜深。——王昌齡《送郭司倉》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楊炯《夜送趙縱》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沈銓期《古意》

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來壹味涼。——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裏光。——《子夜秋歌》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左思《雜詩》

青山壹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禦》

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壹人愁。——白居易《長安正月十五》

明月照高樓,想見余光輝。——《別詩》

4.明月抒發思鄉之情的詩句

盈缺青冥外,東風萬古吹。

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裏外,不有雨兼風。[唐] 李嶠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稍下。

[唐] 杜甫 世事壹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秋涼 壹作:新涼)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宋] 蘇軾 離別壹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宋] 蘇轍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淒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

自有多情處。[宋] 米芾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

永夜閑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螀,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宋] 晁補之 同是瀛洲冊府仙。

只今聊結社中蓮。胡笳按拍酒如川。

喚起封姨清晚景,更將荔子薦新圓。從今三夜看嬋娟。

。[宋] 張孝祥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管,壹聲吹裂。誰做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令。[宋] 辛棄疾 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

想見廣寒宮殿,正雲梳風掠。夜深休更喚笙歌,檐頭雨聲惡。

不是小山詞就,這壹場。[宋] 辛棄疾 瓊樓玉宇。

分明不受人間暑。尋常豈是無三五。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素娥閱盡今和古。

何妨小駐聽吾語。當年。

[宋] 郭應祥 西風來勸涼雲去,天東放開金鏡。照野霜凝,如河桂濕,壹壹冰壺相映。

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盡成悲境。

有客。[宋] 史達祖 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

偏只到、涼秋半破,鬥成雙絕。有物指磨金鏡凈,何人拏攫銀河決?想子胥今夜見嫦。

[宋] 史達祖 何須急管吹雲暝。高寒灩灩開金餅。

今夕不登樓。壹年空過秋。

桂花香霧冷。梧葉西風影。

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

[宋] 高觀國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擬還差。隔翠幌銀屏,新眉初畫,半面猶遮。

須臾淡煙薄靄,被西風掃不留些。失了白衣蒼。

[宋] 劉克莊 雁邊風訊小,飛瓊望杳,碧雲先晚。露冷闌幹,定怯藕絲冰腕。

凈洗浮空片玉,勝花影、春燈相亂。秦鏡滿。

素娥。[宋] 吳文英 風拂塵徽,雨侵涼榻,才動秋思。

緩酒銷更,移燈傍影,凈洗芭蕉耳。銅華滄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算陰。[宋] 吳文英 閬苑高寒。

金樞動、冰宮桂樹年年。翦秋壹半,難破萬戶連環。

織錦相思樓影下,鈿釵暗約小簾間。***無眠。

素娥。[宋] 吳文英 紺海掣微雲,金井暮涼,梧韻風急。

何處樓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綃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

影留人去,。[宋] 吳文英 丹桂花開第二番。

東籬展卻宴期寬。人間寶鏡離仍合,海上仙槎去復還。

分不盡,半涼天。可憐閑剩此嬋娟。

素娥。[宋] 吳文英 中秋佳月最端圓。

老癡頑。見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應慳。殘雨如何妨樂事,聲淅淅,點斑斑。

天應有意故遮闌。[宋] 陳著 吹簫人去。

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東望芙蓉縹緲,寒光如註。

去年夜半橫江夢,倚危檣、參差會賦。茫茫角動,。

[宋] 劉辰翁 嬴女乘鸞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邊。涼風遙夜清秋半,壹望金波照粉田。

[唐] 權德輿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唐] 皮日休 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此夜若無月,壹年虛過秋。

[唐] 司空圖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壹片秋香,清輝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清] 納蘭性德 長風霾雲莽千裏,雲氣蓬蓬天冒水。

風收雲散波乍平,倒轉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沈波紅,素月欲升天斂容。

舟人。[清] 查慎行 中秋月。

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

好時節。願得年。

[明] 徐有貞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 晏殊。

5.通過描寫月亮來表達思鄉之情的詩詞

1.《月下獨酌》唐.李白 花間壹壺酒。

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

相期邈雲漢。 2. 《竹裏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山居秋螟》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4.《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5.《把酒問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裏。

6.《新月》唐.徐寅 雲際嬋娟出又藏,美人腸斷拜金方。嫦娥壹只眉先掃, 織女三分鏡未光。

珠箔寄鉤懸杳靄,白龍遺爪印穹蒼。 更期十五圓明夜,與破陰霾照八荒。

7.《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8.《秋月》唐.白居易 夜初色蒼然,夜深光浩然。稍轉西廊下,漸滿南窗前。

況是綠蕪地,復茲清露天。落葉聲策策,驚鳥影翩翩。

棲禽尚不穩,愁人安可眠? 9.《月下喜邢校書至自洛》唐.李益 天河夜未央,漫漫復蒼蒼。重君遠行至,及此明月光。

華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客心定何似,餘歡方自長。

10.《望漢月》宋.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

千裏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中秋月 白居易 萬裏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臺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明月夜留別 李冶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九月 李賀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 月綴金鋪光脈脈,涼苑虛庭空淡白。

露花飛飛風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 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疏桐。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沈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寒食月夜 白居易 風香露重梨花濕,草舍無燈愁未入。 南鄰北裏歌吹時,獨倚柴門月中立。

6.關於詩人借明月抒發思鄉懷人之情的詩句有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 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壹》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李白《靜夜思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 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 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 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李清照《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壹道月分明。 —— 黃庭堅《登快閣》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 呂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劉禹錫《望洞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 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 王昌齡《出塞二首》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7.借明月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裏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壹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註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壹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倪莊中秋(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