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首詩是壹首將寫景、抒情與說理融為壹體的詩歌。緊緊圍繞題目“尋”字,寫出了詩人尋到的生機盎然的春景,抒寫春日暢遊的歡暢之情,結尾壹聯寫出詩人由尋春而生發的感悟:只要融入自然。快樂到處都有。
2、首聯“十裏湖光放小舟,謾尋春事及西疇。”詩人乘小船行走在瀲灩的十裏湖波,在浩渺的湖面漫無目的的尋找春天的蹤跡,他看到了春天就在人們辛勤的勞作和農事裏,就在人們忙碌的身影和汗水裏。“謾”字同“漫”字,意為“隨意,胡亂”。可見作者是很隨心,很自在的。
頷聯“江鷗意到忽飛去,野老情深只自留。”江歐估計(我)到近旁了,嘩啦啦翩飛而去,農夫深情地將詩人挽留。這壹聯我們可以感受到江歐的活潑、可愛、頑皮、充滿情趣。作者把景物寫得如此生動,襯托出詩人想對江歐親近而不得的失落心情,進而可以看出作者對眼前春景十分迷戀,甚至陶醉在鄉村的生活中。
頸聯“日暮草香含雨氣,九峰晴色散溪流。”日暮十分小草含香,微微帶些水氣,遠處的數峰靜立在暮色裏,美麗的倒影浸壹條緩緩流淌的溪水裏。這壹聯詩人給讀者呈現出的是壹幕落日幽靜的山水風景圖,詩人完全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感受著自然的清新、美好,體會著壹種獨有的歡快。由此詩人領悟到人生的真諦“吾儕是處皆行樂,何必蘭亭說舊遊?”我們只要融入自然之中,到處都可以找到歡樂,我們為什麽要學蘭亭詩人要遊舊時聖地呢?
總之,本首詩前三聯依次描寫了湖水、田野、江歐、小草、山峰、溪流等景物,融入了作者對春景的迷戀,對鄉野的熱愛之情,尾聯在尋春快樂之際點出對生活的感悟:只要融入自然,快樂到處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