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三大主體,魚嘴、飛沙堰、寶瓶口:
1、魚嘴和金剛堤,金剛堤迎著上遊江水的頭部,就叫做“魚嘴”。從“魚嘴”到“離堆”之間的金剛堤,等於把岷江水進壹步壹分為二,西面的原有岷江河道,叫做“外江”;東面的河道,叫做“內江”。
2、飛沙堰實際上是在金剛堤最靠近離堆的地方,故意留出的壹段凹槽。堰和堤的***同點是攔水,而堰,就是又攔水,還又讓水能漫過去。
3、寶瓶口上遊內江東岸是“S型”的,大水沖到這裏,直接撞玉壘山體巖壁,就會翻滾,下層泥沙翻上來,翻過飛沙堰,翻到外江裏。這又解決了剩余泥沙的淤積問題。
擴展資料都江堰兩千多年來壹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裏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余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壹留存、仍在壹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執理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其中中國的都江堰等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
百度百科-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