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秋天戰爭的詩句

關於秋天戰爭的詩句

1.古代秋天戰爭詩句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群黃金臺上意,但攜玉龍為君死。 李賀《雁門太守行》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元·倪 瓚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淒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明·戚繼光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清·顧炎武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裏自登臨。十年天地幹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

水湧神山來白鳥,雲浮仙闕見黃金。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

2.古代秋天戰爭詩句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群黃金臺上意,但攜玉龍為君死。 李賀《雁門太守行》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元·倪 瓚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淒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明·戚繼光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清·顧炎武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裏自登臨。十年天地幹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水湧神

山來白鳥,雲浮仙闕見黃金。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

3.描寫戰爭的詩句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這壹句是直觀地寫戰場上的景象,極言戰爭的宏大和戰事的緊迫。我認為這壹句並不直接表達作者的感情,而是通過寫景來為後面的詩句做鋪墊。總的來說,這首詩的意境並不甚高,但這兩句寫得很好。

唐詩人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壹詩句。全詩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釋譯:戰事緊急,象烏雲層層籠罩,要把城頭壓垮似的,戰士們的鎧甲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在秋天的景色裏,鼓角聲連天,壹場激戰後,邊塞上戰士們用鮮血染成象胭脂壹樣的紅土,在夜裏凝成了紫色。半掩著紅旗來到易水旁,由於霜露濃重,天氣寒冷,連鼓聲都沈悶,為了報答君王築黃金臺招賢納士的知遇之恩,提著玉龍寶劍為君王奮戰捐軀。

後用“黑雲壓城城欲摧”比喻氣焰囂張,氣勢洶洶,局勢嚴峻。

4.描寫戰爭的詩句

詩句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3、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4、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5、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7、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範仲淹《漁家傲》)

5.關於戰爭的古詩5首

1、《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賞析: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沈,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沈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且這首詩結構緊湊,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由登高望遠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的感嘆憂憤。

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代: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譯文:醉夢裏挑亮油燈觀看寶劍,恍惚間又回到了當年,各個軍營裏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

把烤好的牛肉分給部下,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馬壹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壹樣震耳離弦。我壹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

壹夢醒來,可惜已是白發人!賞析:這首詞在布局方面也有壹點值得註意。“醉裏挑燈看劍”壹句,突然發端,接踵而來的是聞角夢回、連營分炙、沙場點兵、克敵制勝,有如鷹隼突起,淩空直上。

而當翺翔天際之時,陡然下跌,發出了“可憐白發生”的感嘆,使讀者不能不為作者的壯誌難酬灑下惋惜憐憫之淚。3、《雁門太守行》唐代: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譯文: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雲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戰士們的鎧甲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號角聲聲,響徹秋夜的長空,塞外天邊的雲霞將夜空凝結成紫色。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沈。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操寶劍甘願為國血戰到死。

賞析:這首短詩,後面寫兵臨易水、提劍誓死?其主題確與戰鬥有關。但前四句 著重寫景,除“甲花”、“角聲”表明此處有兵士而外,圍城、突圍等等全無明確描寫。

因此,解說之分歧,多出於對“言外之意”的不同體會。“言”外 之“意”雖在“言”外,仍然來自“言”。

壹首詩積字成句,積句成篇,成為 有內在聯系的整體。這篇詩前四句頗難碓解,後四句卻比較顯豁。

說清後四句, 再反觀前四句,通篇的意義便不難領會。4、《從軍行》唐代: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譯文: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

我寧願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賞析: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壹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

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5、《出塞二首·其壹》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譯文: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到如今多少戰士萬裏出征不見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衛青如今還在,壹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賞析: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復雜的。

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願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6.關於戰爭的詩詞

杜甫詩鑒賞:潼關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壹夫 。”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http://dufu.org/s105.htm 杜甫詩鑒賞:新安吏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貼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 http://dufu.org/s104.htm 杜甫詩鑒賞: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http://dufu.org/s092.htm 杜甫詩鑒賞:洗兵馬 杜甫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夜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壹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饣委肉蒲萄宮。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 三年笛裏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成王功大心轉小,郭相謀深古來少。 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二三豪俊為時出,整頓乾坤濟時了。 東走無復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

青春復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 鶴駕通宵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

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 汝等豈知蒙帝力,時來不得誇身強! 關中既留蕭丞相,幕下復用張子房。

張公壹身江海客,身長九尺須眉蒼; 征起適遇風雲會,扶顛始知籌策良。 青袍白馬更何有?後漢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爭來送。 不知何國致白環,復道諸山得銀甕。

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田家望望惜雨幹,布谷處處催春種。

淇上健兒歸莫懶,城南思婦愁多夢。 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 http://dufu.org/s103.htm 杜甫詩鑒賞:兵車行 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鹹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裏正與裹頭, 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 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 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 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 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 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 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 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 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 天陰雨濕聲啾啾。

http://dufu.org/s091.htm 杜甫詩鑒賞: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http://dufu.org/s078.htm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