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金桔的詩有什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屈原的橘頌,不知道算不算, 內容如下: 橘頌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誌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可任兮。
紛缊宜修,姱而不醜兮。 嗟爾幼誌,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2.關於甘露的詩句甘露歌
王安石
折得壹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
疑是經春雪未消。今日是何朝。
《詠露珠》
唐.韋應物
秋荷壹滴露,
清夜墜玄天。
好來玉盤上,
不定始知圓。
<;暮江吟>
白居易
壹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描寫露珠的詩句
魏晉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歸園田居
魏晉陶淵明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秋興八首
唐杜甫
玉露雕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暮江吟
唐白居易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東陂秋意寄元八
唐白居易
秋荷病葉上,白露大如珠。
八月三日夜作
唐白居易
露白月微明,天涼景物清。
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露飽蟬聲懶,風幹柳意衰。
夏日作
唐白居易
宿雨林筍嫩,晨露園葵鮮。
和賈舍人早朝
唐岑參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幹。
秦觀《鵲橋仙》有"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關於描寫露珠的詩句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3.關於蜜橘的詩句揀貢橘書情 白居易
洞庭貢橘揀宜精,太守勤王請自行。
珠顆形容隨日長,瓊漿氣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駑駘力,望闕難伸螻蟻情。
疏賤無由親跪獻,願憑朱實表丹誠。
庭橘 孟浩然
明發覽群物,萬木何陰森。
凝霜漸漸水,庭橘似懸金。
女伴爭攀摘,摘窺礙葉深。
並生憐***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紅羅被,香黏翠羽簪。
擎來玉盤裏,全勝在幽林。
庭橘 孟浩然
明發覽群物,萬木何陰森。
凝霜漸漸水,庭橘似懸金。
女伴爭攀摘,摘窺礙葉深。
並生憐***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紅羅被,香黏翠羽簪。
擎來玉盤裏,全勝在幽林。
病橘 杜甫
群橘少生意,雖多亦奚為。惜哉結實小,酸澀如棠梨。
剖之盡蠹蟲,采掇爽其宜。紛然不適口,豈只存其皮。
蕭蕭半死葉,未忍別故枝。玄冬霜雪積,況乃回風吹。
嘗聞蓬萊殿,羅列瀟湘姿。此物歲不稔,玉食失光輝。
寇盜尚憑陵,當君減膳時。汝病是天意,吾諗罪有司。
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支。百馬死山谷,到今耆舊悲。
橘 李嶠
萬裏盤根植,千秋布葉繁。
既榮潘子賦,方重陸生言。
玉花含霜動,金衣逐吹翻。
願辭湘水曲,長茂上林園。
答鄭騎曹青橘絕句(壹作故人重九日求橘書中 韋應物
憐君臥病思新橘,試摘猶酸亦未黃。
書後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
奉和白太守揀橘 張彤
淩霜遠涉太湖深,雙卷朱旗望橘林。
樹樹籠煙疑帶火,山山照日似懸金。
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覺馨香已滿襟。
揀選封題皆盡力,無人不感近臣心。
和白太守揀貢橘 周元範
離離朱實綠叢中,似火燒山處處紅。
影下寒林沈綠水,光搖高樹照晴空。
銀章自竭人臣力,玉液誰知造化功。
看取明朝船發後,余香猶尚逐仁風。
新樓詩二十首·橘園 李紳
江城霧斂輕霜早,園橘千株欲變金。
朱實摘時天路近,素英飄處海雲深。
懼同枳棘愁遷徙,每抱馨香委照臨。
憐爾結根能自保,不隨寒暑換貞心。
早春以橘子寄魯望 皮日休
個個和枝葉捧鮮,彩凝猶帶洞庭煙。
不為韓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圓。
剖似日魂初破後,弄如星髓未銷前。
知君多病仍中聖,盡送寒苞向枕邊。
襲美以春橘 陸龜蒙
到春猶作九秋鮮,應是親封白帝煙。
良玉有漿須讓味,明珠無颣亦羞圓。
堪居漢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棗前。
珍重更過三十子,不堪分付野人邊。
庭橘 貫休
蟻踏金苞四五株,洞庭山上味何殊。
不緣松樹稱君子,肯便甘人喚木奴。
謝橘洲人寄橘 齊己
洞庭栽種似瀟湘,綠繞人家帶夕陽。
霜裛露蒸千樹熟,浪圍風撼壹洲香。
洪崖遣後名何遠,陸績懷來事更長。
藏貯待供賓客好,石榴宜稱映舟光。
4.關於竹花的詩句湘竹詞 (唐)李商隱 萬古湘江竹。
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竹裏館 (唐)王維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唐)李賀 壹、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
更容壹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 二、斫取青光寫楚辭,賦香春粉黑離離。
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 三、家泉石眼兩三莖,曉看陰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四、古竹老梢惹碧雲,茂陵歸臥嘆清貧。
風吹千畝迎風嘯,烏重壹枝入酒樽。 題劉秀才新竹 (唐)杜甫 數徑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斫竹 (唐)杜甫 寺廢竹色死,宦家寧爾留。
霜根漸隨斧,風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處送悠悠。
新竹 劉兼 近窗臥砌兩三叢,估靜添幽別有功。 影縷碎金初透日,聲敲寒玉乍搖風。
天憑費叟煙波碧,莫信湘妃淚點紅。 自是子猷偏愛竹,虛心高節雪霜中。
東湖新竹 陸遊 插棘掠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初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雲溪觀竹戲書二絕句 陸遊 氣蓋冰霜勁有余,江邊見此列仙臒。 清寒直入人肌骨,壹點塵埃住得無。
溪光竹聲兩相宜,行到溪橋竹更奇。 對此莫論無肉瘦,閉門可忍十年饑。
初食筍呈座中 (唐)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淩雲壹寸心? 酬人雨後觀竹 (唐)薛濤 春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竹離亭 (唐)薛濤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
為緣春筍鉆墻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庭 竹 (唐)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氣伶傖學鳳凰。
(詩竹) (三國)關羽 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 莫嫌弧葉淡,終久未雕零。 詩謎 想當年幽居深山,綠鬢婆娑, 引多少騷人墨客。
自歸郎手,經了多少風波, 受了多少折磨。到如今, 直落得青少黃多,休提起—提起來, 珠淚滿江河。
栽竹 (唐)杜甫 本因遮日種,欲似為溪移。 歷歷羽林影,疏疏煙露姿。
蕭騷寒雨夜,敲鼓晚風時。 故國何年到,塵冠掛壹枝。
墨竹圖軸 (明)夏昶 聞群初夏盡交歡,寫贈瑯環著意看。 但願虛心同晚節,年年此日報平安。
題蘭竹卷 (明)文彭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過新梢出短墻。 塵上不飛人跡斷,碧陰添得晚窗涼。
效李艾山前輩體 (清)鄭板橋 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裏; 壹片梧陰,何處秋聲起? 和學使者於殿元枉贈之作 (清)鄭板橋 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 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壹枝壹葉總關情。 籬竹 (清)鄭板橋 壹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壹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竹 (清)鄭板橋 壹節復壹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題畫 (清)鄭板橋 壹竹壹蘭壹石,有節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 題畫 (清)鄭板橋 壹陣狂風倒卷來,竹枝翻回向天開。
掃雲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題畫 (清)鄭板橋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壹千場。
竹 (明)李日華 清風壹榻水雲邊,不獨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書來作枕,夢中熟記筼筜篇。
筍竹二首 (清)鄭板橋 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分付廚人休斫盡,清光留此照攤書。 筍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廚房剝春筠, 此身願辟千絲篾,織就湘簾護美人。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題畫 (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壹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雲霞看新綠。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扡塊石,石比竹枝高壹尺。
雖然壹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題畫 竹二首 (清)丘逢甲 (壹) 拔地氣不撓,參天節何勁。
平生觀物心,獨對秋篁影。 (二) 此君在今日,大覺無不可。
風雨震諸天,空山自龍臥。 竹石軸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難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幹才擱筆,清風已凈肺腸泥。 詠竹 (清)紀瓊 風來笑有聲,雨過凈如洗。
有時明月來,弄影高窗裏。 詠竹 (明)李日華 逗煙堆雨意蕭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記卻灑瓢深草裏,醉醒月出來尋。 詠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壹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筍 宋·王元之 數裏春畦獨自尋。
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
拋擲三個玳瑁簪。 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竹 唐·李建勛 。
5.關於璐璐的詩句山有木兮木有枝 , 心悅君兮知不知
詎誠當春日 能斷思人腸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天不老,情難絕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6.有關安夏的詩句這是宋代詩人範成大田園組詩《四時田園雜興》中的壹首“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壹、全文註釋:
白天到田裏鋤草,晚上歸來後在燈下把麻搓成線(搓麻繩);村裏的青年男女都在各自為家庭承擔責任。小孩子還不懂得耕田織布的事,但也在靠近桑樹蔭的地方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玩耍。
二、註釋 :
①晝:白天。 耘 (yún)田:除去田間雜草。 績麻:把麻搓成細繩。
這裏泛指紡線織布之類的活兒。
②兒女:指男男女女,指所有參加勞動的人。 各當家:各人承擔起家
庭中壹定的生產任務。
③童孫:幼小的孫兒。 未解:不懂得。 供:從事,參加。
④傍:靠近,依傍。
三、解析:
這首詩寫初夏時節農村人們緊張勞動的生活情景。詩的大意說:白天人
們忙著到田裏去鋤草,回家後夜晚忙著紡線織布。農村裏男男女女,老老少
少,各自都擔當起家庭中壹定的工作。幼小的孩童雖然還不懂得幹耕田織布
的活兒,可是也在桑樹陰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菜種瓜。
詩人善於從側面著筆,通過童孫也學種瓜的描寫,突出了農村男女老幼
都熱愛勞動的主題,富有農家生活氣息。
7.關於上弦月的詩句關於上弦月的詩句很多,現僅列出古詩4句如下:
1、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王維)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唐·李賀)
3、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張若虛)
4、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蘇軾)
關於上弦月的小知識:
月亮上半夜出來,在偏西面出來,月面朝西的狀態被稱為上弦月。
在農歷的每月初壹,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的時候,月亮以它黑暗的壹面對著地球,並且與太陽同升同沒,人們無法看到它。這時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新月過後,月亮漸漸移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區域,這時我們開始看到月亮被陽光照亮的壹小部分,形如彎彎的娥眉,所以這時的月相叫“娥眉月”。這種“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農歷初八左右,從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陽以東90°角。這時我們可以看到月亮西邊明亮的半面,這時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時分便沒入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