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舒婷《致橡樹》優秀教學設計

舒婷《致橡樹》優秀教學設計

 舒婷《致橡樹》闡釋了男女愛情平等獨立的關系。教師如何寫這首詩歌的教案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舒婷《致橡樹》教學設計,希望對妳有幫助。

舒婷《致橡樹》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朦朧詩特點。

 2、掌握先破後立的藝術構思及象征等藝術手法

 3、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掌握先破後立的藝術構思及象征等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了解朦朧詩特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 方法 :

 誦讀、討論、鑒賞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愛情,壹個亙古不變的人生話題,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盡情歌頌,留下了幾多千古絕唱:?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愛情,讓人煩惱並甜蜜著的主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愛情觀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今天讓我們壹起走進舒婷的心靈深處,聽聽她的心靈獨白。(板書課題、作者)

 二、解題

 致:給予。如:致函,致電。

 可見這是壹封信,是壹封寫給?橡樹?的信。5。下面我來朗讀這首詩,同學們用筆畫出詩中所寫的具體物象,同時思考如下問題:

 ① 是誰寫給?橡樹?的?信?呢?

 ② 她為什麽要給寫這封?信?呢?

 三、設疑:壹位不平凡的女性怎麽會對橡樹發表自己的愛情宣言呢?

 1、師簡介作者(結合課文註釋①):

 舒婷:中國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板書)。

 2、引出?朦朧詩?概念

 朦朧詩產生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內容含蓄雋永,形式虛實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創造壹種朦朧的藝術形象或意境,從而誘發人們的好奇心和 想象力 ,使人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代表詩人有舒婷、北島、顧城等。

 四、這位朦朧派代表詩人的愛情宣言到底是什麽呢?

 讓我們屏神靜聽那來自心靈深處的真實表白

 1、師朗誦全詩,配樂《海邊的阿狄麗娜》(或聽錄音)

 2、請同學就所學知識淺談:什麽是愛情?

 3、師略論愛情(深情地):

 有人說,愛情就是壹顆心與另外壹顆心的碰撞;有人說,愛情就是黑暗中閃閃發光的鉆石,就是撒在夜空裏的壹大把星星;也有人說,愛情使人歡樂,愛情令人痛苦,愛情給人力量,愛情讓人迷惘。

 是啊,因為愛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馬相如;

 因為愛情,孟姜女哭倒了萬裏長城;

 因為愛情,林黛玉含恨焚詩稿;

 因為愛情,祝英臺忍悲赴黃泉。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引出了人世間多少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恩恩怨怨;?愛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筆下永恒的主題,而有部電影則忍不住困惑地問道《愛情啊,妳姓什麽》?!

 是啊,愛情啊,妳到底姓什麽?

 五、讓我們先聽聽美麗的木棉樹的回答吧!

 (板書:木棉的自白)

 1、她說:愛不應該是這樣的

 ⑴請壹女同學朗讀此片斷。

 ⑵請同學討論歸結:作者否定了哪幾種愛情觀?為什麽?

 ⑶師分析、明確:

 a 首先,攀援的淩霄花。

 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為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壹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於不顧,這是壹種什麽樣的愛情?這是壹種?極力攀附?(板書)的愛情。它沒有自己的主幹,它是靠別人的力量上去的。木棉對這種愛情態度鮮明,立場堅定,堅決予以否定,課文中有三個字,壹起讀出來絕不像!其中哪壹個字可以體會到作者決心之大?絕!

 這讓妳想起怎樣的女性或婚姻關系?(?夫貴妻榮?、?攀龍附鳳?的依附關系。今天,?傍大款?者還想通過依附?高貴?的丈夫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真是可憐又可笑。現代女性絕不做?以丈夫為職業?的女人,不做靠男人發光的女人。女人不能再是月亮。

 b 其次,對於癡情的鳥兒,為綠陰重復單調歌曲的鳥兒,木棉樹又抱有什麽樣的態度呢?

 課文中也有三個字,絕不學!

 因為這種鳥兒是單方癡戀,只知為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為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願飛出橡樹的庇護,不願飛向屬於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這是壹種?只知依附?(板書)的愛情。

 這讓妳想起怎樣的女性?(甘願做男性的附庸、花瓶、家庭籠中的小鳥,在男性的陰影中麻木喪誌,在男性的恩寵下迷失自我的女性。這是單方地癡戀。)

 C、接下來,詩人又分別列舉了?泉源、險峰、日光、春雨?。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被贊美的對象,那麽本詩中木棉對它們的態度呢?同學齊聲回答?也不止;不,這些都還不夠!?

 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遺憾。

 因為它們為了橡樹的蓬勃生長,無怨無悔地奉獻、結予,卻忘了給自己壹個獨立的世界、創造自身價值的機會,這種自我犧牲精神固然可嘉,卻也難免令人遺憾。

 所以,這是壹種?壹味奉獻?(板書)的愛情。

 提示:我想給大家念幾句歌詞,選自艾敬的《外婆這樣的女人》?女人,女人,這壹生啊,為了誰而活著;女人,女人,這壹生啊,為了他和他的孩子們。情竇初開時為愛牽引,瓜熟蒂落時為愛受困,人到中年時殘花敗葉,人老珠黃時為著兒孫外婆這壹生過得怎樣?(把壹生給了他和孩子們,為了別人而活,沒有壹刻是為了自己活的,這就無所謂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並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從人格價值的維護和保持看,這種壹味的奉獻不足取。

 雖然從道德情感方面說是高尚美好的,但從人格價值的維護保持來看是不明智的,而且從愛情關系的維系發展方面看也未必是明智的,如《牽手》中男女主人公的 故事 所透露的:夏 小雪 和鐘銳是大學同學,後夏為了支持鐘的事業和照顧兒子,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成了很稱職的?賢妻良母?,但這時,鐘覺得與妻子缺少***同語言,於是感情不和,終至離婚。後小雪重新找回了自我,此時她又具有了吸引鐘的魅力,使鐘希望與她再次牽手。所以現代女性應摒棄?男性中心?的世俗偏見和?女人支撐男人,男人支撐世界?的成就替代觀,不能壹味地犧牲自己而?為他人作嫁衣裳?。

 D、小結:

 以上三種傳統的?世俗的愛情?,都是以犧牲壹方為前提的。傳統的愛情觀顯示愛的雙方的結合,並不是人的感情和價值的平等的結合,往往是權勢和財勢的結合;結合的雙方也往往是主導和從屬、統治和被統治的關系,失去了愛的本質。作者是持否定、批駁的態度的。在作者看來,愛情不是壹方的攀附,也不是單方的癡戀,即使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的。 那麽,作者向往的真正的愛情(板書)是什麽樣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2、她說:愛應該是這樣的。

 ⑴全班女同學齊讀至結尾。

 ⑵這壹部分,詩人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同學討論、回答)

 ⑶師分析、明確:

 a 首先,作者強調的是愛的基礎。

 ?我必須是妳近旁的壹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妳站在壹起。?這兩句指出了只有以獨立的人格、高貴的尊嚴為前提,才可以論及?愛情?,

 也即強調了愛的基礎應是?獨立、平等?(板書)。

 b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

 每壹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這幾句強調了愛的雙方應緊密結合、相親相愛、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板書)。

 c 作為愛的雙方,又應該以什麽樣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呢?

 男生齊讀片斷:?妳有妳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漢比作刀、劍、戟,枝幹像銅、像鐵,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漢形象應是偉岸挺拔、堅強有力的。

 d 那麽,女性又應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呢?

點擊下壹頁分享更多?舒婷《致橡樹》優秀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