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細雨的詩句古詩

關於細雨的詩句古詩

1. 關於細雨的詩句

關於細雨的詩句 1. 關於細雨的古詩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漁歌子》

唐·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3、《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初春小雨》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6、《聽雨》

宋·方嶽

竹齋眠聽雨,夢裏長青苔。

門寂山相對,身閑鳥不猜。

7、《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8、《春日遊湖上》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2. 關於細雨的詩句

杜甫 春夜喜雨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觀獵》 《水檻遣心》二首(之壹)

王維 杜甫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回看射雕處,千裏暮雲平.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劍門道中遇微雨 作者:陸遊 朝代:宋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唐·劉長卿《送士元》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裏情.君去若逢相識問,春袍今已誤儒生.

橫 塘

範成大

南浦春來綠壹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聲聲慢》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3. 有關細雨的詩句 成語 句子 快

有關細雨的詩句 壹春常是雨和風, 風雨晴時春已空。

誰惜泥沙萬點紅。 恨難窮,恰似衰翁壹世中。

——陸遊 豆葉黃 小樓才受壹床橫,終日看山酒滿傾。 可惜和風夜來雨,醉中虛度打窗聲。

——杜牧 宣州開元寺南樓 亂雲如獸出山前,細雨和風滿渭川。 盡日空蒙無所見,雁行斜去字聯聯。

——韋莊 登鹹陽縣樓望雨 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白樸 天凈沙 春 霜落小園瑤草短, 瘦葉和風,惆悵芳時換。

——馮延巳 鵲踏枝 楊柳散和風,青山淡吾慮。——韋應物 東郊 二月和風到碧城, 萬條千縷綠相迎。

——晏幾道 浣溪沙 輕風拂柳冰初綻。細雨消塵雲未散。

——晏幾道 玉樓春 春生何處暗周遊?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風報消息,續教啼鳥說來由。

——白居易 春生 正是和風麗日,幾許繁紅嫩綠,雅稱嬉遊去。奈阻隔、尋芳伴侶。

——柳永 西平樂 和風春弄袖,明月夜聞簫。——蘇軾 臨江仙 遲日園林嘗煮酒,和風庭院新絲。

——陸遊 春日 山經宿雨修容出,花倚和風作態飛。——陸遊 山園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杜甫 水檻遣心 芳草滿園花滿目, 簾外微微,細雨籠庭竹。——馮延巳 鵲踏枝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李商隱 無題 亭前春逐紅英盡, 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 不放雙眉時暫開。

——李煜 采桑子 秋風多,雨相和, 簾外芭蕉三兩窠。 夜長人奈何?——李煜 長相思 數點雨聲風約住, 朦朧淡月雲來去。

——李煜 蝶戀花 柳絲長,春雨細, 花外漏聲迢遞。——李煜 更漏子 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

——秦觀 虞美人 清風細雨濕梅花,驟馬先過碧玉家。——王維 戲嘲史寰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劉長卿 別嚴士元 清夜沈沈動春酌,燈前細雨檐花落。

——杜甫 醉時歌 細雨輕煙籠草樹,斜橋曲水繞樓臺。夕陽高處畫屏開。

——歐陽修 浣溪沙 漁父。漁父。

江上微風細雨。——蘇軾 調笑令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黃庭堅 鷓鴣天 有關細雨成語 雨絲風片 形容春天的微風細雨。

牛毛細雨 指極細的小雨 斜風細雨 斜風:旁側吹來的小風;細雨:小雨。形容小的風雨。

和風細雨 和風:指春天的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

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小雨如酥 柔風甘雨、有關細雨的句子 雨滴就像千萬個傘兵,從空中跳下來,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雨點連在壹起像壹張大網,掛在我的眼前。 微風吹過,雨簾斜了,像壹根根的細絲奔向草木、墻壁。

雨水灑下來,各種花草的葉子上都凝結著壹顆顆晶瑩的水珠。 雨如萬條銀絲從天上飄下來,屋檐落下壹排排水滴,像美麗的珠簾。

窗外下著蒙蒙細雨,滴滴的小雨點,好像伴奏著壹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誘惑。 雨珠順著小草的莖滾下來,壹滴鉆到土裏,又壹滴鉆到了小草的嘴裏,找不到了。

雨點兒落在我的頭上、身上,我仰面向上,閉著眼,張著口品著那點點雨珠,頓時,我覺得自己仿佛在細雨的澆灌下又長了許多。 雨,像天庭飄下來的千萬條銀絲。

毛毛細雨,悄悄無聲地飄落著,像是無數蠶娘吐出的銀絲。千萬條細絲,蕩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輕紗,披上了黑油油田野。

如絲的小雨從空中降落,雨點是那樣小,雨簾是那樣密,給群山披上蟬翼般的白紗。 雨絲很細,很綿,像春天時空飄浮的柳絮。

像霧似的雨,像雨似的霧,絲絲縷縷纏綿不斷。 秋雨如煙如霧,無聲地飄灑在那空地上的瓦礫堆裏、枯枝敗葉上,淋濕了地,淋濕了房,淋濕了樹。

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秋雨如同滿天發亮的珍珠,飄飄揚揚地揮灑著。

4. 關於細雨的詩句

1.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宋代:陸遊《劍門道中遇微雨》

我這壹輩子就應該做壹個詩人嗎?為什麽騎上瘦驢在細雨中到劍門關去?

2. 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鐘時。——唐代: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 賦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籠罩在細細微雨裏,建業城正敲響暮鐘之時。

3. 廉纖小雨池塘遍。細點看萍面。壹雙燕子守朱門。比似尋常時候、易黃昏。——宋代:周邦彥《虞美人·廉纖小雨池塘遍》

如絲的細雨灑遍了池塘,在長滿浮萍的水面,濺起了無數小點點。朱紅色的門檐下,壹雙燕子守在窠裏不再飛去。啊,今天的這個黃昏,來得似乎比往常要早。

4. 亂雲如獸出山前,細雨和風滿渭川。 ——唐代:韋莊《登鹹陽縣樓望雨》

亂雲就像猛獸奔湧出山前,細雨和風灑遍了渭河河川。

5. 隔花才歇廉纖雨,壹聲彈指混無語。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清代:納蘭性德《菩薩蠻·隔花才歇廉纖雨》

波渺渺,柳依依。雙蝶繡羅裙的女子,妳與幸福,只有壹朵花的距離。但是春天卻送來綿綿細雨,讓妳久坐閨中,辜負了美好的芳春。天晴的時候,雙燕已歸,柳枝低垂。

6. 黃昏猶是雨纖纖。曉開簾,欲平檐。江閱天低、無處認青簾。孤坐凍吟誰伴我?揩病目,撚衰髯。——宋代:蘇軾《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

昨日黃昏時,天上飄灑的還是纖纖細雨,次日清晨醒來打開窗簾,卻發現大雪差不多快要和屋檐齊平了。江闊天低,漫漫白雪把江邊酒館的酒旗都蓋住了,寒冷中獨自坐著吟詠詩詞,有誰陪伴?擦擦昏花的眼睛,捋捋衰老的胡子。

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代:杜牧《清明》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8.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9.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唐代: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壹新。

10.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代:誌南《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絲絲細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飏。

5. 小雨的詩句4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壹晴方覺夏深.(範成大:《喜晴》) 9.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遊:《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遊:《秋日郊居》) 9.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蒹葭》) 2.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裏:《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