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疊字,是指兩個相同的字重疊而成壹個詞,也稱“重言詞”,因此疊字詩也稱“重言詩”。 疊字大體可分三種:拆字疊、回文疊、雙字疊,疊字詩屬於雙字疊。疊字詩是指詩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詩各句都用疊字組成。全詩各句都用疊字組成的為疊字體詩。詩中疊字由來已久,最早見於《詩經·衛風·碩人》。顧炎武《日知錄》:“詩用疊字最難。《衛風》‘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鮪發發,葭朅揭揭。庶姜孽孽’,連用六疊字,可謂復而不厭,賾而不亂矣。古詩‘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連用六疊字,亦極自然,下此即無人可繼。”徐師曾《詩體時辨》說:“按古詩《青青河畔草》凡十句,而前六句皆用疊字,《迢迢牽牛星》亦十句,而首四句、尾二句皆用疊字,然末有以疊字成篇者。後人仿之,始有此體。”以後文人仿作,詩中用疊字的,如韓愈《南山詩》,連用十四句疊字,李清照《聲聲慢》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連用十四個疊字。疊字詩是由詩詞疊詞發展而來的壹種雜體詩。此後又有疊字詞、疊字曲出現。大多通篇疊字。如明代朱權《書懷》,既是疊字詩,又是回文詩,為罕見的詩作。
疊字是壹種組詞手法,疊字重言是語言文字學上的壹種法則,是文學創作中必不可少的造句修辭方式.使用該手法,將某種含義的字重疊起來,既可創造雙聲叠韻的音樂美,又能大增強對某事物某思想某感情的表達效果,鮮明地強烈地構架意境和渲染氣氛,最終達到加強作品對讀者的感染力與情緒沖擊,加深讀者對作者及作品的理解與印象。如易安詞《聲聲慢》“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