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竹板書是什麽意思

竹板書是什麽意思

竹板書是曲藝的壹種,說唱者壹手打呱嗒板兒,壹手打節子板。

竹板書形成於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竹板書的表演方式為壹個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節子板站唱。竹板書老藝人口頭傳說:嘉慶年間,皇太後壽終,上諭京師百日之內禁止動用管弦樂器,致使北京許多藝人難以度日。河北來京行藝的鼓書藝人劉丹池為謀生計,與其師張連奎放棄弦索,改用竹板伴奏演唱。

劉丹池下傳弟子分成兩個支脈,壹脈以金永貴為代表,下排萬、福、來、臨、賀、國、順、玉、海、潮各字輩傳人;又以壹脈以王永祥為代表,下排春、德、慶、田、祥、常、如、勝、茂、宣各字輩傳人。清末民初是竹板書在北京的興盛時期,出現了許多代表藝人,佘來榮、賈寶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在東安市場、朝陽門外、門頭溝、天橋等地演出,極受聽眾歡迎。

歷史概述:

竹板書前身叫“落子”,清朝末年萌芽於冀中地區。當時,由於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冀中壹帶多乞丐。有的乞丐在討飯時用牛胯骨鉆孔栓上鈴鐺,搖晃著唱自編的順口溜,人稱“耍胯骨”的。後來,有人改用竹板伴奏這種曲調,應用於農村舉行婚禮時“念喜歌”。

借鑒道教“梅、清、胡、趙”四大門派的傳延方式,以師徒授藝傳播為主體,子承父業的家庭沿襲方式為附,但有門裏學藝也必須門外拜師的定則。竹板書“萬、福、來、臨、賀”五代藝人中都出現過享譽壹時的傑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