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宋明時又稱南贛,其自然條件、經濟發展、居民構成、社會風土以及行政設施等方面都有相對完整的體系,因而有壹定的獨立性。贛南地處贛江流域,上通巴陵,下連吳越。此外,武夷山、南嶺不但成為全區的東南屏障,而且余脈伸展,丘陵縱橫,素有?八山半水壹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說。該地緊靠北回歸線,緯度較低,受亞熱帶森林氣候的影響,林木茂密,是全國十三個主要林區之壹。山高林密,田少坡地多,決定了這裏的人們以農牧為主,兼及采伐林木,運送木材,墾殖茶園等園藝業。所以這裏流行的山歌、田歌、茶歌、船歌無不與山、與水緊密相關。秦漢以來,由於戰亂的影響和出於某壹特定時期的政治需要,北方居民即開始向還處於?蠻夷之地?的越地移民。從此,大量的北方士民定居贛南,特別是唐宋之際大量離井背鄉的中原居民的遷入,他們在此開墾荒地,傳播先進的耕作技術和文化,使這壹地區的經濟有了飛躍發展。所以贛南民歌不論是行腔還是用語都有明顯的客家特點。
古代贛南民歌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以下三個時期:第壹時期為遠古時期,時為秦漢以前。這時贛南居民多從事伐木和墾殖業。因此這時的民歌以山歌為多,伐木歌即是其代表;第二時期為唐宋時。這壹期間贛南的農業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種植業空前興盛,居民以種五谷、桑麻為主。因此這時的民歌中,大多為田歌;第三時期為明清兩代。這時,贛南由於茶葉生產日益發展並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到了清朝不但生產?貢品茶?,而且還隨著航海業的發展而遠銷國外。每年春茶上市時,海內外人士雲集,十分熱鬧。居民從事茶葉生產的增多,茶歌便成了這時贛南民歌的突出代表。
近代,即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時期的贛南民歌,除了反映贛南人民生活和鬥爭的壹般民歌外,尤其值得我們註意的是,隨著鎢礦的發展,增添了反映鎢礦工人苦難生活的礦工歌。
當代,贛南民歌從遠古的伐木歌,發展到茶歌以及從內容到形式都面目壹新的紅色山歌。這些新民歌是贛南勞動人民走過的艱難曲折道路的真實寫照,是贛南社會發展的生動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