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風光是歷代詩人喜愛吟誦的對象。
1、《絕句二首》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竹裏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 夏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5、《歸園田居其壹》 宋·陶淵明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椋,桃李羅堂前。
6、《田園言懷》 唐·李白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裏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7、《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9、《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10、《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11、《遊山西村》 宋·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12、《秋中雨田園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雲暗,蕭蕭密雨垂。 為霖淹古道,積日滿荒陂。
五稼何時獲,孤村幾戶炊。 亂流發通圃,腐葉著秋枝。
暮爨新樵濕,晨漁舊浦移。 空餘去年菊,花發在東籬。
13、《辛夷塢》 唐·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14、《淇上田園即事》 唐·王維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 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 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
2.關於田園風光的詩及詩意田園風光是歷代詩人喜愛吟誦的對象。
1、《絕句二首》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竹裏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
夏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5、《歸園田居其壹》
宋·陶淵明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椋,桃李羅堂前。
6、《田園言懷》
唐·李白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裏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7、《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9、《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10、《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11、《遊山西村》
宋·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12、《秋中雨田園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雲暗,蕭蕭密雨垂。
為霖淹古道,積日滿荒陂。
五稼何時獲,孤村幾戶炊。
亂流發通圃,腐葉著秋枝。
暮爨新樵濕,晨漁舊浦移。
空餘去年菊,花發在東籬。
13、《辛夷塢》
唐·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14、《淇上田園即事》
唐·王維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
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
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
3.關於田園的古詩關於田園風光的古詩
1、《絕句二首》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竹裏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
夏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5、《歸園田居其壹》
宋·陶淵明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椋,桃李羅堂前。
6、《田園言懷》
唐·李白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裏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7、《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9、《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10、《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4.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和詩句的意思四時田園雜興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遊山西村 [宋]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壹村。
-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5.關於田園的古詩詩句關於田園風光的古詩 1、《絕句二首》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竹裏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
夏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5、《歸園田居其壹》 宋·陶淵明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椋,桃李羅堂前。 6、《田園言懷》 唐·李白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裏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7、《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9、《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10、《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11、《遊山西村》 宋·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12、《秋中雨田園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雲暗,蕭蕭密雨垂。
為霖淹古道,積日滿荒陂。 五稼何時獲,孤村幾戶炊。
亂流發通圃,腐葉著秋枝。 暮爨新樵濕,晨漁舊浦移。
空餘去年菊,花發在東籬。 13、《辛夷塢》 唐·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14、《淇上田園即事》 唐·王維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
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
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 15、《歸嵩山作》 唐·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16、《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山西去亦對維門》 唐·王維 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閑。
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 千裏橫黛色,數峰出雲間。
17、《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8、《終南山》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19、《田園作》 唐·孟浩然 望斷金馬門,勞歌采樵路。 鄉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壹薦甘泉賦。 20、《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盤曲四五十裏至黃牛》 唐·王維 危徑幾萬轉,數裏將三休。
回環見徒侶,隱映隔林丘。 颯颯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靜言深溪裏,長嘯高山頭。 21、《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
小童壹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22、《春中田園作》 唐·王維 屋中春鳩鳴,樹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楊,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禦,惆悵遠行客。 23、《渭川田家》 唐·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24、《新晴野》壹作晚望》 唐·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25、《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裏輕雷動,壹夜連枷響到明。
26、《青溪》 唐·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裏。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27、《歸園田居其二》 宋·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拔草***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28、《終南別業》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美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29、《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30、《新涼》 宋·徐磯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 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裏啼。
6.關於田園的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南宋 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註釋]
1肥:指果肉肥厚。
2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
3麥花:蕎麥花。蕎麥是壹種糧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種,生長期很短。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磨成粉供食用。
4籬落:籬笆。用竹子或樹枝編成的遮攔的東西。
5蛺(jiá)蝶:菜粉蝶。
6菜花:油菜花。
7唯有:只有。
8無:沒有。
[今譯]
壹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
蕎麥花壹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天長了,農民忙著在地裏幹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
只有蜻蜓和菜粉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賞析]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後壹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句意]1~2句:梅黃杏肥,麥白菜稀,色彩鮮麗。 3~4句:晝長人稀,蜓飛蝶舞,以動襯靜。
[編輯本段]四時田園雜興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是此段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註釋]
1.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 耘田:除草。
3. 績麻:把麻搓成線。
4.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壹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從事
7.傍:靠近
8.晝:白天
9.夜:晚上
[簡析]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壹組大型的田家詩,***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壹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壹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裏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幹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壹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7.求5首有關於山水田園詩及詩意《歸園田居》五首·陶淵明 其壹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詩歌譯文 少年時就沒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熱愛山川田園(生活)。
陶淵明像錯誤地陷落在人世的羅網中,壹去幾十個年頭。 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樹林,養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
到南邊的原野裏去開荒,固守愚拙,回鄉過田園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畝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間。
榆樹、柳樹遮掩著後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堂前。 遠遠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見,村落上的炊煙隨風輕柔地飄升。
狗在深巷裏叫,雞在桑樹頂鳴。 門庭裏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空房中有的是空閑的時間。
長久地困在籠子裏面,現在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 詩歌註釋 (1)適俗:適應世俗。
韻:情調、風度。 (2)塵網:指塵世,官府生活汙濁而又拘束,猶如網羅。
這裏指仕途。 (3)三十年:吳仁傑認為當作“十三年”。
陶淵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為江州祭酒,到義熙元年(四○五)辭彭澤令歸田,恰好是十三個年頭。 (4)羈鳥:籠中之鳥。
池魚:池塘之魚。鳥戀舊林、魚思故淵,借喻自己懷戀舊居。
(5)南野:壹本作南畝。際:間。
(6)守拙:守正不阿。潘嶽《閑居賦序》有“巧官”“拙官”二詞,巧官即善於鉆營,拙官即壹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義即守正不阿。 (7)方:讀作“旁”。
這句是說住宅周圍有土地十余畝。 (8)蔭:蔭蔽。
(9)羅:羅列。 (10)曖曖:暗淡的樣子。
(11)依依:輕柔的樣子。墟裏:村落。
(12)這兩句全是化用漢樂府《雞鳴》篇的“雞鳴高樹顛,犬吠深宮中”之意。 (13)戶庭:門庭。
塵雜:塵俗雜事。 (14)虛室:閑靜的屋子。
余閑:閑暇。 (15)樊:柵欄。
樊籠:蓄鳥工具,這裏比喻仕途。返自然:指歸耕園田。
這兩句是說自己象籠中的鳥壹樣,重返大自然,獲得自由。 詩歌主旨 首尾呼應,同時又是點題之筆,揭示出《歸園田居》的主旨。
但這壹呼應與點題,絲毫不覺勉強。全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新生活的愉快,壹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詩歌註釋 人事:指與人交結往來。 鞅:馬駕車時頸上的皮帶。
這句是說居處僻陋, 車馬稀少。 曲:隱僻之地。
墟曲:猶鄉野。 披:撥開。
詩歌品評 本篇是 《歸園田居》 第二首,著意寫出鄉居生活的寧靜。先是從正面寫“靜”。
生活在偏僻的鄉村,極少有世俗的交際應酬,也極少有車馬貴客造訪。正因為沒有俗事俗人打擾,所以“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那虛掩的柴門,那幽靜的居室,已經把塵世的喧囂俗念都遠遠地隔絕了。 不過,柴門也有敞開之時,詩人“時復墟曲中,披草***來往”,常與鄉鄰們***話桑麻。
然而在詩人看來,與純樸的農民披草來往,不是世俗的“人事”; ***話桑麻,也不是 “雜言” 。與充滿機巧虛偽的官場相比,這裏別有洞天。
——這是以外在的“動”寫出內在的“靜”。 鄉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樂悲歡。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令人喜悅;同時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這壹喜壹懼,並非“塵想”雜念。
相反,這單純的喜懼表示著鄉居勞作使詩人的心靈明凈了,感情淳樸了。——這是以心之“動”來進壹步展示心之“靜”。
詩人或從正面說,或從旁說,讓讀者去領略鄉村的幽靜和自己心境的恬靜。 元好問曾說:“此翁豈作詩,直寫胸中天。”
詩人在這衷正是描繪了壹個寧靜、純美的天地。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詩歌註解 1.南山:指廬山。
2.興:起床。 3.荒穢:形容詞作名詞,指豆苗裏的雜草。
4.荷鋤:扛著鋤頭。荷,扛著。
5.狹:狹窄。 6.草木長:草木叢生。
7. 沾:沾濕。 8足:值得。
9.但:只. 10.願:指隱居躬耕,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願望。 11.違:違背。
詩歌譯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雜草叢生,豆苗長得很稀疏。 早晨起來到田裏清除野草,星月下我扛著鋤頭回家歇息。
草木覆蓋了狹窄的歸路,夜露打濕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濕了又有什麽可惜,只要不違背我歸耕的意願就行了。
詩歌中心思想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這兩句寫在南山下種豆,草很茂盛豆苗卻稀稀疏疏的。
起句很平實,就像壹個老農站在那裏說話,讓人覺得很親切。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為了不使豆田荒蕪,詩人壹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雖然很辛苦,但他並不抱怨,這從“帶月荷鋤歸”的美景就可以看出來。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路窄草長,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濕了有什麽可惜的呢?這句話看似平淡,但這種平淡。
8.描寫田園的古詩1、
村景即事 範成大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2、
殘春 陸遊
江鮆堆盤粔籹香,山家節物亦窮忙。
桑間葚紫蠶齊老,水面秧青麥半黃。
語燕似催春事去,遊絲不似客愁長。
鄉村年少那知此,處處喧呼蹴鞠場。
3、
出門與鄰人笑談久之戲作 陸遊
暮靄昏昏半掩扉,偶逢鄰叟荷鉏歸。
且令閑說鄉村事,莫問渠言是與非。
4、
雞犬 陸遊
鄉村年久競農務,秋歛春耕恐失時。
我老元無夙興事,嬾雞啼曉恰相宜。
5、
田家 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6、
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 杜甫
步屟隨春風,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嘗春酒。
酒酣誇新尹,畜眼未見有。回頭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飛騎籍,長番歲時久。前日放營農,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則已,誓不舉家走。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
叫婦開大瓶,盆中為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
語多雖雜亂,說尹終在口。朝來偶然出,自卯將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
指揮過無禮,未覺村野醜。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鬥。
7、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8、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9、
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10、
贈閭丘處士 李白
賢人有素業,乃在沙塘陂。竹影掃秋月,荷衣落古池。
閑讀山海經,散帙臥遙帷。且耽田家樂,遂曠林中期。
野酌勸芳酒,園蔬烹露葵。如能樹桃李,為我結茅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