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夕陽晚霞詩句(寫夕陽最著名的10首詩詞)

夕陽晚霞詩句(寫夕陽最著名的10首詩詞)

在古代詩詞中,寫夕陽(落日、斜陽、殘陽)的也有很多首,通常多給人以淒涼、失落、滄桑之感,常與遊子、思婦、思鄉、懷古等相關。下面這十首寫夕陽的詩詞,請君品鑒。 壹、《登樂遊原》(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詩人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將女兒嫁給了他,因為王茂之是李黨的重要人物,李商隱從此陷入牛李黨爭不能自拔,在官場中異常失意,這首詩正是他心境郁悶的真實寫照。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遊廟,又名樂遊苑,登上它可望長安城,在當時是比較出名的遊覽之地,很多詩都有提及此地,比如下面這壹首。

二、《憶秦娥·簫聲咽》(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相傳這是李白寫的詞,後世對其評價很高,譽之為“百代詞曲之祖”。這是壹首傷今懷古,托興深遠的詞,詞的上片始終在個人的悲歡離合之中,而下片則出現了較大的跌宕。將個人的憂愁完全被拋開了,或者說融入了歷史的憂愁之中,通過對秦、漢那樣赫赫王朝的遺跡——鹹陽古道、漢代陵墓的掇取,從而進入了歷史的反思。

三、《金陵五題·烏衣巷》(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當時詩人由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經金陵,金陵是六朝故都,可在詩人的那個年代,金陵已非曾經的江東繁華之地,荒落得差不多成為壹個“空城”。詩人有感於此,寫下了這壹組***五首詠懷古跡的詩篇。烏衣巷原是六朝貴族居住的地方,最為繁華,如今有名的朱雀橋邊竟長滿野草,烏衣巷口也不見車馬出入,只有夕陽斜照在昔日的深墻上,真是滄海桑田,人生多變。

四、《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意境是中國古典詩歌美學中的壹個重要範疇,情與景能否妙合,成為能否構成意境的關鍵。這首小令很短,全曲無壹秋字,但卻描繪出壹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並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淒苦的心境。

五、《暮江吟》(唐·白居易)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這是詩人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嘗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在離開朝廷後他的心情輕松暢快了很多,因此寫了這首詩。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於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壹幅是夕陽西沈、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壹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

六、《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北宋·晏殊) 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是詞人作品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之壹,描寫的是悼惜殘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詞的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去年”所歷也是和“今年”壹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壹樣的樓臺亭閣,壹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壹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壹系列人事。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歷來為人稱道。

七、《使至塞上》(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唐開元二十四年,吐蕃發兵攻打唐屬國小勃律,第二年春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禦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並任河西節度使判官,實際上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這首詩就作於這次出塞途中,詩人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

八、《蘇幕遮·懷舊》(北宋·範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寫這首詞的時候,詞人正在西北邊塞的軍中任陜西四路宣撫使,主持防禦西夏的軍事。這首詞抒寫了羈旅鄉思之情,與傳統的寫離愁別恨不同的是,這首詞的意境更闊遠。整個上片所寫的闊遠秾麗、毫無衰颯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筆下是少見的。

九、《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詩人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遊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是流傳千古的五言絕句。

十、《桂枝香·金陵懷古》(北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裏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王安石第壹次任江寧知府,寫有不少詠史吊古之作;之後王安石被罷相,第二次出知江寧府。這首詞當作於這兩個時段的其中之壹。作為壹個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站得高看得遠,這首詞通過對六朝歷史教訓的認識,表達了他對北宋社會現實的不滿,透露出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