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劉羽沖是怎樣的人

劉羽沖是怎樣的人

劉羽沖,佚其名,滄州人。先高祖厚齋公多與唱和①,性孤僻,好講古制,實迂闊不可行。嘗倩②董天士作畫,倩厚齋公題。內《秋林讀書》壹幅雲:“兀做秋樹根,塊然無與伍。不知讀何書?但見須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譜③。”蓋規之也。 偶得古兵書,伏讀經年,自謂可將十萬。會有土寇,自練鄉兵與之角,全隊潰覆,幾為所擒。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年,自謂可使千裏成沃壤。繪圖列幹④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試於壹村。溝洫⑤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獨步庭階,搖首自語曰:“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病死。 後,風清月白之夕,每見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搖首獨步。傾耳聽之,所誦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則歘⑥隱。次日伺之,復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歟?何文勤公嘗教昀⑦曰:“滿腹皆書能害事,腹中竟無壹卷書亦能害事。國弈不費舊譜,而不執舊譜;國醫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⑧。’又曰:‘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⑨。’” (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概述〕有壹個叫劉羽沖的讀書人,性格孤僻,好講古制。壹次他偶爾得到壹部古代兵書,伏案讀了壹年,便自稱可以統率十萬大軍。恰好這時有人聚眾造反,劉羽沖便訓練了壹隊鄉兵前往鎮壓,結果全隊潰敗,他本人也差點兒被俘。後來他又得到壹部古代水利著作,讀了壹年,又聲稱可以把千裏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讓他在壹個村子裏試驗,結果溝渠剛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順著渠道灌入村莊,村裏人險些全被淹死。從此劉羽沖悶悶不樂,每天總是獨自漫步在庭院裏,千百遍地搖頭自語道:“古人豈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註釋〕①先高祖:稱已故的高祖。唱和:以詩互相贈答。 ②倩:請。 ③井田譜:據說西周時曾實行過井田制。後世有些士大夫為了解決現實土地問題,企圖恢復井田制,畫出圖譜,這是復古的愚蠢行為。 ④幹:謀求。 ⑤溝洫:溝渠。洫:田間水道。 ⑥歘:同“欻(xū)”,火光壹現的樣子。 ⑦昀:作者本人,紀昀。 ⑧“神而”二句:語出《周易》。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這樣的修養的才能只能存在於某些人的身上。 ⑨ “能與”二句:語出《孟子》。意思是說,木工能把制作的準則傳授給別人,但不壹定能使別人技巧高超,那需要自己尋求的。

劉羽沖是壹個只會從書中照搬壹些知識,不懂得靈活運用於實際之中。只會紙上談兵的人。

劉羽沖,他的正名到現在已沒人記得了,是滄洲人。我家先太祖父厚齋公當年經常與他詩詞唱和。他的性格孤僻,喜歡講究古制,但實際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那些理論。他曾經請董天士替他畫畫,讓厚齋公在畫上題詩,其中有壹幅秋林讀書圖,題的詩是:“兀坐秋樹根,塊然無與伍,不知讀何書,但見須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譜。”這是厚齋公用詩句給予他的規勸。

他偶然得過壹部古兵書,伏案熟讀,自己感覺可以統領十萬軍兵沖鋒陷陣了。正巧當時鄉裏出現土匪,劉羽沖就自己訓練鄉兵與土匪們打仗,然而全隊潰敗,自己也差點被土匪捉去;又偶然得到壹部古代水利書,伏案熟讀數年,自己認為可以有能力使千裏荒地成為肥沃之地,繪畫了地圖去州官那裏遊說進言,州官也是個好事者,就讓他用壹個村落來嘗試改造,水渠剛造好,洪水來了,順著水渠灌進來,全村的人幾乎全被淹死變成了魚。

於是他從此抑郁不樂,總是獨自在庭階前散步,壹邊走壹邊搖著頭自言自語說:“(古人怎麽可能會欺騙我呢!)”就這樣每天喃喃自語千百遍,就是說這六個字。不久劉羽沖就抑郁而死了。

後來每逢風清月白的夜晚,經常會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樹下,壹邊搖頭壹邊漫步,側耳細聽,鬼魂說的仍然是這六個字。有時候聽到的人笑他,鬼魂就會馬上隱沒,第二天再去那裏看,還是看到鬼魂那樣獨步著喃喃自語。拘泥於古籍的人都有點呆氣,但怎麽會呆到這個地步呢?

何文勤大人曾經教導我說:“滿腹都是經書會對事情的判斷造成危害,但是壹本書也不看,也會對事情的判斷造成危害。下棋的大國手不會廢棄古代流傳下來的棋譜,但是不會很執著於舊譜;高明的醫生不會拘泥於古代流傳下來的藥方,但是經驗裏也不會偏離古方。所以說:‘能夠把什麽事做得出神入化,主要是看做事的人罷了’。”又說:“能夠教會人做任何事的規範步驟,但不可能讓人變得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