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
我/如果/愛妳——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
借妳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妳——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增加/妳的高度,襯托/妳的威儀。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妳/近旁的/壹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妳/站在壹起。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每/壹陣風過,
我們/都相互/致意,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妳/有妳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沈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裏:
愛——不僅/愛妳偉岸的/身軀,也愛妳/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擴展資料全詩采用抒情主體“木棉”對“橡樹”做誠摯的表白,把二者人格化、心靈化,使這兩個中心意象從外到內都閃射出思想和審美的光芒。木棉可以理解為是充滿青春氣息的柔中帶剛的現代女性美的象征,也可以理解為那是熾熱、豐富的感情及獨有壹份深沈的個性。
橡樹則顯示了種陽剛的氣質,那是偉岸、剛強的性格象征。此詩有了這種獨特、精美的意象作為象征核心,就自然地脫離了具體的有限的形體,具有豐富的內涵。它既可以看作是男女之間平等真誠的愛情,也可以理解為壹種親密、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
詩人巧借“木棉”的表白,派生並組合了壹系列蘊含豐富的具體意象。這些意象要麽是暗示木棉對傳統人生觀中不和諧不平衡,甚至向壹方傾斜的人際關系的看法,要麽是大膽肯定在人格獨立基礎上的互相依存,顯示了對和諧的人際關系、新型的愛情觀、人生價值的向往和追求。全詩章法及句法的精心安排,使抒情與議論自然融合,使豐富細膩的感情帶有理性的光彩。
此詩運用了抒情主體擬人化這壹表現手法。抒寫對象明為橡樹,實為木棉。寫法上又獨辟蹊徑,不直接描繪木棉外貌的秀麗挺拔,而用了壹連串精妙的比喻從各個角度反襯木棉的種種品格、信念和抱負,接著從心理和性格上加以刻畫,這樣就從四面八方、裏裏外外飽滿地表現了木棉對橡樹的愛情。
在藝術表現上,這是把反映式變為表現式的寫法,顯得更為濃縮、凝練、概括、集中。另外,詩人改造了傳統的賦、比、興的手法,避開了鋪敘,加入了現代詩常用的內心獨白方式,更易表達抒情主體的主觀感受。(《文學欣賞》)
百度百科-致橡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