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左江花山巖畫的詩句(描寫巖畫的詩詞)

關於左江花山巖畫的詩句(描寫巖畫的詩詞)

1.描寫巖畫的詩詞

左江巖畫

原始的血液融入山巖

生存之意誌永恒

隔著千年遙望

先人的呼吸與吶喊

落入了汩汩而過的明江

唯有那神秘的赭紅

見證蒼海桑田

見證繁衍生息

2.花山巖畫的對聯200字

早春時節,左江兩岸春意拂面。

雲霧繚繞間,綠的、黃的、紅的……鮮亮的色彩點綴其中,鳳尾竹、灌木、木棉花和峭壁上赭紅色巖畫***同構成了壹副神秘而震撼的文化圖景。 談及剛剛入選世界遺產的“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畫家任賽仍難掩內心的激動。

去年早春,受國家文物部門邀請,任塞和北京美術組20余位畫家赴廣西崇左花山巖畫所在的區域采風,當時的場景歷歷在目。“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當地山川是非常秀美而獨特的。

和其他文化遺產聚焦壹處人文、自然風光不同,花山巖畫是綿延了壹百余公裏的狹長景觀帶。對畫家而言,現場寫生對視覺感受和記錄是最為完整的。

繪畫作品不是對文化遺產的照搬,而是用藝術化的手法對當地景致與人文風貌的藝術再現。”7月26日,任賽在北京環鐵藝術城的工作室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3.花山巖畫的相關傳說

關於花山壁畫的傳說也充滿了浪漫的色彩。其中流傳最廣的壹個故事是這樣的。

古時候有個奇人叫蒙大,他十來歲就食量驚人,且力大無比。那年兵荒馬亂,官刮民財,老百姓苦不堪言。蒙大忍受不了壓迫,決心起來造反,但苦於沒有兵馬刀槍,怎麽辦?他每天上山砍柴,總是呆呆地坐在石頭上壹籌莫展。壹天,來了壹位銀須白發的老人,送給蒙大壹疊紙和壹支筆,老人吩附道:“妳在這紙上面畫兵馬刀槍,等到滿壹百天,紙上的兵馬就會變成真人真馬了,但千萬不要讓任何人知道”。老人說完便飄然而去。從此,蒙大每天幹活回來,就關在屋裏寫寫畫畫,廢寢忘食。他母親覺得奇怪,追問他,他總是說:“壹百天後妳就知道。”誰知在第99天時,母親實在耐不住了,心想:只差壹天不要緊吧,待我看看他畫的是什麽。於是,趁蒙大不在家,便推門進去打開畫箱。剎那間,只見那些尚未成真人真馬的紙片嘩啦啦飛出屋外,粘在村前的崖壁上,變成了壁畫。

傳說太過神奇,除了為花山巖畫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之外,並不能解釋巖畫的真正源起。關於這些畫的來歷,也是眾多學者力圖解開的壹個謎。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幾代研究人員提出了多種“假說”。

4.寫花山巖畫的400字作文

真真正正看過百花齊綻的人,絕對會不由自主的跪倒。就像小澤征爾第壹次聆聽阿炳的《二泉映月》時,雙膝跪下,聲音顫抖地說著,這種曲子,絕對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啊

百花綻放的瑰麗場景,並不像書上所描繪的那樣平面死板,而是更加的靈動秀美。說白了,這美麗,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我所謂何人何時,都會被此所深深折服。

然而現在,我來到了花山,這壹座堪稱是人間仙境的美妙地方。我又三生有幸,觀賞到了百花齊放的奇景。我相信,當時的我,是被其所震撼到的,震撼到,心臟都停止了跳動。

5.美麗的花山巖畫作文

寫作思路:緊扣主題,有時讀者會被作家的思想和想法所迷惑。在這種情況下,作家傾向於使用太多的細節,而且非常具體,這不是讀者所需要的。盡量給讀者提供真正需要的細節,為了避免混淆,不要涉及過多的細節。

正文:望都漢墓壁畫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東漢墓室壁畫之壹。東漢時期是自秦朝統壹後,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由戰國時期不同地域的繪畫風格相互融合,形成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時代風格時期,加之不斷吸收域外藝術的新因素,因此,在題材內容和表現形式及技法方面,均較戰國繪畫有了巨大的豐富、提高和拓展。

漢墓壁畫布局均衡、疏朗。從壁畫內容和僅分布於前室的布局意向來看,前室可能誇耀墓主生前的地位,甬道頂部的券形壁上,畫有鳥獸騰馳其間的雲氣,雲氣則意寓墓主死後進入"天界"。漢代的升仙迷信意識,通過墓室結構的空間與壁畫內容的整體設計表達出來。

在用彩上,壁畫用墨勾勒單線輪廓,再填施朱、黃、黑三色。面部線條工細,衣紋用筆粗簡有力。賦彩雖用平塗,但顏色有濃淡之分,已屬最初的渲染手法。

在繪畫技法上,物像造型以線條為主,勾勒的細線流暢,富有彈性,粗線則連勾帶染,組成醒目的衣褶。人物形象的處理,采用3/4的側面造型,使動態與臉部神情都得到簡潔而充分的表現。這種不加背景的單個人物具有肖像畫的性質,較寫實地刻畫出不同人物的身份與形貌特點。

在漢代墓室壁畫中,望都壁畫具有獨特的風格,預示魏晉以後人物畫的更大進展,對我國古代社會、政治演變及繪畫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望都漢墓於2006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花山巖畫的主題內容

相比對“為何作畫”漫無邊際的猜測,對於繪畫內容的研究,因為有著直觀的畫面作為依據,就顯得有的放矢得多。 據專家考證,這些戰國至東漢時期繪制在天然崖壁上的圖畫,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關於花山巖畫最早的記載,出現在明代張穆的《異聞錄》中,文中是這樣描述的:“廣西太平府有高崖數裏,現兵馬執刀杖,或有無首者”。光緒年間的《寧明州誌》記載:“花山距城五十裏,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體,或大或小,或執幹戈,或騎馬”。

明江東岸的花山巖畫繪制在臨江絕壁上,整個畫面長200多米,高約40米,有畫像1800多個,包括人、馬、狗、刀、劍、銅鼓和羊角鈕鐘等,以人像居多,***有1300多個。巖畫人像有正面和側面之分,正面人像高大,皆雙腿叉開彎膝而立,雙臂高舉,神情瀟灑。巖畫中的中心人物居於畫的中央,身材魁梧,頭戴虎冠,身佩長劍,威風凜凜,是隊伍中的首領。壹般的頭領也是體魄健壯,剽悍異常,與眾不同,突出於群體之中。側身人像數量眾多,有的頭戴飾物,有的赤身裸體,有男有女,動作剛健有力。眾多的體形較小的人物簇擁在身形高大的“首領”周圍,形成眾星捧月的構圖。遠看,巖壁上壹片赤紅如血,近看畫像密密麻麻,整幅畫面把許多元素混雜在壹起,喧鬧而熱烈。 這些畫面在表達著怎樣的主題?錯綜復雜的符號代表了什麽意思?人物為何整齊劃壹地跳起舞來?目前專家學者們也是各有各的見解,沒有形成***識。

從眾多人物的姿態上看,畫面更像是壹場盛大的祭祀或節日慶典。畫中人物大多雙臂向兩側平伸,曲肘上舉,雙腿分開成屈蹲,明顯是模仿青蛙的姿態,而蛙神崇拜正是壯族的古老傳統,青蛙舞至今仍在民間有所流傳;其次,畫面中出現很多銅鼓,這種重要的禮器也多用於祭祀場合;另外,壹些人物形象有明顯的性別特征,畫面出現了身懷六甲的婦女、成群結隊的小人,有人認為這反映了古駱越人的生殖崇拜。據這些內容可以推斷,畫面表達了壹種歡樂、莊嚴、神聖的場面,如果不是祭祀,也是某種慶祝儀式。而在古代駱越人的生活當中,盛大的節日慶典,往往是和祭祀同時進行的,在舉行儀式的過程當中,當然也少不了敲銅鼓、跳蛙舞。

不管畫面具體描述了哪壹個場景,它都實實在在地反映了古駱越人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人們對英雄的崇敬和對力量的歌頌,以及祈望人畜興旺、風調雨順的美好心願。

7.名詞解釋 廣西左江巖畫

左江巖畫在連亙左江數百公裏的懸崖峭壁上,***發現巖畫79個點、178處、280組。

其中寧明花山巖畫是左江巖畫的代表,距崇左市區50多公裏。距南寧160公裏,畫面寬約170米,高約95米,***有111組畫面,圖象1900余個,以規模宏大、場面壯觀而居左江巖畫之冠,堪稱世界巖畫史上的珍品。

長期以來,學者們對這些巖畫的年代看法不壹,比較壹致的認為是,左江巖畫是戰國至東漢時期(公元前475~公元220年)壯族先民駱越人的創作。對花山巖畫含義和思想內容的確切解釋,在學者中卻眾說紛紜,各有所見,使花山巖畫更顯得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