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現代主義詩潮論》,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1998年再版
2.《中國新文學思潮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3.《湖北文學史》(與王齊洲合作),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4.《反思與重構:中國現代文學史觀綜論》,新華出版社2005年出版
5.《中國現代文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005年第7版
6. 《反思與重構:中國現代文學史觀念綜論》,新華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7. 中國現代主義詩潮論》(修訂本),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8. 《中國現代詩歌意象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9. 主編(與李遇春合作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品選講》(上、下),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10. 主編(與李遇春合作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經典作品選講》(上、下),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11. 主編:《華韻詩魂:現當代詩歌精選》(第二屆中國詩歌節《華韻詩魂》叢書之壹),2009年5月出版。 (近15年來主要成果):
1.《論穆旦的詩》,《湖北民族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11期全文轉載
2.《略論湖北現代文學特征及其文化傳統》,《江漢論壇》1995年第8期
3.《論馮至的十四行詩 》,《貴州社會科學》1995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1期全文轉載
4.《論卞之琳的新智慧詩》,《 文藝研究》1996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5期全文轉載
5.《中國現代主義詩潮的嬗變及其特征》,《 晉陽學刊》1996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7期全文轉載
6.《李金發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位置芻議》,《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11期全文轉載
7.《論中國現代主義詩歌與西方象征主義詩歌》,《外國文學評論》1996年第4期
8.《魯迅精神魅力的探尋》,《 魯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1期;《中國文學年鑒》(1997—1998)全文轉載
9.《論三、四十年代中國現代主義詩潮的嬗變》,《學習與探索》1997年第2期;《新華文摘》1997年第9期全文轉載;《中國文學年鑒》(1997—1998)全文轉載
10—11.《胡適研究的歷史和現狀》(上、下),《荊州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1998年第6期;人大復印質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4期全文同期轉載
12.《20世紀中國詩歌的現代化歷程的回眸》,《人文雜誌》1998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2期全文轉載;《詩刊》1999年第5期轉摘
13.《略論影響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幾種關系》,《文學評論》 2000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0年第6期摘要
14.《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分期及其特征》,《 荊州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2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第2期全文轉載
15.《20世紀中國詩歌的民族化歷程回眸》,《人文雜誌》2001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研究》2001年第4期全文轉載
16.《文化視野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有效性與局限性》,《 荊州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1年全文轉載
17.《論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觀念的二元對立》,《人文雜誌》2002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2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8.《略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經典化》,《學習與探索》2002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12期全文轉載
19—20.《法國象征主義對中國現代主義詩歌的影響》,《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第8期同期全文轉載
21.《略論20世紀四十年代中國文學思潮的反思特征》,《 江漢論壇》2003年第8期
22.《論20世紀40、50年代中國現代文學轉型:兼論中國現代作家後期創作現象》,《文藝研究》2003年第5期
23.《論徐圩〈鬼戀〉的敘事審美特征》,《人文雜誌》2003年第5期
24.《20年代中國現代詩歌音節詩學》,《學習與探索》2004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年第5期摘要
25.《論中國現代詩歌意象藝術》,《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新華文摘》 2005年第6期摘要
26.《20世紀30、40年代中國現代意象詩學綜論》,《人文雜誌》 2004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27.《論中國現代詩歌與西方象征主義詩歌意象藝術》,《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第3期
★28.《中國現代詩歌與古代詩歌意象藝術略論》,《文學評論》2005年第3期
29.《論聞壹多詩歌意象藝術的嬗變》,《江漢論壇》2005年第9期
30.《論中國現代詩歌意象的都市化特征》,《人文雜誌》2006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文、當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11期全文轉載。
31.《九葉詩派意象藝術的現代化追求》,《河北學刊》2006年第5期。
32.《西方意象詩學對中國現代詩歌的影響》,《文藝研究》2006年第9期。
33.《論七月詩派的意象藝術》,《三峽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34.《走向融合與開放:艾青詩歌意象藝術的探索》,《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35.《新詩散文化的詩學內涵與意義》,《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文、當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12期全文轉載。
36.《關於現代舊體詩詞的入史問題》,《文學評論》2007年第5期。
37.《培育兒童媒體文化 適應現代教育轉型》,《華文學刊》(新加坡)2007年第1期。
38.《1990年代以來鄭敏研究述評》(與張琰合作),《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39.《也談當前的國學熱》,《文藝報》2007年2月10日。
40.《不能把五四與傳統對立》,《社會科學報》2007年5月17日。
41.《現代中國文學學科觀念與方法學術研討會綜述》(與張晉業合作),《光明日報》2008年7月3日。
42.《中國現代詩歌的意象圖景》,《社會科學報》2008年7月3日。
43.《中國現代詩歌意象的發生》,《人文雜誌》2008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第11期全文轉載。
44.《色戒:從張愛玲到李安》,《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45.《新詩困惑期的選擇與思考》,《文藝報》2008年1月24 日。
46.《中國現代詩歌意象藝術的嬗變及其特征》,《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新華文摘》第10期摘要。
47.《近30年郭沫若〈女神〉研究綜述》(與胡忱合作),《郭沫若學刊》2009年第3期。
48.《語文課問題何在》,《光明日報》2009年2月9日。
49.《回歸傳統不是語文課的出路》,《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學語文教與學》2009年第7期全文轉載。
50.《近三十年中國現代詩歌史觀反思》,《文藝研究》2009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9年第11期全文轉載。
51.《現代舊體詩詞不宜入史》,《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10月20日。
52.《《新詩的困惑與選擇》,《文藝研究》2009年第12期 中國20世紀文學與外國文學的相互關系研究--中國社科九五項目主要參加者之壹
中國現代詩潮研究--湖北省92年社科項目
湖北文學史--湖北省94年社科項目(合作)
楚文藝美學研究--湖北省教委1995年重點社科項目(主持人)
解放區文學研究--陜西省七五社科項目(合作參加)
湖北當代歷史題材小說研究--湖北省社科2002年項目(合作參加)
中國現代文學教學體系轉軌研究--湖北省教委1993年教學科研項目 1993年獲湖北省政府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1999年獲全國曾憲梓教育基金二等獎
2001年獲湖北省政府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1年獲荊州市政府首屆社會科研成果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