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地》 兩漢:劉徹 天地並況,惟予有慕,爰熙紫壇,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為紛,黼繡周張,承神至尊。千童羅舞成八溢,合好效歡虞泰壹。
九歌畢奏斐然殊,鳴琴竽瑟會軒朱。璆磬金鼓,靈其有喜,百官濟濟,各敬厥事。
盛牲實俎進聞膏,神奄留,臨須搖。長麗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況皇章。
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清。發梁揚羽申以商,造茲新音永久長。
聲氣遠條鳳鳥翔,神夕奄虞蓋孔享。 2.《登幽州臺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3.《正氣歌》 宋代: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壹壹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9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壹皂,雞棲鳳凰食。壹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4.《上邪》 兩漢:佚名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5.《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
2. 有哪些表示天地的詞語哀感天地 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別有天地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壹番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盤古開天地 指人類開始有了歷史。
天地經緯 指天地間理所應當、無可非議的道理。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德配天地 謂道德可與天地匹配。極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驚天地,泣鬼神 使天地為之震驚,使鬼神為之哭泣。
天地不容 天地:天地之間,人世間。容:寬容。天地所不能容納。指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的人與事。
天地長久 見“天長地久”。
3. 關於天地的古詩1、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
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5、馬疾過飛鳥,天窮超夕陽。
6、曠野看人小,長空***鳥齊。
7、風霜何事偏傷物,天地無情亦愛人。
8、雄雞壹唱天下白。
9、譽天地之大,褒日月之明。
10、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11、天地不同方覺遠,***天無別始知寬。
4. 求描寫天空的文言文題蕭郎中開元寺新構幽寂亭
劉長卿
[唐]
康樂愛山水,賞心千載同。結茅依翠微,伐木開蒙籠。
孤峰倚青霄,壹徑去不窮。候客石苔上,禮僧雲樹中。
曠然見滄洲,自遠來清風。五馬留谷口,雙旌薄煙虹。
沈沈眾香積,眇眇諸天空。獨往應未遂,蒼生思謝公。
北庭貽宗學士道別
岑參
[唐]
萬事不可料,嘆君在軍中。讀書破萬卷,何事來從戎?
曾逐李輕車,西征出太蒙。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侖東。
兩度皆破胡,朝庭輕戰功。十年只壹命,萬裏如飄蓬。
容鬢老胡塵,衣裘脆邊風。忽來輪臺下,相見披心胸。
飲酒對春草,彈棋聞夜鐘。今且還龜茲,臂上懸角弓。
平沙向旅館,匹馬隨飛鴻。孤城倚大磧,海氣迎邊空。
四月猶自寒,天山雪蒙蒙。君有賢主將,何謂泣途窮?
時來整六翮,壹舉淩蒼穹。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岑參
[唐]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走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唐]
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壹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
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風雨中望峽口諸山,奇甚,戲作短歌
陸遊
[南宋]
白鹽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蒼穹。
凜然猛士撫長劍,空有豪健無雍容。
不令氣象少渟滀,常恨天地無全功。
今朝忽悟始嘆息,妙處元在煙雨中。
太陰殺氣橫慘淡,元化變態含空蒙。
正如奇材遇事見,平日乃與常人同。
安得朱樓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