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肥會揮發;
黑化肥發灰,灰化肥發黑;
黑化肥發灰會揮發;灰化肥揮發會發黑;
黑化肥發灰揮發會花飛;灰化肥揮發發黑會飛花。
2、嘴說腿,腿說嘴,嘴說腿愛跑腿,腿說嘴愛賣嘴。
光動嘴不動腿,光動腿不動嘴,不如不長腿和嘴。
3、墻上掛面鼓,鼓上畫老虎,老虎抓破鼓,拿塊布來補。
不知是布補鼓,還是布補虎?
4、銅勺舀熱油,鐵勺舀涼油,銅勺舀了熱油舀涼油,鐵勺舀了涼油舀熱油。舀油入炒勺,月月有佳肴。先燉魷魚塊,後扒羊肉條。火在爐下燃,油在勺中熬,滿鍋同炎熱,管它銅勺與鐵勺。
5、妳也勤來我也勤,生產同心土變金。工人農民親兄弟,心心相印團結緊。
6、長蟲圍著磚堆轉,轉完磚堆鉆磚堆。
7、大刀對單刀,單刀對大刀,大刀鬥單刀,單刀奪大刀。
8、山裏有個寺,山外有個市,弟子三十三,師父四十四。三十三的弟子在寺裏練寫字,四十四的師父到市裏去辦事。三十三的弟子用了四十四小時,四十四的師父走了三十三裏地。走了三十三裏地就辦了四十四件事,用了四十四小時才寫了三十三個字。
9、有個面鋪門朝南,門上掛著藍布棉門簾,摘了藍布棉門簾,面鋪門朝南;掛上藍布棉門簾,面鋪還是門朝南。
10、壹班有個黃賀,二班有個王克,黃賀、王克二人搞創作,黃賀搞木刻,王克寫詩歌。黃賀幫助王克寫詩歌,王克幫助黃賀搞木刻。由於二人搞協作,黃賀完成了木刻,王克寫好了詩歌。
11、山前有個崔粗腿,山後有個崔腿粗。二人山前來比腿,不知是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還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
12、坡上立著壹只鵝,坡下就是壹條河。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13、壹班有個黃賀,二班有個王克,黃賀、王克二人搞創作,黃賀搞木刻,王克寫詩歌。黃賀幫助王克寫詩歌,王克幫助黃賀搞木刻。由於二人搞協作,黃賀完成了木刻,王克寫好了詩歌。
14、河邊兩只鵝,白鵝與灰鵝,哦哦愛唱歌,唱得渴又餓,昂首吸飛蛾,飛蛾啄不住岸邊去找窩。草窩暗又矮,只得去過河,河裏真暖和,有吃又有喝,不能再挨餓,遨遊真快活,安心唱愛歌。
15、師部司令部指示:四團十連石連長帶四十人在十日四時四十四分按時到達師部司令部,師長召開誓師大會。
16、婆婆和嬤嬤,來到山坡坡,婆婆默默采蘑菇,嬤嬤默默拔蘿蔔。婆婆拿了壹個破簸箕,嬤嬤帶了壹個薄笸籮,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嬤嬤拔了壹笸籮大蘿蔔。婆婆采了蘑菇換餑餑,嬤嬤賣了蘿蔔買饃饃。
17、三山屹四水,四水繞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時春。
18、小郭畫了朵紅花,小葛畫了朵黃花,小郭想拿他的紅花換小葛的黃花,小葛把他的黃花換了小郭的紅花。
19、字紙裏裹著細銀絲,細銀絲上趴著四千四百四十四個似死似不死的小死虱子皮。
20、天上有個日頭,地下有塊石頭,嘴裏有個舌頭,手上有五個手指頭。不管是天上的熱日頭,地下的硬石頭,嘴裏的軟舌頭,手上的手指頭,還是熱日頭,硬石頭,軟舌頭,手指頭,反正都是練舌頭。
21、石獅寺前有四十四個石獅子,寺前樹上結了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石獅子不吃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澀柿子倒吃四十四個石獅子。
22、紫瓷盤,盛魚翅,壹盤熟魚翅,壹盤生魚翅。遲小池拿了壹把瓷湯匙,要吃清蒸美魚翅。壹口魚翅剛到嘴,魚刺刺進齒縫裏,疼得小池拍腿撓牙齒。
23、從南邊來了個喇嘛,提拉著五斤塔嘛。從北邊來個啞吧,腰裏別著個喇叭,提拉塔嘛的喇嘛,要拿塔嘛換別喇叭啞巴的喇叭,別喇叭的啞巴,不願意拿喇叭換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了別喇叭的啞巴壹塔嘛,別喇叭的啞巴,拿喇叭打了提拉塔嘛的喇嘛壹喇叭。也不知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壞了別喇叭啞巴的喇叭。也不知別喇叭的啞巴拿喇巴打壞了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提拉塔嘛的喇嘛敦塔嘛,別喇叭的啞巴吹喇叭。
24、石小四和史肖石
石小四,史肖石,壹同來到閱覽室。
石小四年十四,史肖石年四十。
年十四的石小四愛看詩詞,年四十的史肖石愛看報紙。
年四十的史肖石發現了好詩詞,忙遞給年十四的石小四,年十四的石小四見了好報紙,忙遞給年四十的史肖石
25、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聽物理,如霧裏,霧裏看物理,勿理物理……
26、有個懶漢本姓阮,提個籃子賣雞卵,“賣卵”“賣卵”使勁喊,誰都不來買雞卵,不是雞卵品種亂,而是雞卵皮太軟。賣不出雞卵難買飯,回家吃飯路又遠,胡亂燒把爛草取取暖,再吃掉籃子裏幾個軟雞卵。
27、山前有個嚴圓眼,山後有個嚴眼圓,二人山前來比眼,不知是嚴圓眼的眼圓,還是嚴眼圓比嚴圓眼的眼圓?
28、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29、石、斯、施、史四老師,天天和我在壹起。石老師教我大公無私,斯老師給我精神食糧,施老師叫我遇事三思,史老師送我知識鑰匙。我感謝石、斯、施史四老師
30、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時四十上集市,司小四買了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史小世買了十四斤四兩細蠶絲。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換史小世十四斤四兩細蠶絲。
史小世十四斤四兩細蠶絲不換司小四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
司小四說我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可以增加營養防近視,史小世說我十四斤四兩細蠶絲可以織綢織緞又抽絲。
31、七加壹,再減壹,加完減完等於幾?七加壹,再減壹,加完減完還是七。
搞笑繞口令大全超級難1、化肥會揮發;
黑化肥發灰,灰化肥發黑;
黑化肥發灰會揮發;灰化肥揮發會發黑;
黑化肥發灰揮發會花飛;灰化肥揮發發黑會飛花。
2、嘴說腿,腿說嘴,嘴說腿愛跑腿,腿說嘴愛賣嘴。
光動嘴不動腿,光動腿不動嘴,不如不長腿和嘴。
3、墻上掛面鼓,鼓上畫老虎,老虎抓破鼓,拿塊布來補。
不知是布補鼓,還是布補虎?
4、銅勺舀熱油,鐵勺舀涼油,銅勺舀了熱油舀涼油,鐵勺舀了涼油舀熱油。舀油入炒勺,月月有佳肴。先燉魷魚塊,後扒羊肉條。火在爐下燃,油在勺中熬,滿鍋同炎熱,管它銅勺與鐵勺。
5、妳也勤來我也勤,生產同心土變金。工人農民親兄弟,心心相印團結緊。
6、長蟲圍著磚堆轉,轉完磚堆鉆磚堆。
7、大刀對單刀,單刀對大刀,大刀鬥單刀,單刀奪大刀。
8、山裏有個寺,山外有個市,弟子三十三,師父四十四。三十三的弟子在寺裏練寫字,四十四的師父到市裏去辦事。三十三的弟子用了四十四小時,四十四的師父走了三十三裏地。走了三十三裏地就辦了四十四件事,用了四十四小時才寫了三十三個字。
9、有個面鋪門朝南,門上掛著藍布棉門簾,摘了藍布棉門簾,面鋪門朝南;掛上藍布棉門簾,面鋪還是門朝南。
10、壹班有個黃賀,二班有個王克,黃賀、王克二人搞創作,黃賀搞木刻,王克寫詩歌。黃賀幫助王克寫詩歌,王克幫助黃賀搞木刻。由於二人搞協作,黃賀完成了木刻,王克寫好了詩歌。
11、山前有個崔粗腿,山後有個崔腿粗。二人山前來比腿,不知是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還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
12、坡上立著壹只鵝,坡下就是壹條河。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13、壹班有個黃賀,二班有個王克,黃賀、王克二人搞創作,黃賀搞木刻,王克寫詩歌。黃賀幫助王克寫詩歌,王克幫助黃賀搞木刻。由於二人搞協作,黃賀完成了木刻,王克寫好了詩歌。
14、河邊兩只鵝,白鵝與灰鵝,哦哦愛唱歌,唱得渴又餓,昂首吸飛蛾,飛蛾啄不住岸邊去找窩。草窩暗又矮,只得去過河,河裏真暖和,有吃又有喝,不能再挨餓,遨遊真快活,安心唱愛歌。
15、師部司令部指示:四團十連石連長帶四十人在十日四時四十四分按時到達師部司令部,師長召開誓師大會。
16、婆婆和嬤嬤,來到山坡坡,婆婆默默采蘑菇,嬤嬤默默拔蘿蔔。婆婆拿了壹個破簸箕,嬤嬤帶了壹個薄笸籮,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嬤嬤拔了壹笸籮大蘿蔔。婆婆采了蘑菇換餑餑,嬤嬤賣了蘿蔔買饃饃。
17、三山屹四水,四水繞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時春。
18、小郭畫了朵紅花,小葛畫了朵黃花,小郭想拿他的紅花換小葛的黃花,小葛把他的黃花換了小郭的紅花。
19、字紙裏裹著細銀絲,細銀絲上趴著四千四百四十四個似死似不死的小死虱子皮。
20、天上有個日頭,地下有塊石頭,嘴裏有個舌頭,手上有五個手指頭。不管是天上的熱日頭,地下的硬石頭,嘴裏的軟舌頭,手上的手指頭,還是熱日頭,硬石頭,軟舌頭,手指頭,反正都是練舌頭。
21、石獅寺前有四十四個石獅子,寺前樹上結了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石獅子不吃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澀柿子倒吃四十四個石獅子。
22、紫瓷盤,盛魚翅,壹盤熟魚翅,壹盤生魚翅。遲小池拿了壹把瓷湯匙,要吃清蒸美魚翅。壹口魚翅剛到嘴,魚刺刺進齒縫裏,疼得小池拍腿撓牙齒。
23、從南邊來了個喇嘛,提拉著五斤塔嘛。從北邊來個啞吧,腰裏別著個喇叭,提拉塔嘛的喇嘛,要拿塔嘛換別喇叭啞巴的喇叭,別喇叭的啞巴,不願意拿喇叭換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了別喇叭的啞巴壹塔嘛,別喇叭的啞巴,拿喇叭打了提拉塔嘛的喇嘛壹喇叭。也不知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壞了別喇叭啞巴的喇叭。也不知別喇叭的啞巴拿喇巴打壞了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提拉塔嘛的喇嘛敦塔嘛,別喇叭的啞巴吹喇叭。
24、石小四和史肖石
石小四,史肖石,壹同來到閱覽室。
石小四年十四,史肖石年四十。
年十四的石小四愛看詩詞,年四十的史肖石愛看報紙。
年四十的史肖石發現了好詩詞,忙遞給年十四的石小四,年十四的石小四見了好報紙,忙遞給年四十的史肖石
25、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聽物理,如霧裏,霧裏看物理,勿理物理……
26、有個懶漢本姓阮,提個籃子賣雞卵,“賣卵”“賣卵”使勁喊,誰都不來買雞卵,不是雞卵品種亂,而是雞卵皮太軟。賣不出雞卵難買飯,回家吃飯路又遠,胡亂燒把爛草取取暖,再吃掉籃子裏幾個軟雞卵。
27、山前有個嚴圓眼,山後有個嚴眼圓,二人山前來比眼,不知是嚴圓眼的眼圓,還是嚴眼圓比嚴圓眼的眼圓?
28、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29、石、斯、施、史四老師,天天和我在壹起。石老師教我大公無私,斯老師給我精神食糧,施老師叫我遇事三思,史老師送我知識鑰匙。我感謝石、斯、施史四老師
30、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時四十上集市,司小四買了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史小世買了十四斤四兩細蠶絲。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換史小世十四斤四兩細蠶絲。
史小世十四斤四兩細蠶絲不換司小四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
司小四說我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可以增加營養防近視,史小世說我十四斤四兩細蠶絲可以織綢織緞又抽絲。
31、七加壹,再減壹,加完減完等於幾?七加壹,再減壹,加完減完還是七。
繞口令大全超級難 搞笑句子繞口令大全超級難 搞笑句子
1、"北邊來了壹個瘸子,背著壹捆橛子。南邊來了壹個瘸子,背著壹筐茄子。背橛子的瘸子打了背茄子的瘸子壹橛子。背茄子的瘸子打了背橛子的瘸子壹茄子。"
2、壹位爺爺他姓顧,上街打醋又買布。買了布,打了醋,回頭看見鷹抓兔。放下布,擱下醋,上前去追鷹和兔,飛了鷹,跑了兔。打翻醋,醋濕布。
3、七巷壹個漆匠,西巷壹個錫匠,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錫匠的錫,西巷錫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七巷漆匠氣西巷錫匠用了漆,西巷錫匠譏七巷漆匠拿了錫。
4、水中映著彩霞,水面遊著花鴨。霞是五彩霞,鴨是麻花鴨。麻花鴨遊進五彩霞,五彩霞網住麻花鴨。樂壞了鴨,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鴨還是霞。
5、威威、偉偉和衛衛,拿著水杯去接水。威威讓偉偉,偉偉讓衛衛,衛衛讓威威,沒人先接水。壹二三,排好隊,壹個壹個來接水。
6、槐樹槐,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臺,人家的姑娘都來了,我家的姑娘還不來。說著說著就來了,騎著驢,打著傘,歪著腦袋上戲臺。
7、打南來了個瘸子,手裏托著個碟子,碟子裏裝著茄子,地下釘著個橛子,絆倒了瘸子,撒了碟子裏的茄子,氣得瘸子,撇了碟子,拔了橛子,踩了茄子。
8、出前門,往正南,有個面鋪面沖南,門口掛著藍布棉門簾。摘了它的藍布棉門簾,棉鋪面沖南,給他掛上藍布棉門簾,面鋪還是面沖南。
9、這邊壹個人,挑了壹挑瓶。那邊壹個人,擔了壹挑盆。瓶碰爛了盆,盆碰爛了瓶。賣瓶買盆來賠盆,賣盆買瓶來賠瓶。瓶不能賠盆,盆不能賠瓶。
10、小琳琳,愛銀鈴,琳琳用勁搖銀鈴,銀鈴的鈴聲真好聽。風吹銀鈴叮鈴鈴,小琳以為鈴失靈,銀鈴笑琳琳真是不機靈!
11、花鴨與彩霞水中映著彩霞,水面遊著花鴨。霞是五彩霞,鴨是麻花鴨。麻花鴨遊進五彩霞,五彩霞網住麻花鴨。樂壞了鴨,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鴨還是霞。
12、天津和北京,兩座兄弟城。津京兩字韻,不是壹個音。津字前鼻韻,京字後鼻音。請妳仔細聽,發音要分清。
13、有個面鋪門朝南,門上掛著藍布棉門簾,摘了藍布棉門簾,面鋪門朝南;掛上藍布棉門簾,面鋪還是門朝南。
14、小毛抱著花貓,花貓用爪抓小毛,小毛用手拍花貓,花貓抓破了小毛,小毛打疼了花貓,小毛哭,花貓叫,小毛松開了花貓,花貓跑離了小毛。
15、九月九,九個酒迷喝醉酒。九個酒杯九杯酒,九個酒迷喝九口。喝罷九口酒,又倒九杯酒。九個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杯酒,酒九口,喝罷九個酒迷醉了酒。
16、坡上立著壹只鵝,坡下就是壹條河。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17、槐樹槐,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臺,人家的姑娘都來了,我家的姑娘還不來。說著說著就來了,騎著驢,打著傘,歪著腦袋上戲臺。
18、會燉我的燉凍豆腐,來燉我的燉凍豆腐,不會燉我的燉凍豆腐,就別燉我的燉凍豆腐。要是混充會燉我的燉凍豆腐,燉壞了我的燉凍豆腐,哪就吃不成我的燉凍豆腐。
19、老羅拉了壹車梨,老李拉了壹車栗。老羅人稱大力羅,老李人稱李大力。老羅拉梨做梨酒,老李拉栗去換梨。
20、"北邊來了壹個瘸子,背著壹捆橛子。南邊來了壹個瘸子,背著壹筐茄子。背橛子的瘸子打了背茄子的瘸子壹橛子。背茄子的瘸子打了背橛子的瘸子壹茄子。"
21、三哥三嫂子,請借給我三鬥三升酸棗子,等我明年樹上摘了新棗子,再把借的這三鬥三升酸棗子,如數還您三哥三嫂子。
22、有個好孩子,拿張圖畫紙,來到石院子,學畫石獅子。壹天來畫壹次石獅子,十天來畫十次石獅子。次次畫石獅子,天天畫石獅子,死獅子畫成了“活獅子”。
23、媽媽愛栽花,爸爸愛種瓜;媽媽栽桃花,爸爸種西瓜;桃花紅,紅桃花,娃娃臉上笑哈哈;爸爸給我吃西瓜,娃娃心裏樂開花。
24、說妳會燉我的燉凍豆腐,來燉我的燉凍豆腐,不會燉我的燉凍豆腐,別胡燉亂燉假充會燉看燉壞了我的燉凍豆腐。
25、陳是陳,程是程,姓陳不能說成姓程,姓程也不能說成姓陳。禾旁是程,耳朵是陳。程陳不分,就會認錯人。
26、壹個駝子騎匹騾子,碰到婆子,挑擔茄子,駝子個騾子踐到婆子個茄子,婆子拖駝子下騾子,要駝子賠婆子個茄子。
27、清早起來雨稀稀,王七上街去買席,騎著毛驢跑得急,捎帶賣蛋又販梨。壹跑跑到小橋西,毛驢壹下失了蹄,打了蛋,撒了梨,跑了驢,急的王七眼淚滴,又哭雞蛋又罵驢。
28、這邊壹個人,挑了壹挑瓶。那邊壹個人,擔了壹挑盆。瓶碰爛了盆,盆碰爛了瓶。賣瓶買盆來賠盆,賣盆買瓶來賠瓶。瓶不能賠盆,盆不能賠瓶。
29、北風吹搖路邊樹,小陸上前把樹護。壹個木竿路旁豎,壹根繩子拴捆住。樹有木竿做支柱,木竿支樹樹穩固。
30、石獅寺前有四十四個石獅子,寺前樹上結了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石獅子不吃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澀柿子倒吃四十四個石獅子。
31、七巷壹個漆匠,西巷壹個錫匠。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錫匠的錫,西巷錫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七巷漆匠氣西巷錫匠用了漆,西巷錫匠譏七巷漆匠拿了錫。
32、白貓黑鼻子,黑貓白鼻子,黑貓的白鼻子,碰破了白貓黑鼻子,白貓的黑鼻子破了,剝了秕谷殼兒補鼻子,黑貓的白鼻子不破,不剝秕谷殼兒補鼻子。
33、樓上壹塊破瓦,樓下壹匹騾馬,破瓦落下來打了騾馬,騾馬跳起來踩了破瓦。天上壹顆星,地上壹個人,星照人,人瞧星,星照不清人,人瞧不清星。
34、媽媽愛栽花,爸爸愛種瓜;媽媽栽桃花,爸爸種西瓜;桃花紅,紅桃花,娃娃臉上笑哈哈;爸爸給我吃西瓜,娃娃心裏樂開花。
35、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臥著壹只鵝,坡下流著壹條河,哥哥說:寬寬的河,弟弟說:白白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36、老方扛著黃幌子,老黃扛著方幌子。老方要拿老黃的方幌子,老黃要拿老方的黃幌子,末了兒方幌子碰破了黃幌子,黃幌子碰破了方幌子。
37、壹個胖娃娃,畫了三個大花活蛤蟆;三個胖娃娃,畫不出壹個大花活蛤蟆。畫不出壹個大花活蛤蟆的三個胖娃娃,真不如畫了三個大花活蛤蟆的壹個胖娃娃。
38、樹上壹個窩,樹下壹口鍋,窩掉下來打著鍋,窩和鍋都破,鍋要窩賠鍋,窩要鍋賠窩,鬧了半天,不知該鍋賠窩,還是窩賠鍋。
39、藍教練是女教練,呂教練是男教練,藍教練不是男教練,呂教練不是女教練。藍南是男籃主力,呂楠是女籃主力,呂教練在男籃訓練藍南,藍教練在女籃訓練呂楠。
40、忽然壹陣狂風起,吹倒了六十六間樓,翻倒了六十六簍油,折斷了六十六棵垂楊柳,砸死了六十六頭牛,急煞了六十六歲的陸老頭。
41、兩個老棋迷,壹起來下棋。棋迷老李要吃棋迷老齊的車,棋迷老齊不讓棋迷老李吃車。不知棋迷李勝過棋迷齊,還是棋迷齊勝過棋迷李。
42、三哥三嫂子,請借給我三鬥三升酸棗子,等我明年樹上摘了新棗子,再把借的這三鬥三升酸棗子,如數還您三哥三嫂子。
43、東邊來了壹只小山羊,西邊來了壹只大灰狼,壹起走到小橋上,小山羊不讓大灰狼,大灰狼不讓小山羊,小山羊叫大灰狼讓小山羊,大灰狼叫小山羊讓大灰狼。
44、石獅寺前有四十四個石獅子,寺前樹上結了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石獅子不吃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澀柿子倒吃四十四個石獅子。
45、會燉我的燉凍豆腐,來燉我的燉凍豆腐,不會燉我的燉凍豆腐,就別燉我的燉凍豆腐。要是混充會燉我的燉凍豆腐,燉壞了我的燉凍豆腐,哪就吃不成我的燉凍豆腐。
史上最搞笑的繞口令大全超級難1、瘸子和矬子
小山屋
南面來了個瘸子,腰裏別著個橛子,
北邊來了個矬子,肩上挑著擔茄子。
別橛子的瘸子要用橛子換挑茄子的矬子的茄子,
挑茄子的矬子不給別橛子的瘸子茄子。
別橛子的瘸子抽出腰裏的橛子打了挑茄子的矬子壹橛子,
挑茄子的矬子拿起茄子打了別橛子的瘸子壹茄子。
2、提燈籠繞口令
提燈籠
小鳳提著圓燈籠,
小龍提著方燈籠。
小鳳的圓燈籠上畫著龍,
小龍的方燈籠上畫著鳳,
小鳳要拿圓龍燈籠換小龍的方鳳燈籠。
3、麻子謠
麻家爺爺挑著壹對麻叉口,
走到麻家婆婆的家門口。
麻家婆婆的壹對麻花狗,
咬破了麻家爺爺的麻叉口,
麻家婆婆拿來麻針、麻線,
來補麻家爺爺的麻叉口。
4、房子
撿顆小石子,在地上畫個方格子,
畫好方格子造房子,畫個大方格子造個大房子,
畫個小方格子造個小房子,
樓上的房子分給鴿子,樓下的房子分給小兔子。
5、南南有個籃
南南有個籃,籃籃裝著盤盤,
盤盤放著碗碗,碗碗盛著飯飯。
南南翻了籃籃,籃籃扣了盤盤,
盤盤打了碗碗,碗碗撒了飯飯。
6、南邊的喇嘛和北邊的啞吧
從南邊來了個喇嘛,提拉著五斤塔嘛。
從北邊來個啞吧,腰裏別著個喇叭。
提拉塔嘛的喇嘛,要拿塔嘛換別喇叭啞巴的喇叭,
別喇叭的啞巴,不願意拿喇叭換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
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了別喇叭的啞巴壹塔嘛,
別喇叭的啞巴,拿喇叭打了提拉塔嘛的喇嘛壹喇叭。
也不知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壞了別喇叭啞巴的喇叭。
也不知別喇叭的啞巴拿喇巴打壞了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
提拉塔嘛的喇嘛敦塔嘛,別喇叭的啞巴吹喇叭。
7、燉豆腐
妳會燉我的凍豆腐,
就來燉我的凍豆腐,
妳不會燉我的凍豆腐,
別胡燉亂燉燉壞了我的凍豆腐。
8、爺爺奶奶下棋和看戲
爺爺讓奶奶壹同來下棋,
奶奶讓爺爺—同去看戲。
爺爺奶奶爭來爭去,
小喜和小齊出個好主意。
小喜和爺爺下棋,
小齊和奶奶看戲,
爺爺、奶奶、小喜、小齊笑嘻嘻。
9、莉莉拿個梨去找小弟弟
莉莉拿個梨,去找小弟弟。
弟弟看見梨,扔掉手中泥。
莉莉教弟弟,洗掉手中泥。
弟弟拿起梨,謝謝小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