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請問有沒要勸人改邪歸正的古文

請問有沒要勸人改邪歸正的古文

周處 出自劉義慶六朝誌人小說《世說新語》

原文: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裏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壹。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裏,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裏皆謂已死,更相慶。

竟殺蛟而出,聞裏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雲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誌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周處(242-297),字子隱,晉朝陽羨仍(宜興)人。他的父親周魴,做過吳國的太守,再周處少年時就去世了。周處年輕時,力氣過人,性情蠻橫,常與人鬥毆鬧事,鄉親門很憎恨他。那時,長橋下有條獨角蛟,南山上有條白額虎,壹起危害百性,因此,人們連同周處在內稱做“三害”。當時,有人勸他射虎宰蛟。周處就上山射死白額虎,又下河跟蛟搏鬥,經過三天三夜,鄉親們都以為他死了,高興的慶祝起來,這時,周處居然回來了,看到鄉親們慶祝不是因為他射了虎、宰了蛟,而是以為他死了。從此,決心悔改,努力求學,後任吳國東觀左丞。盡忠報國,戰死疆場。 周處在史學、文學上都有所建樹,著有《默語》30篇及《吳書》,惜已失散。他還撰寫了《風土記》,這是我國最早壹部介紹地方性歲時節令,風土習 俗的著作,它最早記載了端陽裹粽、七夕乞巧的習俗,對後世產生了壹定的影響。

周處除“三害”

西晉時期,除了像王愷、石崇壹類窮奢極侈的豪門官員外,還有壹批士族官員,吃飽了飯不幹正經事,三五成群聚在壹起胡亂吹牛,盡說些脫離實際的荒誕無稽的怪話。這種談話叫作“清談”。這種人,往往名氣很大,地位很高。這也可見當時風氣的腐敗了。

但是在官員中,也有比較正直肯幹實事的人。像西晉初年的周處就是這樣的人。他擔任廣漢(今四川廣漢北)太守的時候,當地原來的官吏腐敗,積下來的案件,有三十年沒有處理的。周處壹到任,就把積案都認真處理完了。後來調到京城做禦史中丞,不管皇親國戚,凡是違法的,他都能大膽揭發。

周處原是東吳義興(今江蘇宜興縣)人。年青的時候,長得個子高,力氣比壹般小夥子大。他的父親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沒人管束,成天在外面遊蕩,不肯讀書;而且脾氣強悍,動不動就拔拳打人,甚至動刀使槍 義興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義興鄰近的南山有壹只白額猛虎,經常出來傷害百姓和家畜,當地的獵戶也制服不了它。

當地的長橋下,有壹條大蛟(壹種鱷魚),出沒無常。義興人把周處和南山白額虎、長橋大蛟聯系起來,稱為義興“三害”。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頭痛的還是周處。

有壹次,周處在外面走,看見人們都悶悶不樂。他找了壹個老年人問:“今年年成挺不錯,為什麽大夥那樣愁眉苦臉呢?”

老人沒好氣地回答:“三害還沒有除掉,怎樣高興得起來!”

周處第壹次聽到“三害”這個名稱,就問:“妳指的是什麽三害。”

老人說:“南山的白額虎,長橋的蛟,加上妳,不就是三害嗎?”

周處吃了壹驚。他想,原來鄉間百姓都把他當作虎、蛟壹般的大害了。他沈吟了壹會,說:“這樣吧,既然大家都為‘三害’苦惱,我把它們除掉。”

過了壹天,周處果然帶著弓箭,背著利劍,進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處,只聽見壹陣虎嘯,從遠處竄出了壹只白額猛虎。周處閃在壹邊,躲在大樹背面,拈弓搭箭,“嗖”的壹下,射中猛虎前額,結果了它的性命。

周處下山告訴村裏的人,有幾個獵戶上山把死虎扛下山來。大家都挺高興地向周處祝賀,周處說:“別忙,還有長橋的蛟呢。”

又過了壹天,周處換了緊身衣,帶了弓箭刀劍跳進水裏去找蛟去了。那條蛟隱藏在水深處,發現有人下水,想跳上來咬。周處早就準備好了,在蛟身上猛刺壹刀。那蛟受了重傷,就往江的下遊逃竄。

周處壹見蛟沒有死,緊緊在後面釘住,蛟往上浮,他就往水面遊;蛟往下沈,他就往水底鉆。這樣壹會兒沈,壹會兒浮,壹直追蹤到幾十裏以外。

三天三夜過去了,周處還沒有回來。大家議論紛紛,認為這下子周處和蛟壹定兩敗俱傷,都死在河底裏了。本來,大家以為周處能殺死猛虎、大蛟,已經不錯了;這回“三害”都死,大家喜出望外。街頭巷尾,壹提起這件事,都是喜氣洋洋,互相慶賀。

沒想到到了第四天,周處竟安然無恙地回家來了。人們大為驚奇。原來大蛟受傷以後,被周處壹路追擊,最後流血過多,動彈不得,終於被周處殺死。

周處回到家裏,知道他離家三天後,人們以為他死去,都挺高興。這件事使他認識到,自己平時的行為被人們痛恨到什麽程度了。

他痛下決心,離開家鄉到吳郡找老師學習。那時候吳郡有兩個很有名望的人,壹個叫陸機,壹個叫陸雲。周處去找他們,陸機出門去了,只有陸雲在家。

周處見到陸雲,把自己決心改過的想法誠懇地向陸雲談了。他說:“我後悔自己覺悟得太晚,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掉。現在想幹壹番事業,只怕太晚了。”

陸雲勉勵他說:“別灰心,您有這樣決心,前途還大有希望呢。壹個人只怕沒有堅定的誌氣,不怕沒有出息。”

打那以後,周處壹面跟陸機、陸雲學習,刻苦讀書;壹面註意自己的品德修養。他的勤奮好學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稱贊。過了壹年,州郡的官府都征召他出來做官。到了東吳被晉朝滅掉以後,他就成為晉朝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