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離別情緒豪放的古詩句

關於離別情緒豪放的古詩句

1. 描寫離別情緒的古詩

1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然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黲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6、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7、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9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0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11渭城曲唐王維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2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壹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 描寫離別情緒的詩句

1、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贈別》

2、影漸不見聲漸無,情思卻被天涯阻。

3、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已壹年。——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4、風蕭蕭兮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

5、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6、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暮靄紛紛。

7、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8、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南唐·李煜《相見歡》

3. 要表達離別情緒的詩句

送兄

七歲女

別路雲初起,

離亭葉正稀。

所嗟人異雁,

不作壹行飛。

這首詩表達小作者送別哥哥時依戀不舍的深情。哥哥要上路了,天邊秋雲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別處的路亭周圍,樹葉紛紛飄落,氣氛蕭索。令人感嘆的是人不能跟大雁壹樣,雁行能壹起飛向遠方,而此時我們兄妹卻不能同去遠地。詩中寫景的氣氛與離別時的心情相應,兄妹不忍分離與雁行齊飛相對照,顯得自然,真摯。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

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青翠的山巒橫在外城的北面,靜靜的白水繞城東潺潺流過。在此地壹分別,就像蓬草隨風飛轉,萬裏遠行。妳像天上的浮雲飄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樣對妳依依不舍。我們在馬上相互揮手告別,那馬兒也不願分離而禁不住蕭蕭長鳴。這首詩像壹幅油畫,人情美與自然美交織在壹起,有聲有色。全詩豁達樂觀,情意深切。

別董大

高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北國千裏,滿天的陰雲使白日顯得昏昏暗暗,北風吹來,大雁在分飛的雪花裏朝南方飛去。不要憂愁前面路上沒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誰不認識您呢?前兩句寫的北國風光,所繪之景烘托出詩人送別董大時的失意心情,後兩句則對友人進行安慰與鼓勵,慷慨激昂,落落大方,是壹首出自肺腑的感人的贈別詩。

易水送別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

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

今日水猶寒。

當年荊軻在這裏告別燕太子丹入秦刺殺秦王,臨行時,壯士慷慨激昂,怒發沖冠。如今古代的壯士早已死去,但這裏的水還是像當年壹樣冰冷。這首詩與壹般的送別詩的那種傷感情緒不同,詩人對古代壯士的追懷,似乎在激勵友人也要學習荊軻去幹壹番事業。

贈別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

惟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分別的時候,分明是多情的,總覺得難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而感到好似無情。別宴上想要強顏歡笑,卻笑不成。宴席上的蠟燭好像也理解我們的惜別之心,替我們垂淚點點滴滴壹直到天明。詩人借物抒情,表達了與友人分別時那難舍難分的深沈而真摯的感情。

4. 帶有離別情緒的古詩30首

1.與君分手意,同是宦遊人。

海外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天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朋儕》 3.春草來歲綠,天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端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旦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那個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涯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舊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旭日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寥落。

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參考材料:重題西明寺牡丹 時元九在江陵。

白居易 今年君向東都去,曾嘆花時君未回。往年況作江陵別,難過花前又獨來。

只愁分手長雲雲,不道來歲花不開。別詩 漢無名氏 良時不再至,分手在頃刻。

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俯視浮雲馳,奄忽相互逾。

風雲壹失所,各在天壹隅。長當今後別,且復立須臾。

欲因曉風發,送子以粗軀。盛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眺望悲風至,對酒不克不及酬。

行人懷往路,何故慰我愁。獨占盈觴酒,與子結繾綣。

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仿徨蹊路側,悢悢不克不及辭。

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怎知非日月,弦望自偶然。

高興崇明德,皓首以為期。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分手意,同是宦遊人。海外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有為在支路,後代***沾巾。 雨霖鈴 柳永寒蟬悲淒,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轂下帳飲無緒,方眷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分手,更何堪,熱鬧清秋節。

今宵酒醒那邊?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 重別李評事 王昌齡 莫道秋江分手難,舟船嫡是長安。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浣溪沙 馮延巳 春到青門柳色黃,壹梢紅杏出低墻。鶯窗人起未打扮。

繡帳已闌分手夢,玉爐空裊寥寂香。閨中紅日若何怎樣長。

臨江仙 馮延巳 秣陵江上多分手,雨晴芳草煙深。路遙人去馬嘶沈。

青簾斜掛,新柳萬枝金。隔江那邊吹橫笛?沙頭驚起雙禽。

仿徨壹直幾般心。天長煙遠,凝恨獨沾襟。

喜遷鶯 馮延巳 宿鶯啼,鄉夢斷,春樹曉昏黃。殘燈吹燼閉朱櫳,人語隔屏風。

香已寒,燈已絕,忽憶客歲分手。石城花雨倚江樓,波上木蘭舟--------------------------------------------------------------------------------憶江南 馮延巳 昔日邂逅花未發,正是客歲,分別時節。

西風序次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重來不怕花堪折,只怕來歲,花發人分手。

分別若向百花時,西風彈淚有誰知。旋裏偶書 賀知章 分手故鄉光陰多,邇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東風不改舊時波。送李端 盧綸 故關衰草遍,分手自堪悲。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那邊期。下行杯 韋莊 白馬玉鞭金轡,少年郎,分手容易,迢遞去程萬萬裏。

難過他鄉雲水,滿酌壹杯勸和淚。須愧,保重意,莫辭醉。

菩薩蠻 溫庭筠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分手。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千秋歲 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鶯聲碎。飄蕩疏酒盞,分手寬衣帶。

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絕對。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裏紅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生查子 姚寬 郎如陌上塵,妾似堤邊絮。

相見兩婉轉,蹤跡無尋處。酒面撲東風,淚眼零秋雨。

過了分手時,還解相思否?摸魚兒 元好問 問人世情是何物,直教存亡相許?天涯海角雙飛客,老翅幾次寒暑!高興趣,分手苦,是中更有癡後代。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晚景,只影為誰去!橫汾路,寥寂當年簫鼓,荒煙照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天也妒,未得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墨客,狂歌痛吹,來訪雁丘處。生分手 白居易 食蘗不易食梅難,蘗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別之為難,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雞再鳴殘月沒,征馬連嘶行人出。

回看骨血哭壹聲,梅酸蘗苦甘如蜜。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濱絕對愁。

天寒野曠那邊宿,棠梨葉戰風颼颼。生分手,生分手,憂從中來無隔絕。

憂極心勞血氣衰,未年三十生青絲。o(∩_∩)o。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倫送我行。

5. 求離別情緒的古詩 帶詩意 謝咯

離愁的話,最著名的應該是李煜的這兩首

相見歡

南唐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南唐·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壹)《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1、“林花”:滿林花樹;“謝了”:表現壹種美好事物--美好之節、美好之花、美好之色--零落雕殘的悲慨;“春紅”:代落英;“太匆匆”:花開短促,體現為對美的雕零的傷悼之感。

2、“無奈朝來寒雨往來風”:花謝匆匆之因。“朝”與“晚”、“雨”與“風”的對舉,極盡朝暮風雨摧殘施虐的無可抗爭之悲緒。

3、“胭脂淚”:承上文之“春紅”,悲極艷絕,確有杜甫“林花著雨胭脂濕”的意蘊;“留人醉”:悲傷淒惜,人迷心醉,是“花”對賞花者的相留,還是“人”對賞花者的相留?或可作多義詮解;“幾時重?”:猶言“何時可再?”,用花之雕謝與人之離別展現了壹種難以挽回的痛苦惋嘆。

4、“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長恨”、“長東”,悲緒難平。系悲沈恨極的哀切之辭。

(二)《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1、“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無盡思緒,無可傾訴;“獨上西樓”:登高問月,無人傾訴、心境落寞的行為觀照;“月如鉤”:寂寞清愁的意象,月圓必缺,載荷著人生的無常之悲。

2、“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種著梧桐樹的寂靜庭院為秋色籠罩(梧桐,古有“梧桐樹,三更雨”、“疏雨滴梧桐”等句),“寂寞梧桐”,似有人樹泯合之感;“深院”,庭院深深,音訊隔絕杳無;“清秋”:背景,為通篇充溢的“離愁”愁起之由。全句摹畫了壹幅意境朦朧、浸染著哀愁的圖畫。

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表現了心宇深處深深的寂寞、萬般的無奈和無法排遣的離愁。

4、“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別是壹般滋味”指離愁,即“離愁在心頭”之意。如果說前文還用“剪”和“理”的動作對離愁加以形象摹刻,本句則將離愁寫得無可形狀、無以陳述,為更深壹層的寫法。

三、《相見歡》的喻況

“尼采謂:‘壹切文字,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上)對任何壹個作家的作品的解讀,都離不開對其本人生平和思想的了解,因為在作品中,無壹例外地蘊藉著作者自身的愛憎情感和思想觀念,所以法朗士說“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這句話是否絕對我們姑且不論,但其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文學創作活動的本質是毋庸置疑的。的確,作品往往折射著作者本人的經驗體悟和身世感發,李煜正是以他的心和血才澆瀝出這兩首《相見歡》。

“林花”壹詞,表面上是傷春詠別,但細作探求,“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深切悲慨,決非壹般閨怨、離情,其“傷春詠別”,很難說沒有托意:上片惜花之意,實是自悲身世,朝雨、晚風,摧殘不已;下片念淚留醉尚且不能,何況重返故國?國而“長恨”“長東”,悲慨難托難平。“無言”壹詞,表面上看也是悲秋詠別,但細品尋微,詞中深深的寂寞、萬般的無奈和無法排遣的離愁,也決非壹般離別相思,而是有所喻況:上片“梧桐”,是慘遭幽閉的物象,而“深院”難道不正是囚身之喻?下片的離愁無疑可以解為去國之愁。心品之下,確可品出“亡國之音”的況味,難怪宋人黃升評註:“此詞最淒惋,可謂‘亡國之者哀以思’。”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說,李煜詞中所表現的情感哀傷深摯,莫不是字字見血,有如血淚凝鑄而成。

6. 古詩中的離別情緒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已壹年------唐.韋應物>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

桃李春風壹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